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一九九零年冬天臨近的時候在北京,《戲劇》雜誌社演劇研究工作室在電影學院表演系小劇場上演了莎士比亞的經典名劇《哈姆雷特》。這是一場實驗性演出。是一場冷峻、有力、震撼心靈的演出,具有強烈的現代意識。
波蘭評論家楊·柯特在《李爾王·最後一局》這篇文章中論述了荒誕派戲劇與莎士比亞戲劇之間的聯繫。他詳細分析了《李爾王》和貝克特的劇作,認為荒誕派戲劇脫胎於莎士比亞——實際上有些荒誕劇作家自己就承認莎士比亞是他們的鼻祖。楊·柯特認為荒誕劇作家所強調的是悲劇中更本質的東西,是比悲劇更悲痛的現代文化產物。也就是說,荒誕派戲劇是更高意義上的悲劇和喜劇,是更本質的形而上的現實主義戲劇。
《哈姆雷特》的演出者對於古老的復仇故事,對於正義戰勝邪惡,對於哈姆雷特是一個王子或者英雄等等顯然毫無興趣。演出者們強烈關注和思考的是人的處境問題。
演出重新結構了原來的劇本。主戲的開場就是國王宣布與舊日王后結為夫婦,直截了當地把既定事實帶給觀眾也帶給哈姆雷特。原劇本中分量很重的鬼魂出現的神秘場面在這裡被壓縮到最少,僅僅說明謀殺的事件。甚至給人一種感覺,鬼魂的出現只是哈姆雷特過於痛苦的心靈出現的幻聽與幻象。鬼魂在這裡有了宿命的意味。全劇的結局共有八個人死去。這結果只是因為哈姆雷特從鬼魂那兒得知父親被國王謀殺,而鬼魂是什麼,誰也說不清楚。這已經很荒誕了。人把不可知的、不可解的東西歸結為鬼魂。而接下來那句著名的台詞“這是一個顛倒混亂的時代,倒霉的我卻要負起重整乾坤的責任”則表現了荒誕派戲劇的一個典型主題:人的尷尬處境。
全部演出由兩個小丑——掘墓人開場和終場。這兩個只在劇本第五幕中才出現的小丑在這場演出中貫穿始終。他們既游離於劇情之外,又不時參與其中。他們不帶任何感情色彩,平靜甚至冷漠。作為另一種結構,另一種時空,小丑使演出產生了復調和對位效果,向觀眾傳達了更為廣泛的信息。有一點是至關重要的,他們從頭至尾說的話都是實實在在的大實話,是簡簡單單的小道理,那就是: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最後的結局都是要住進他們挖的墳墓里。小丑的這種處理為演出帶來一種冷峻而幽默的調子,表現出一種對世界的否定和嘲弄,產生了形而上的真實意義。
這場演出給予觀眾最強烈的恐怕是哈姆雷特的換位處理了。第一幕中哈姆雷特突然變為國王挽著王后下場,國王變成哈姆雷特訴說內心的痛苦。哈姆雷特決定用演戲試探國王時,波洛涅斯變為哈姆雷特,表現自己的猶豫與爭鬥。在決鬥一場,哈姆雷特和國王同時舉劍向對方刺去,兩個人面對面站立,全場靜止,觀眾不知道倒下去的將會是誰。哈姆雷特倒了下去,國王站立不動,實際上這時也分不清楚誰是哈姆雷特,誰是國王,他們都是演員,不確定和複雜性。演出者的意圖是表現“人人都是哈姆雷特”這樣一個主題,也就是說,實際上每個人都面臨與哈姆雷特一樣的處境,都面臨與哈姆雷特一樣的選擇,是或者不是,都只能選擇其中一種。善與惡、正義與非正義並不重要,演出在這一點上超越了道德的局限,觀眾在這裡得不到道德上的心理滿足。演出從整體上進入了一種心理空間,一種哲學層次。它帶給觀眾的不再是表面的因和果,不再是真理,而是更為複雜的、更為本質的生活真實。
作品簡介
《哈姆雷特》全名《丹麥王子,哈姆雷特的悲劇》,簡稱《哈姆雷特》,又名《王子復仇記》。 創作於1601年,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文學創作的巔峰,代表了莎士比亞戲劇的最高成就。
在《哈姆雷特》中,復仇的故事中交織著愛恨情愁。同時,哈姆雷特也是該劇主人公丹麥王子的名字。
