《智取威虎山》[京劇電影]

《智取威虎山》[京劇電影]

《智取威虎山》[京劇電影]是在小說原著的基礎上改編而成的現代京劇舞台藝術片,是八部革命樣板戲中的第一部,旨在表現人民解放軍在東北的剿匪鬥爭。導演:謝鐵驪,主演:童祥苓、沈金波、施正泉、齊淑芳、張佑福等。北京電影製片廠於1970年製作發行。

基本信息

簡要慨述

《智取威虎山》劇本《智取威虎山》劇本

《智取威虎山》是根據曲波的小說《林海雪原》中“智取威虎山”的一段故事改編而成。自1958年夏天由上海京劇院創作演出以來,歷經數度重排,先後演出數千場,堪稱經久不衰的紅色經典,而戲中的曲調唱詞也早被全國人民唱遍祖國的每一個角落,時至現在還被人們時常唱起。
1958年《智取威虎山》不約而同地被幾家京劇院團看中,但最終真正保留下來的,就只有上海京劇院的演出版本。《智取威虎山》中的經典唱段,至今令人過耳難忘。上海京劇院目前擁有《智取威虎山》的唯一著作權,任何其他院團想演出該劇,都必須要向上海京劇院購買到著作權,而理所當然的,只有上海京劇院演出的《智取威虎山》,才是最原汁原味的。
彩色京劇電影《智取威虎山》,導演:謝鐵驪,主演:童祥苓沈金波施正泉齊淑芳、張佑福等,1970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上映。

劇情梗概

1946年冬季,解放戰爭初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東北戰場上取得了輝煌的勝利。由某部團參謀長率領的一支追剿隊,遵照毛主席《建立鞏固東北根據地》的指示,進入深山老林,發動民眾,消滅土匪,鞏固後方,配合解放軍粉碎美蔣進攻。國民黨收編的土匪武裝首領座山雕,到處燒殺擄掠,擾亂後方,人民恨之入骨;在遭到我軍的痛擊後,逃回威虎山老窩,妄圖依仗地勢險要,負隅頑抗。威虎山工事複雜,不宜強攻,只能智取。偵察排長楊子榮沿途偵察,深山問苦,在常獵戶父女的幫助下,找到土匪線索,並繳獲了座山雕垂涎已久的“秘密聯絡圖”。通過提審土匪欒平,又掌握了“百雞宴”的情況。在楊子榮請求下,經過黨支部委員會和戰士民主會的討論,參謀長派楊子榮改扮土匪,假借獻圖,打入威虎山。楊子榮牢記人民的重託,打進匪窟,以革命的大智大勇,戰勝了座山雕的多次盤問和試探,取得了敵人的信任,並及時送出了情報。參謀長率領追剿隊進駐夾皮溝,發動民眾恢復生產,組織民兵。鐵路工人李勇奇見到日夜盼望的人民軍隊來到面前,激情滿懷,決心跟共產黨消滅頑匪。追剿隊和民兵一起滑雪、練兵,做好戰鬥準備。這時,申德華取回了楊子榮送出的情報。不料,情況突變,小火車被炸,土匪欒平在押送途中逃跑,參謀長立即決定,急速出兵。追剿隊和民兵由李勇奇帶路,迎風滑雪.直搗威虎廳。欒平逃到威虎山,給楊子榮帶來嚴重威脅。楊子榮臨危不懼,機智沉著,抓住敵人虛弱的本質主動進攻,處死了欒平;又按計畫布置好“百雞宴”將匪徒全部集中在威虎廳用酒灌醉。這時,追剿隊和民兵及時趕到,與楊子榮裡應外合,全殲了頑匪。

影片看點

該片系現代京劇舞台藝術片,它在小說原著的基礎上改編而成,意在表現人民解放軍在東北的剿匪鬥爭。該劇截取了小分隊發動民眾、團結戰鬥、不畏艱險、消滅頑匪座山雕這一段故事,著重塑造了偵察排長楊子榮深入虎穴、大智大勇的英雄形象,同時也表現了參謀長及其他指戰員和民兵的英雄群像。該片劇情張弛得當,畫面構圖雄渾開闊,洋溢著一種威武豪壯的陽剛之氣。作為京劇舞台藝術片,它在唱腔嘗試,取得一定的成功。該片為被劃入"樣板戲"影片的序列。

