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廁所》[話劇]

《廁所》[話劇]
《廁所》[話劇]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廁所》由陶虹、趙亮、劉金山等一批優秀演員演出,通過北京一處普通公廁從簡陋的灰磚廁所到五星級廁所的演變,講述了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北京的變化。

基本信息

簡介

《廁所》《廁所》

《廁所》是劇作家過士行"尊嚴三部曲"的最後一部,該劇講的是三個不同時代里一群人的生存狀態,從他們的嬉笑怒罵中看出時代的變化、人文精神的變化。導演林兆華於2004年將其搬上舞台,雖然當年首演曾被譽為"蹲著的《茶館》",但也因為劇情涉及日常生活禁忌隱私內容以及直白諷刺的台詞曾一度引起過很大爭議。此後很少上演。

正值文化部在以色列舉辦中國文化年,以色列卡美爾劇院點名邀請《廁所》,因為他們認為該劇"是目前中國戲劇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國家話劇院院長助理羅大軍告訴記者,三年前以色列卡美爾劇院院長納姆o塞梅爾首次訪華,觀看了話劇《廁所》後十分喜愛,便三次邀請其赴以演出,前兩次都因為經費問題未能成行。據悉,近日,編劇過士行、主演陶虹、趙亮、劉金山等當年的原班人馬將踏上赴以的行程,該劇將於本月中旬在以色列特拉維夫演出兩場。

劇情

《廁所》《廁所》

故事發生在20世紀70、80、90三個年代的北京。看守廁所的史爺,青春美麗的丹丹,小偷佛爺,自由撰稿人胖子,包工頭三丫兒,外交部廁所畫家張老,同性戀英子,前衛的靚靚……從簡陋的灰磚公廁,到收費廁所,再到五星級廁所……小小一個廁所,世間百態,盡在其間……

1970年代的灰磚廁所沒有擋板,人們提著衛生褲端著尿盆進進出出。那是公廁的繁榮時期,排隊上廁所的堵著門口,蹲坑的一溜排開,自稱外交部官員的張老穿得筆管條直地宣講國際國內形勢,胖子借腸炎患者的大便裝病號,"佛爺"把翻完的空錢包扔茅坑銷贓,返城知青小史不情不願地頂替父親乾起打掃廁所的營生。蹲在廁所里溫書的外鄉人告訴小史,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逃離埃及之後發布的第一條禁令就是"掩埋好你們的排泄物"。

1980年代,雕樑畫棟的仿古收費公廁添置了顏色俗麗的隔板,這不合便衣雷哥的意,他主張每個人的活動都有一定的透明度,即便在廁所里。張老在隔斷里畫淫畫被胖子逮個正著。小史吃住都在男女廁所之間的"工作間",有回巧遇來上廁所的兵團戰友,哥幾個在收費間裡喝酒吃炸帶魚,被一個天津口音的盲人憤怒制止,理由是她就靠香味和臭味區分飯館和廁所,現在全混了。小史認為他生活在一個委屈得不能再委屈的空間裡---吃喝拉撒全在一間屋子,全無隱私全無想像。已經成為大學老師的外鄉人預言,"早晚中國人會一家一個廁所,裡面是抽水馬桶"。

1990年代,小史變成頭髮花白的"史爺",卻依然在"五星級"廁所里當差。"佛爺"變成佛總,雷哥成了他的跟班,當年的混混三丫兒成了包工頭。丹丹的女兒靚靚闖進男廁所胡鬧,躲進女廁所吸毒,她做的事說的話粉碎了小史所有關於"美好"和"正常"的概念。外鄉人再次預言:"能在一起排便的民族才是團結的民族","兩條路,要不掩埋好排泄物,要不被它所掩埋"。

幕後

《廁所》《廁所》

《廁所》:用語言沖洗社會

過士行編劇、林兆華執導的國話話劇《廁所》首演上讓人領教了一番。這樣的隱諱題材終於赤裸直觀地搬上了舞台,而且得到全場幾千觀眾用笑聲與掌聲組成的熱烈歡迎。

或許是因為曾從事過記者職業的緣故,過士行的劇本風格總與別的現實主義劇作家有著很大的區別,而林兆華對舞台語言的熟練掌握總能帶給觀眾出乎意料的驚喜。所以《廁所》沒有大事件的敘述,也沒有懸念或浪漫愛情,圍繞"廁所"發生的市井小事在他們手中變得耐人尋味。

相聲名段串場,馬桶布滿舞台

林兆華的導演語言這次又有驚人之處。他在每一場換景黑場間隙加入了相聲。上世紀70年代馬季的《友誼頌》、80年代姜昆的《照相》、90年代牛群的《小偷公司》。

不同年代的相聲既交待了每一幕的時代背景,也對開場戲進行了暗示,恰到好處。而最後一幕戲,導演甚至將馬桶布滿整個舞台,所有的演員齊聲說道"請掩埋好你的排泄物",這與前幾幕現實主義的風格完全抽離,這樣的尾聲也許正還原了作者的本意,他要讓人徹底撕碎幻想,直面現實。

廁所極致寫實,台詞辛辣諷刺

舞台上的"廁所"並沒有當初預計的那般抽象。上世紀70年代的灰磚蹲坑廁所、80年代的收費廁所、90年代的五星級豪華廁所,完全精緻寫實的實景舞美表現,不斷更新的"廁所"里濃縮了社會變遷,人生百態。

為了反襯時代,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舞台背景做得"又怯又俗",1980年代雕樑畫棟的仿古建築廁所來自於舞美梁龍的實地考察和導演林兆華的1980年代記憶。1990年代的"星級廁所",黑色的進口便池泛著高傲冷漠的光,面台是金黃色,與服務員"史爺"的紫色工作服形成俗麗的對比。三個時代惟一不變的背景是時隱時現的一棵老樹,無言見證從灰磚廁所到高樓大廈夾縫中的收費公廁再到"星級廁所"的變遷。

這畢竟是一出黑色幽默喜劇,所以劇中"語言狂歡"式的對話最為精彩。許多台詞都是北京市井常聽到的"口頭語"甚至粗話,將北京本土略帶嘲諷的語言特色表現得淋漓盡致。70年代排隊上廁所,討論的話題是基辛格訪華;80年代的收費廁所內人們關注的是知青返城就業;90年代人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了,在物質第一後人們對尊嚴又有了新的要求 。

林兆華導演相關知識

林兆華,北京人藝大導演,至今導演了70多部舞台作品,是中國小劇場話劇的開創者,是中國戲劇當之無愧的大師級人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