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遠志重鑄東方文化光輝》

《心存遠志重鑄東方文化光輝》

《心存遠志重鑄東方文化光輝》是由黃鑒寫的一部作品。

《心存遠志重鑄東方文化光輝》

作者:黃鑒

《易經》是中華民族的祖先留下來的寶貴財富,在世界上也堪稱奇書瑰寶,自古以來多少人在研究它、學習它、運用它,但它一直是作為統治者所壟斷專用的一部書,說是說無禁忌,但百姓卻勿知,頂多只為一些文人墨客玩玩。直到現今社會,《易經》才在社會大眾中廣為知曉流傳,人們才認識它,但它的現世傳播卻是以一種神奇的預測術的神秘面目出現,這種現世的方式固然不錯,它緊扣了人們的獵奇心理,得以在民眾中迅速傳播,使它在歷史上得到空前的社會影響。而另一方面這種傳播宣傳的偏面性,卻使《易經》的真正面目和社會功用被掩蓋和局限了,貶低了《易經》的真正社會套用價值,這樣就無法充分挖掘和發揮《易經》的現實指導作用,難以成為現今時代先進文化的代表和步入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上層領域,更不可能成為當今世界文化的閃耀的明珠,融入世界文化時代潮流之中。任何事物都由一陰一陽組成,現在的世界則由常說的西方和東方組成,光有西方或僅有東方則都不能成其為一個完整的世界,在論及世界文化的同時除了西方哲學,西方文化,西方科學技術外,它還必須不可忽略東方的文化文明,世界文化文明應是由東西方共同組成,我們必須不要自卑,必須重新估價和傳承崛起東方古老文化的優秀文明,力爭成為今後世界文化的主導力量之一。

《心存遠志重鑄東方文化光輝》《心存遠志重鑄東方文化光輝》

作為東方的中國,最能引以為自豪的文化是《易經》,我們的先民先於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就認識和掌握了宇宙發展的客觀規律,記載它套用它,成之於書永遠指導世人,福佑於子孫,至今世界上還找不出任何一部書先於它或論及之事超於它的。可遺憾的是當今之炎黃子孫並未從高度來認識此瑰寶的偉大意義及作用,開口閉口只提“四大發明”。不錯,四大發明是值得我們引以為自豪的,但它僅是一種科學技術的發明創造,“四大發明”又是值得我們民族的後人引為羞愧的,因為子孫沒有在傳承的基礎上再加以發展、深化、開拓,西方國家卻運用了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用炮艦轟開了中國的大門,事物就是這樣,不進則退,沒有老本可吃,世界永遠是屬於強國的,生活永遠是青睞強者的。如果我們今天若仍然按照遺老遺少的作法,成天枕於優秀的古老文明之上,滿嘴之乎者也,倒背經文而自謄,古老的聖賢之書《易經》也會暗然失色,老祖宗飯也不能啃下去了。如何使《易經》在當代重放光彩,如何能使它進入大雅之堂,如何能使它重返過去的光輝歷史成為新時代社會文化和思想的主導,如何能被主流社會所接受和運用,唯一的方法就是要我們今天的易學研究工作者將傳統的易學學習和套用進行大膽的現代化改革。《易經》在乾卦的爻辭中也早已告訴我們:“終日乾乾,與時偕行。”也就是要“與時俱進”,要將傳統的《易經》優秀學說與現代文明文化,現代科學技術,現代社會實踐緊密的有機的結合起來,指導社會、指導實踐,如果作不到這一點,那種高喊優秀的《易經》文化為瑰寶的口號永遠是蒼白無力的,必會重蹈“四大發明”後果的覆轍!