導演簡介

謝鐵驪謝鐵驪

謝鐵驪,當代中國著名電影藝術家。1925年12月27日,生於江蘇省淮陰市人。現為北京電影製片廠導演、併兼任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名譽主席、第五、六、七、八、九屆全國人大常委、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中國夏衍電影學會會長、名譽會長、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藝術委員會主任等職。
1940年參加新四軍,在三師淮海劇團當演員,後一直在文工團工作。1941年謝鐵驪從淮海乾校畢業後,分到淮海劇社當演員。抗日勝利後,劇社隸屬的第三師要向東北挺進,但文工團骨幹留下重組文工團。這樣謝鐵驪又當了五年文工團團長。
1950年2月,謝鐵驪調到北京文化部電影局,創建(電影)表演藝術研究所,任研究所演員班班主任。1952年演員班撤消後又成立了演員劇團,上級任命他為副團長,團長為田方。在北影廠期間,謝鐵驪這匹黑馬拍攝了一大批深受人們喜愛的影片,走遍了全中國。拍《暴風驟雨》到了東北,拍《海霞》到了海南島,拍《知音》到了承德,拍《天網》到了山西……
1959年的《無名島》是謝鐵驪第一次獨立執導的電影。他把當時拍戲的條件與現在做了對比,認為艱苦非常。《無名島》是海軍題材,謝鐵驪一人提著行李來到海邊。整個攝製組都借用海軍的帳篷在海灘上駐紮,將門板墊在沙子上,晚上睡覺要蓋棉被。可每天早晨醒來,身上的被子都是濕的。雖然苦,這次海邊行還是讓謝鐵驪興奮不已。以前書本上說地球是圓的,並給出驗證的方法,但畢竟眼見為實。夕陽西下,漁船歸航,桅桿白帆漸漸從地平線升起,34歲的謝鐵驪像個小學生做出一道題一樣,大聲地告訴別人:“你看,地球是圓的!”文化大革命結束後,謝鐵驪的創作熱情空前高漲,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間,幾乎每年謝鐵驪都有影片推出。直到1999年,謝鐵驪74歲的時候還自編自導了《聊齋·席方平》。

主要角色

1 童祥苓
飾演【楊子榮】
沈金波飾演【參謀長】 沈金波
飾演【參謀長】
施正泉飾演【李勇奇】 施正泉
飾演【李勇奇】
齊淑芳飾演【常寶】 齊淑芳
飾演【常寶】
王夢雲飾演【李母】 王夢雲
飾演【李母】
張佑福飾演【常獵戶】 張佑福
飾演【常獵戶】
孫正陽飾演【欒平】 孫正陽
飾演【欒平】
賀永華飾演【座山雕】 賀永華
飾演【座山雕】

幕後製作

劇照劇照

【江青點名導《智取威虎山》】
1968年11月,上海京劇團《智取威虎山》劇組從上海來到北京“報到”,全國第一部樣板戲影片即將開拍。曾經拍攝過《早春二月》的導演謝鐵驪被江青交給了拍“樣板戲”的任務。“這么紅的任務怎么交給我呢?是因為江青看過《早春二月》,儘管她批,但認為好像在藝術上還是可以的,另外了解我的歷史,我跟上海不沾邊,如果我和上海沾一點邊,她就不會用了。看我是新四軍,又從沒到過上海,她才起用我。”
【拍攝兩年反覆修改】
可是誰想到第一部樣板戲的誕生會如此艱難,拍攝了將近兩年的時間。“開始不就以為是一個舞台紀錄片嗎,要按我們說,最多我一個月就能把它拍下來,結果一拍就幾乎是兩年。拍一拍,剛去送樣片,不行,再拍,又送樣片,還不行。1969年的一天,江青在攝製組忽然說要我們去東北看看,能否在大森林裡拍很壯觀的實景。結果攝製組去東北大森林勘察外景,回來後討論又覺得實景拍攝的話,舞台上的許多精粹很難呈現。後來實景拍攝還是沒有搞成。”影片經過反覆拍攝,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後,終於在文化高壓政策下僥倖過關。那是1970年夏。“最後《智取威虎山》能夠審查通過,幸虧周總理去了,葉帥也去了,還有一些高層領導。那是1970年8月底,在人民大會堂審看《智取威虎山》。影片一結束,周總理立刻帶頭鼓掌,並向劇組的主創人員表示祝賀。1970年10月,《智取威虎山》全國公映。”
【八部樣板戲拍了五部】
《智取威虎山》之後謝鐵驪又導演了《龍江頌》、《海港》、《杜鵑山》以及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八部樣板戲中他拍攝了五部。就在謝鐵驪、錢江拍完《智取威虎山》後未得幾天喘息,就又接到江青指令:立即去《紅色娘子軍》攝製組,那邊已經開始拍了。“開機是在1970年7月,攝製組和樣板團之間因為洪常青的出場變得麻煩起來,舞台與鏡頭的矛盾也顯現出來。我們進組後把第一場戲重新剪接,主基調沒動,認為攝製組沒有錯,重分鏡頭按原樣進行。結果當時任文化部副部長的劉慶棠非要說‘不能光考慮技術,要突出最主要英雄人物’。爭了半天也沒有結果,我就喊叫實拍,傅傑現場執行,攝影機由錢江、李文化控制。”因為有《智取威虎山》“不走樣”的教訓,對《紅色娘子軍》中的椰子樹美工都要拿尺子仔細丈量,哪怕多一厘米也要立刻鋸掉。時至年底,《紅色娘子軍》送審較為順利,但仍然提出雲彩設計拘泥舞台的批評。1971年新年過後,《紅色娘子軍》得以在全國上映。1971年5月20日,謝鐵驪、成蔭、錢江聯名給周總理寫報告,反映廣大工農兵民眾對故事片的迫切要求,報告得到總理支持,1973年元旦,周總理批評了7年沒有故事片的“大缺陷”,要求在三年之內把這個空白填補上。

