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作為成都市川劇院的保留劇目,川劇《山槓爺》自1995年問世以來,曾獲多項大獎。而10年後再度排演,不但擁有強大的演員陣容,在音樂、舞美上也有重大突破,新排後的《山槓爺》在音樂上多了民歌的色彩,並很好的與川劇唱腔結合,鏇律朗朗上口。而舞美方面,摒棄了以往川劇的小布景特色,改用天幕和抽象藝術烘托整個舞台氛圍,讓人身臨其境。演員的服裝色彩誇張、艷麗,使其服飾既有農村生活的縮影又加深了藝術的渲染。而且還將現代音樂元素加入到劇中,《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等具有時代意義的歌曲都能在劇中找到影子。創作
譚昕發現了一本名為《山槓爺》的小說,很適合改編成川劇。譚昕的敏銳比發現好題材更讓譚愫興奮,父子倆通力合作,將《山槓爺》搬上川劇舞台,為傳統川劇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成都帶來了第一個全國“五個一工程獎”。演員
孫普協
國家二級演員、第二十二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四川省劇協理事、成都市政協常委、現任成都市川劇院副院長。
孫普協對川劇藝術有著敏銳的感悟力,他的音域寬,音色純,唱腔剛勁有力,韻味獨特,唱腔蒼勁高亢,表演淳厚樸實,靠、架、文、武兼備,形、神、氣韻生動。他把所學,所識用於豐富自己的藝術素養,在人物形象塑造中,開始邁上了繼承優秀傳統戲曲程式,又獨立成功塑造人物藝術形象的新台階,逐漸成為深受廣大觀眾喜愛的青年表演藝術家。
執著的藝術追求,辛勤的汗水,塑造出一系列令人難忘的藝術形象,他領銜主演的劇目如優秀傳統戲《經堂殺妻》、《鍘美案》、《掀澗》、《牛皋扯旨》、《包公賠情》、《智斬魯齋郎》、《雙青天》、《五台會兄》、《問病逼宮》、《挑袍》、《殺惜》,根據外國名劇改編的《灰欄記》等等異彩紛呈,得到著名戲劇評論家郭漢城和著名京劇藝術家厲慧良先生的高度評價和肯定,被譽為川劇“不可多得的淨角演員”。曾經被重慶川劇院特邀在川劇《金子》中飾演仇虎。特別是新編歷史故事劇《文成公主》晉京匯報演出,孫普協主演的松贊乾布,得到中國劇協及戲劇專家、廣大觀眾的高度讚揚。
在川劇舞台藝術的創造上,孫普協既是一朵鮮艷的紅花,也是一片耐寒的綠葉,在與他人的藝術合作中,特別是同陳巧茹等人的藝術合作中,他甘當配角將一個個“小人物”刻畫得非常成功,他主演和主配的劇目曾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文成公主》飾松贊乾布)、文化部“文華獎”(《山槓爺》飾臘正),四川省和成都市“五個一工程獎”(《激流之家》飾高老太爺)等,同時使其自身的藝術水平在合作中得以升華。孫普協的表演藝術不斷得到升華,離不開四川省文化廳、成都市委、市政府、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局的關心和支持。早在2001年8月,在四川省文化廳、成都市文化局的領導下,舉辦了“孫普協個人專場”,主演了《問病逼宮》、《掀澗》、《青天恨》三出折戲,深受觀眾喜愛。2004年12月,四川省文化廳、成都市文化局組織,決定再次舉辦《孫普協個人專場》,角逐中國戲劇二十二屆“梅花獎”。主演大幕戲《山槓爺》(飾山槓爺)、折戲《問病逼宮》(飾楊廣)、《五台會兄》(飾楊延德)、《灰欄計》(飾馮丹)。
馬麗
國家二級演員。工彩旦、花旦。其藝術風格喜辣活潑、激情奔放,極具川劇彩旦表演特色。曾在全國戲曲現代戲交流演出中獲“表演獎”,在四川省青年演員比賽中多次獲獎。主演劇目有《慾海狂潮》、《激流之家》、《山槓爺》、《文成公主》、《野鶴灘》及《活捉王魁》、《人間好》、《殺狗》等。
葉長敏
優秀青年演員。工武旦,其基功紮實、身段優美、表演生動。在四川省青少年演員比賽中多次獲獎。在其代表劇目《慾海狂潮》、《金山寺》、《盜仙草》、《攔馬》、《紅霓關》等劇目中,均有出色的表現。
蔡少波
成都市川劇院副院長。國家二級演員、優秀青年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四川省十佳演員、成都市青聯會員。主工文武小生兼鬚生、醜行,唱腔樸實而韻味別致。主演過《野鶴灘》、《曹甫走雪》、《醉寫沉香》等,在《夕照祁山》、《中國公主杜蘭朵》、《文成公主》、《激流之家》、《山槓爺》等眾多劇目演出中,均有出色表現。
編劇
譚愫,1966年畢業於四川大學中文系。中國戲劇家、電影電視家協會會員,中國戲劇文學會會員,成都市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編劇,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曾任成都市川劇院團長。鎮邪第八屆四川省委員會常委。
其作品眾多,川劇《山槓爺》、《文成公主》兩部作品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其作品《劉氏四娘》,電視劇《亂世擒魔》、《九美狐仙》等先後獲得文化部“文華大獎”、“文華新劇目獎”、“文華劇作獎”、“孔雀獎”、“中國曹禺戲劇文學獎”、“中國戲劇文學獎金獎”,中國電視劇“飛天獎”等全國最高獎項。譚愫一直關注農村現實題材,1995年現代川劇《山槓爺》先後囊括全國各項大獎,被譽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現代戲劇經典作品。
作曲
王文訓,國家一級作曲、美國國際文化科學院院士。川劇《山槓爺》、花鼓戲《十二月等郎》兩部作品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多次獲得文化部“文華大獎”、“文華音樂創作
獎”、“文華劇目獎”,中國戲曲協會金獎等,代表作有:川劇《目連之母》、《慾海狂潮》、《山槓爺》、《都督夫人董竹君》、《白蛇傳》、木偶劇《耍猴少年》、舞劇《人蛇戀》、話劇《農民》、湖北花鼓戲《十二月等郎》等幾十部劇作曲。其中為湖北荊門市打造的花鼓戲《十二月等郎》先後囊括全國各項大獎。
其作品除了在中國大陸、香港、台灣演出外,在法國巴黎等十餘城市、瑞士蘇黎士、巴舍爾、琉森、德國柏林、義大利佛羅倫斯、西班牙馬德里、比利時布魯塞爾、荷蘭等地演出近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