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詞目:變易
拼音:bìan yì
詞義:
1、變易是指《易經》里“易”的三種含義之一。宇宙萬物,時刻變化,人事也是如此,在《易經》里叫變易。
語出《易緯·乾鑿度》 及鄭玄《易贊》 、《易論》。指宇宙、天地運動的變化,是比擬、象徵宇宙萬物實相的原理,也是《易》的最大特色。《周易·繫辭上》“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周易·繫辭下》:“易之為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周易·繫辭上》:“是故闔戶謂之坤,辟戶謂之乾,一闔一辟謂之變。”“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神無方而易無體。”論述了易的變易性。《周易》 卦交乾變萬化,六十四卦即由陰爻、陽爻的不同變化組合而成。易之占筮注重變爻、變卦;以變艾、變卦而論吉凶,體現易的變易思想,《易緯·乾鑿度》:“變易者,其氣也。天地不變、不能通氣。五行迭終,四時更廢,君巨取象,變節相移,能消思者,不專者敗。此其變易者也。”孔穎達《周易正義》 :“夫易者,變化之總名、改換之殊稱。”程頤《易傳序》:“易,變易也,隨時變易以從道也。”張湛《列子·天瑞篇》:“易者,不窮滯之稱。”言其變易之義。
2、一稱“生成”。反映事物運動、發展、發生、變化與消滅的哲學範疇。為歷史上許多哲學家所使用,但觀點不一。黑格爾作了系統論述。黑格爾在《邏輯學》從純粹的“有”(存在)這一抽象概念(正題)開始,“有”的否定(反題)是純粹的“無”(非存在),而“變易”就是“無”的否定或“有”的否定之否定(合題)。“變易”是在邏輯發展過程中第一次出現的、把矛盾的雙方統一起來的具體概念。黑格爾猜測到普遍發展變化的原則,指出“變易”是“有”與“無”的統一,“有”可以過渡到“無”,“無”可以過渡到“有”,這是他哲學中的合理核心之一。但他所說的“變易”只是指絕對觀念的發展變化,因而是一個唯心辯證法的範疇。
[變易與變異]二者都與變化有關,但所指的對象不同。“變易”指改變,變化,如“這裡的情況並無多大變易”。“變異”指同性生物世代之間或同代生物不同個體之間在形態特徵、生理特徵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差異,如“物種變異”。
基本解釋
(1) [become different;change]∶改變,變化。
能變易新聲。——宋· 王讜《唐語林·雅量》
(2) [put on makeup;make up]∶化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