經典之處

劇照劇照

《人民日報》發表舒浩晴的學習《智取威虎山》舞台美術札記《一切為了塑造無產階級英雄形象》,文中說:《智取威虎山》的舞台美術設計,有鮮明的時代特點、濃厚的生活氣息和強烈的階級愛憎。為塑造無產階級英雄形象提供了典型環境。有了這樣的基調,就像音樂中的主鏇律一般,在每場中反覆出現,使形象具有統一性和完整性,同時又根據每一場的具體內容和不同任務,予以變化、突出和強調。
帷幕一拉開時,一幅風雪漫捲,山舞銀蛇的壯麗圖景就展現在我們面前。追剿隊高舉紅旗在這樣的背景中疾馳而上,使人深深感到中國人民解放軍不畏艱險、乘勝前進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不能容忍敵人蹂躪祖國錦繡河山的鋼鐵意志。
第五場的遠景是披著厚雪的高山,近景是一株株挺拔雄偉的棟樑松和一些蓬勃崢嶸的小樹,它們衝破冰雪嚴寒,巍然屹立,顯示出無窮的生命力。幾縷陽光從枝葉間隙射下,氣象萬千,雄偉壯麗。楊子榮在這樣的環境中縱馬上場,抒豪情,寄壯志,從中國革命想到世界革命。這樣的布景,不僅標明了楊子榮上山的特定環境,而且有力地烘託了楊子榮氣沖霄漢的豪邁氣概和"迎來春色換人間"的廣闊胸懷。
第八場是在威虎山上,布景突出了寒冷和險峻,遠處山巒起伏,周圍地堡成群,陡壁懸崖高聳,遍地冰雪覆蓋,形象地表現出威虎山果然是層層屏障,明碉堡暗地道處處設防的環境,為楊子榮的偵察活動提供了具體的對象,同時又襯托出楊子榮大膽謹慎、大智大勇的性格特徵。《智取威虎山》的人物造型,體現著設計者對無產階級英雄人物熱烈的愛,對階級敵人刻骨的恨,為表現人物精神面貌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楊子榮改扮土匪後的造型,是對設計者創作思想的很大考驗。資產階級藝術"權威"曾喋喋不休地鼓吹,楊子榮的造型要流露著綠林好漢的霸氣",他們曾經在化妝和服裝兩方面對楊子榮的形象進行歪曲和醜化。而現在《智取威虎山》中楊子榮的造型卻與此相反,它沒有去渲染什麼"匪氣",而是努力表現楊子榮的英雄氣概和壓倒一切敵人的精神面貌。改扮土匪,而沒有強調"匪氣",強烈反襯出正面英雄人物的光輝。
燈光方面,第八場楊子榮上場的音樂剛起時,天幕上的光就開始亮起來,好似晨曦初現,驅散黑暗;楊子榮上場後,燈光越來越亮,呈現出朝霞四射,彩雲繽紛的景象;楊子榮唱到抗嚴寒化冰雪我胸有朝陽時,遠處的群山披滿彩霞,聳立在台左側的山岩上,楊子榮的臉上,都閃耀著紅光,使人覺著一輪朝陽正從東方噴薄而出,這樣,比天幕上真正升起太陽更有意境,更有感染力。它象徵著:朝陽就是毛主席,就是毛澤東思想,楊子榮正因為胸有朝陽,所以有無窮的智慧和無窮的力量。