莎士比亞說,他的作品就是“給自然照一面鏡子,給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目,給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態,給時代和社會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記”。
特點
這場演出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演出形式上的處理即是對劇作內容的解釋,導演的總體解釋壓倒了對於人物的解釋,這也許是互為矛盾的。從演出來看,很多人物如母后、霍拉旭、羅森格蘭茲與吉爾登斯吞登都顯得蒼白和單一,就是哈姆雷特也是更多是通過總體解釋而不是人物來展示他複雜的性格的。
這場演出結尾的處理則具有非常典型的黑色幽默意味。母后死了,雷歐提斯死了,哈姆雷特與國王面對面相刺,兩個人最後一次換位,哈姆雷特倒下去而國王站在那兒,那一刻他們合二為一,分不清彼此。然後有扮波洛涅斯的演員扮演的福丁布拉斯興沖沖地上場,說他在這個國家理所當然有繼承王位的權力。這時刻產生了滑稽,揭示了歷史的荒謬的真實,對“正義終將戰勝邪惡”的道德進行了否定和嘲弄。最後場上只有小丑抬屍下場,又問起開場時的問題“這世上誰的家世最悠久,挖墳的”,又對歷史進行否定和嘲弄。全劇到此為止,表現出一種哲學意義上的真實。
劇評
林兆華的悲劇與哈姆雷特的喜劇
林兆華版《哈姆雷特》在保利上演。這是2008年10月以來在北京上演的三台《哈姆雷特》之一。三台《哈姆雷特》以三種不同的方式完成了各自對於哈姆雷特的闡釋,似乎再一次證明了“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道理。而林兆華版《哈姆雷特》更突出了一點,即哈姆雷特並不專由一個演員來演。在舞台上,每個演員都有可能成為哈姆雷特。這種任憑演員自由地跳進跳出而不加以限制的角色處理,有效地幫助導演實現了“人人都是哈姆雷特”的最初構想。
這裡或許包含著一種試圖對哈姆雷特進行解構的意圖。很顯然,如果“人人都是哈姆雷特”,那么,哈姆雷特是什麼?哈姆雷特有可能什麼也不是。如果哈姆雷特同時又是國王和掘墓人,或者反過來,國王和掘墓人同時又是哈姆雷特,那么,哈姆雷特自身所蘊涵的人文主義理想和深刻的思想內涵又將如何體現?這種對於哈姆雷特相當隨意的解釋,在事實上將《哈姆雷特》由悲劇變成了喜劇。而大家所說的林氏《哈姆雷特》的先鋒性或許就表現在這裡。當哈姆雷特與國王和掘墓人一起說出“生存還是毀滅”這句經典台詞的時候,觀眾的反應是發出了輕輕的笑聲。在這裡,哈姆雷特一直受到推崇的理性精神多少就被消解了。
有時,我們會覺得,哈姆雷特內在特徵的這種隨意性,很有可能來自莎士比亞所創造的這個形象本身所具有的模糊性或不確定性。這難道不是哈姆雷特的魅力所在嗎?但是也要看到,林兆華版《哈姆雷特》既要造成“人人都是哈姆雷特”的可能,他只能將這個形象本身所具有的模糊性或不確定性推向極端。就像我們在舞台上所看到的,一切可以確定主人公身份的外在特徵都被他取消了,從宮殿、城堡,到貴族的服飾,統統沒有了,舞台只留下一把椅子和懸掛著的幾台電扇。觀眾可以認為哈姆雷特是個王子,也可以不把他當做王子,而僅僅把他當做和掘墓人沒有什麼區別的平民。哈姆雷特因此而被徹底顛覆,濮存昕在舞台上竄來竄去的時候,哈姆雷特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個小丑。
“人人都是哈姆雷特”——林兆華的這個命題似乎還包含了這樣一個潛台詞,那意思就是說,哈姆雷特所遇到的問題,也就是我們每個人始終都無法迴避的問題。而哈姆雷特的問題恰恰是模糊的和不確定的,那么,觀眾也就可以更加自由地馳騁自己的想像。
林兆華導演相關知識
林兆華,北京人藝大導演,至今導演了70多部舞台作品,是中國小劇場話劇的開創者,是中國戲劇當之無愧的大師級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