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簡介
嘉爾曼是一位美麗迷人而又桀驁不馴的吉普賽姑娘,她愛上了軍官唐何塞,使其陷入情網。唐何塞為嘉爾曼與上司拔刀相鬥,被迫離開軍隊。不久,嘉爾曼移情別戀,愛上一位鬥牛士,唐何塞難以忍受,要求嘉爾曼跟他走,遭到嘉爾曼的拒絕。傷心欲絕的唐何塞拔刀刺死了嘉爾曼後投案自首,將自己送上了絞架。創作背景
梅里美年輕時不僅愛好文學創作,而且熱衷於學術研究,對考古、社會調查有濃厚的興趣。一八三○年,梅里美到西班牙旅行,結識了蒙蒂若女伯爵,並成了她的終身朋友。女伯爵向她講述了西班牙北部山區一個納瓦人愛上一個波希米亞女郎,結果為愛情殺了情敵又殺了情人的故事。梅里美曾到西班牙古戰場進行考古調查,聽到大量關於強盜何塞·瑪麗亞的俠義與罪惡活動的故事。有一次,他在穆爾維德羅附近住進一個鄉村野店,受到一個叫嘉爾曼西塔美麗姑娘的接待,目睹了她的巫術表演。他觀賞過西班牙鬥牛的壯烈,也領略過行刑的悲慘。作家在西班牙的所見所聞,大都通過書信形式在法國文學刊物發表。嘉爾曼的藝術形象一直在他心頭縈繞,多次呼之欲出,但遲遲不肯進入小說角色。直到一八四四年,梅里美完成了對波希米亞流浪民族廣泛的社會調查,收集了大量有關波希米亞的風俗習慣和生動諺語,並且寫成了學術論著。最後,他在研究唐佩德羅國王歷史時,發現瑪麗亞·帕迪利亞女王是“波希米亞人的偉大女王”,即波希米亞巫術的老鼻祖。於是,梅里美終於給嘉爾曼找到了“燈街”這個富有傳奇色彩的活動基點。一個在世界文壇、樂壇、影壇大放異彩的波希米亞女郎形象終於脫穎而出,傾倒了無數的隔世讀者、聽眾和觀眾。作家掌握的原始素材,本來足可以寫出洋洋百萬言的鴻篇巨製,但梅里美硬是把長篇小說的題材高度濃縮成短篇小說,可見作家苦心孤詣、精益求精的創作態度和惜墨如金、刻意求工的語言風格。古人云,山不在高在於仙,水不在深在於龍,讀過梅里美的小說,我頓時想添一句:文不在多在於精。《嘉爾曼》正是梅里美細針密縷的藝術精品。嘉爾曼是一個普通的西班牙波希米亞女郎。她聰明伶俐,能歌善舞,機靈潑辣,野性十足而又嫵媚動人。從表面上看,她賣弄風騷,打架鬥毆,走私行騙,甚至賣弄色相,雞鳴狗盜的營生幾乎無所不為;但實際上,她不過是罪惡土地上開出的一朵“惡之花”。嘉爾曼生活的時代,正是資產階級戰勝封建階級,最終確立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時代,資產階級的革命熱情已經熄火,取而代之的是赤裸裸的財富占有欲,就連女人和愛情也淪為商品,成了占有的對象。統治階級總愛標榜為自己服務的法律、道德和自由。但他們的法律、道德和自由,都是以財富占有為前提的。也就是說,誰占有財富,誰便有了自由,也就因此可以侈談道德,也就因此理所當然受到法律的保護。誰被剝奪了財富,誰就被剝奪了自由,自然談不上道德,也就理所當然得不到法律的保護。資產階級法律、道德和自由的虛偽面目已經暴露無遺。對資產階級革命曾經抱有強烈幻想的一些知識分子感到大失所望,便從反封建的立場轉入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批判,在文學領域出現了批判現實主義浪潮。梅里美加入了這個行列。他雖然不像雨果、司湯達和巴爾扎克那樣鋒芒畢露,波濤洶湧,但其藝術功力卻也木入三分,可以滴水穿石。
梅里美對現實的不滿和批判,是通過嘉爾曼這個藝術形象來表現的。嘉爾曼天生愛好自由,過慣了無拘無束的生活,根本無視國家法律的存在,也不受社會道德規範的約束,向來我行我素,後來發展到無法無天的地步。她為自由而生,為自由而死。她追求愛情,但一旦發現愛情使她淪為奴隸,便斷然犧牲愛情;她熱愛生命,但一旦發現生命失去了自由,便斷然選擇了死亡。嘉爾曼不干涉別人的自由,但也絕不允許別人干涉她的自由,包括她的情人唐何塞在內。唐何塞愛嘉爾曼,為了占有她,不惜執法犯法,殺害了自己的上司,繼而又殺害了嘉爾曼的丈夫。嘉爾曼發現唐何塞為了占有她,處處干涉甚至剝奪她的人身自由,便明確對他表示不再愛他了。唐何塞得不到嘉爾曼的愛,竟舉刀毀滅了自己的所愛,向現存的法律投降,向社會道德懺悔,心甘情願走上了絞刑架。唐何塞追求愛情不惜剝奪愛人的自由和生命,而嘉爾曼追求自由寧可犧牲自己的愛情和生命,兩種人生哲學水火不相容,愛情悲劇不可避免。