傳承”二字包含著繼承和發揚雙層意義,首先要弄明白對傳統文化我們要繼承什麼,肯定的是要繼承它們的優秀部分、精華部分,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去進一步結合時代所需發揚、深化,對它賦予時代的新生命,決不是當一件老古董去封塵它作擺設炫耀,也就是《易經》的生命活力在於我們後人不斷給它注入鮮紅的時代血液。當今的易學界要不就是玩弄辭藻,以示高雅、陽春白雪,要不就只講方術神乎其竅,均失偏頗。這也難怪,易學講究的就是陰陽,有高就有低,有陽春白雪,必有下里巴人,事物本來就是一陰一陽共存辯證的,一分為二的。一分為二沒關係,關鍵在於要使它合二為一,要使它“負陰抱陽”合二為一,成為現時代一個完整的易學主流。《易經》的偉大在於它的兩大功能,一是認識論;二是方法論。對它的研究,成者可以教人“精義於微”,反者也可“使人為賊”,正因為後者原因,所以易學常為高權者所警戒,所壟斷獨享。綜觀當今的易學界,按某大學權威所言,中國分學院派和民間派兩派,學院派這一派是專玩卦辭爻辭文字詢詁的理論派,而被政府所承認的,自譽為官方派;而“民間易”是指散於社會各地各個階層的民間易學人士,這一派側重數術套用,人數眾多,形成一股易學洪流,雖屬於民間,不被政府認可,但其研究成果之大是不容忽視的。他們就如金字塔底座、大廈的基石,而往往在其中隱伏著不少高人能士,歷代易學奇人也都是出在民間。這些“權威”將易學劃分為學院派及民間易本身就是錯誤的,這不過是為了顯赫自我而已,真不知他們要將伏羲、孔子、諸葛亮、劉伯溫等歸於什麼派別範疇。按他們的劃分法不知應將華羅庚、高爾基、比爾·蓋茨劃到什麼派了。正因為如此,所以現在不少院校易學研究機構得以向民間研究者冠以他們合法研究機構的正式名稱,而部分民間人士、團體則藉此掛靠,拉大旗作虎皮得以張揚。演出一幕幕鬧劇。歷史是實事求是的,不然就不叫歷史,歷史是唾棄虛假的妄為妄稱,它只忠實於實際的作為成果成效。當今要想真正弘揚易學,有所創新發展,推動易學向前發展,唯一的出路就是將易學的理論研究和實踐套用結合起來,打破封閉界限,拼棄保守,知識共享,學院易學理論派應從易學象牙金字塔中走出來,到社會實踐中去,用易理指導民間研究工作者的實踐,而民間易學研究工作者則將實踐成果反饋給學院易學工作者,相互推動理論研究的提高和實踐套用的進步,這樣才能真正用眾人的努力重鑄《易經》當世的光輝,使我國優秀文化成為東西方文化結合的主導!

歷史文化即歷史文明進化,它是一個民族在歷史中千百萬人創造、推動和積聚而成的,需要各個時代的人們為它默默的刻苦的作出奉獻。我們當代人就莫算有什麼重大建樹,至少也要能接過來然後傳下去,不要在我們手中成為斷層,還要求有志者為它作出全身心的投入和默默的作出奉獻。經過這近二十年的易學熱潮,我們應該冷靜的認真總結,認真深入學習研究了,拿出真知灼見來,在社會實踐中,尤其是到經濟浪潮中去承受檢驗,大浪淘沙,留下來的必然是金子。如果大家真的想成為新時代易學的成功者、擎旗者,首先要樹立為社會為人類作全身心的奉獻和對於歷史對子孫負責的崇高志向,即全心全意的為人類服務,通過利人再來利己。我並不提倡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因為我們自己本來就是人,要生存,我堅決反對損人利己,也沒有必要去損己利人。心術不正者不能幹易學,也學不好乾不好易學。作為易學工作者應該要長期堅持學習,除了學習易學理論及術數外,還應儘可能學習人類的一切知識,你必須博古通今才能對社會對人作出全面有效的指導,反對固步自封抱殘守缺,必須精益求精,廣聞博見,要以一不知為恥。同時在學習中不能搞三心二意,見異思奇,最後一事無成。學習易學沒有巧,掌握它的“不易變易簡易”三個基本法則,吃透易理,諳熟八卦、八卦圖、乾支五行基礎知識,將這些基礎知識能運用得顛顛倒倒,倒倒顛顛,乾坤在手,萬化於心。除此以外還必須加強自己的文化蘊底和社會閱歷,並能有機的將它們揉合在一塊,成為自己思維基礎。後一點十分重要,而又是許多人本身不具有且又常常忽視。我經常關注我的網站,長期來發現不少網友、易友最喜歡的是點閱預測實例,而關於易學論文、“白話《易經》釋義”和“《道德經》釋義”點擊率相對較少,而恰恰後者卻又是最重要的,我即由此走上成功之路的,只有大家有一個對歷史文化作出奉獻的志向,有默默的刻苦學習的精神,再加上真正的明師指導,走上通神之路不難矣!

當今是科技高速發展的電子資訊時代,人類隨著物質文明的高度提高,奉科技若神明,陷於偏執,積重難返,科技文明對自然環境的損害,對人類生活生存生態的破壞,已日趨明顯的給人類造成困境,大家已普遍認識到這一點了。時至今日,人類已別無選擇,必須融合各種不同文化創造出匯集眾善的人類新文明。中華文化是東方文化的典型,是人類唯一綿延七千餘年歷史的古文化,在漫長歷史道路中曾經歷盡滄桑,屢仆屢起。它保存著許多極有價值的古聖遺訓,對於人類的本性與文明的生存契機,有不少較之當代人遠為深刻的理解,值得發揮探索。面對人類現時代發展的徘徊困境,它的生命力正在被發現並受到重視,我們完全有理由自信,古老的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將會為創造人類新文明提供教益和指導,作為當今每一個易學研究工作者必須在這一歷史洪流中想一想我為歷史為民族作了什麼?

社會在進步,時代在前進,作為我國傳統文化在當代一定能夠在廣大具有民族愛國心的有識之士努力下,作到在新的歷史時期與時代俱進,引領世界文化歷史潮流,為推動世界文化文明和科學技術發展,人類和平作出巨大貢獻。面對著時代的未來我充滿積極的希望,將以堅實的豪情去實現它,為時代添光彩,為孕育我的中華民族盡獻睿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