幕後花絮

《智取威虎山》海報《智取威虎山》海報

樣板戲《智取威虎山》取材於曲波的紅色“經典” 《林海雪原》片段。這部小說後來不但拍攝成了電影《林海雪原》、樣板戲《智取威虎山》、電影《楊子榮》 、電視連續劇《林海雪原》,而且其中的一些對白、一些形象性名詞,比如土匪黑話等,也不時地出現在相聲等文藝形式當中。這就是藝術生命力的體現。 在這裡,我不想說革命英雄楊子榮、少劍波的虎膽雄心大智大勇,也不提伶俐可愛的小常寶和小白鴿。我來談一下這裡反面人物匪首座山雕的待人之道。和上一篇恰好從正反兩面構成了一個整體。說到座山雕,他對待自己人有一個特殊之處:就是凡是被共軍俘虜過的人,如果沒有殺身成仁,他都要恨之入骨,即便逃跑回來也會被處死。因此,作為座山雕的部下,在和共軍作戰時只有和對手死拼這一條路,絕對不能讓自己落入到共軍手裡。而一旦被共軍俘虜,懾於座山雕的山規,只剩下投誠共軍這唯一的生路了。 劇中另一個頑固不化的土匪小爐匠欒平,恰恰在這條山規面前陷入了左右為難的境地,也使他和在化裝打入的楊子榮的對峙中落入下風。要說到欒平對土匪可謂忠心耿耿:被俘後他竭力設法隱藏聯絡圖,一旦僥倖逃脫便在大雪中奔走數日,忍飢挨餓地投奔威虎山,而且事先座山雕就知道他的土匪身份。這些都是楊子榮不具備的。楊子榮所擁有的無非是一張來路不明的聯絡圖和他的花言巧語。至於他是胡標還是共軍,座山雕根本無法知曉。具有高度警覺的座山雕,也曾設下計策試探楊子榮,但沒有看出破綻。這個時候欒平的到來恰好是揭發的最好機會。 但是座山雕的高度警覺用錯了對象:本來應該是身份不明的楊子榮,但此時他卻用到了同是土匪的欒平身上。被俘虜過的欒平同樣懼怕座山雕殺被俘人員的那條“山規”,因此在自己的“歷史問題”上竭力隱瞞,但很快自己後一句話只能證明前一句話是謊言,說起話來顛三倒四,這不能不引起座山雕的懷疑和不滿。“歷史清白”的楊子榮正是在這一問題上步步為營,設下問題陷阱讓小爐匠無法自圓其說,從而扭轉了自己的被動局面。小爐匠可謂是含冤去世。 如果座山雕沒有這條“山規”,欒平則完全可以將在奶頭山失陷後自己的經歷交待得一清二楚,這樣他和楊子榮相逢相識的原因也無需遮遮掩掩。有了事實作依據還有自己的土匪身份,以他在許大馬棒那裡當“聯絡副官”的口才,無疑會極大地增加楊子榮的危險。即便不能讓座山雕完全相信,這個老奸巨猾的慣匪也會馬上對雙方進行“隔離審查”,事後根據調查得來的事實分別處理。那么《智取威虎山》這樣一齣戲,很可能落入座山雕的反包圍中。 因此,在我看來,最終完成“智取”的條件並不是解放軍指戰員的勇敢和智慧,而是座山雕這條殺無赦的“山規”。唉,座山雕的“山規”不但葬送了欒平,最終也葬送了自己。可是歷史上類似的“山規”還真不少呢。

影片評價

劇照劇照

本片是在小說原著的基礎上改編而成的現代京劇舞台藝術片,是八部革命樣板戲中的第一部,旨在表現人民解放軍在東北的剿匪鬥爭。該劇截取了小分隊發動民眾、團結戰鬥、不畏艱險、消滅頑匪座山雕這一段故事,著重塑造了偵察排長楊子榮和參謀長少劍波一剛一柔兩大正面英雄人物形象,楊子榮大智大勇、豪爽心細,少劍波果敢善斷、足智多謀,同時也表現了其他指戰員和民兵的英雄群像。張弛得當的劇情,雄渾開闊的畫面構圖,使影片洋溢著一種威武豪壯的陽剛之氣。本片在京劇唱腔上的嘗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精美劇照

劇照 劇照
劇照 劇照
劇照 劇照
劇照 劇照

視頻欣賞

盤點導演謝鐵驪作品

謝鐵驪,電影導演,國家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1925年生,江蘇淮陰人。1940年入淮海軍政幹部學校學習。194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新四軍文工團戲劇教員、第三野戰軍第三十軍文工團團長。主要導演作品有《早春二月》《千萬不要忘記》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