評論家用“惡之花”形容嘉爾曼的確十分精當。我由此聯想到美麗而有毒的罌粟花。罌粟花俗稱鴉片段預告,如果人們不去招惹她,讓她在野外的天然環境裡自由生長,她該是多么天真爛漫,可親可愛。但社會如果強迫她到燈紅酒綠的世界裡賣弄,她便不得不強化花果誘人的妖艷和毒性,以暴露和對付既要吸毒又要禁毒的法律和道德的虛偽。
梅里美創作《嘉爾曼》表現出“十年磨一劍”的非凡“慢功”,不惜花費十五年的構思培育出一朵“惡之花”;那么,他創作《高龍巴》,則表現出神奇的“快功”,一氣呵成一朵“善之花”。一八三九年,梅里美作為歷史文物總監,到科西嘉島檢查歷史文物狀況,順便對科西嘉民情風俗進行了考察,聽到不少血親復仇的動人故事。梅里美創作靈感一觸即發,而且一發不可收拾,於一八四○年就完成了中篇小說《高龍巴》的寫作。《高龍巴》的藝術成就和對當時法律、道德的批判,與《嘉爾曼》有異曲同工之妙。
相關評價
在梅里美的傳世經典《嘉爾曼》中,原始強力與邪惡之美的結合達到了完美的極致!小說中,女主人公嘉爾曼的美充滿了邪性。“她笑的時候,誰都回神魂顛倒”,美色和她的巫術、狡詐一樣是她的武器。她不擇手段,蔑視和反抗來自社會和他人的任何束縛:“寧可把整個城市燒掉,也不願坐一天牢。”與一起工作的女工一言不合,揮刀就在對方臉上畫下一個十字。唐荷塞為了她成了強盜和殺人犯。他罵她是“妖精”,她也說自己是“魔鬼”“不許我做什麼我立刻就做。”她風流成性,情人無數,唐荷塞把她的情人殺了一個又一個。最後,她不再愛唐荷塞時,唐荷塞怎么哀求,甚至把廚刀來威脅也沒有用,“作為羅姆,你有權殺掉你的羅密,但嘉爾曼永遠是自由的。”他能死也絕不改口或求饒,連中兩刀,“一聲不吭地倒下了”。梅里美筆下的主人公都有一個突出的共同點,他們都率性而一意孤行,表現為狂熱激情的原始動力所支配,往往輕易地毀掉自己的夢想,自己所愛和希望,甚至輕易地毀掉自身,連命運也視同兒戲。作者風采
普羅斯佩·梅里美(ProsperMérimée1803年9月28日-1870年9月27日)法國現實主義作家,中短篇小說大師,劇作家,歷史學家。梅里美生於法國巴黎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家境富裕。1819年他進入巴黎大學學習法律同時通曉掌握了英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俄語,希臘語與拉丁語。並對古典文學哲學和各國的神秘思想多有涉獵。大學畢業後,他在商業部任職,工作之餘經常出入文學團體,結識了司湯達、夏多布里昂作家,自己也開始將寫作作為業餘愛好。1829年他發表了長篇小說《查理九世時代軼事》,內容為“聖巴托羅繆之夜”。
1834年梅里美被任命為歷史文物總督察官,他漫遊了西班牙、英國、義大利、希臘及土耳其等國。在對當地文物進行考察之餘,他廣泛接觸各階層民眾,了解軼聞趣事,民間風俗,寫了大量的遊記,同時積累了小說創作的素材。1829年梅里美寫出了《馬鐵奧·法爾科內》,故事精彩,人物形象鮮明,成為他的代表作品之一。他再接再厲,在同一年又完成了兩篇傑作《塔芒戈》與《費德里哥》。
梅里美的女兒嫁給了拿破倫三世,成為了國丈。
梅里美終身衣食無憂,學識淵博,是法國現實主義文學中鮮有的學者型作家。他文字底蘊深厚,雖然不具備司湯達、巴爾扎克等人的銳利批判鋒芒,但他在小說中將瑰麗的異域風光,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和性格不循常規的人物結合起來,形成鮮明的畫面,是法國現實主義文學中難得一見的手筆,所以僅以十幾個短篇就奠定了在法國文學史上頗高的地位。他的代表作《卡門》經法國音樂家比才改編成同名歌劇而取得世界性聲譽,“卡門”這一形象亦成為西方文學史上的一個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