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哲學》

相關資料

印度哲學
源於印度次大陸的世界主要傳統哲學之一。印度古代通常把哲學稱作“見”,哲學學說或哲學體系,又稱為“探究的學問”。印度哲學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古代哲學(約公元前3000年~公元750年)、中世紀哲學(公元750年~18世紀)、近代哲學(約18世紀~1947年)、現代哲學(1947年以後)四個時期。印度在原始公社末期的《梨俱吠陀》時代中就已出現世界觀的萌芽,進入奴隸制社會後開始形成系統的哲學。最早的哲學著作《奧義書》中已經有唯物主義唯心主義的對立鬥爭。公元前10~前6世紀,印度奴隸制國家形成之後,婆羅門教的宗教唯心主義思潮和唯物主義或具有唯物主義傾向的沙門思潮進行了激烈的鬥爭,統治階級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把唯物論的著作加以銷毀或者用法律的手段加以制裁。在中世紀,宗教占統治地位,統治階級的哲學囊括在印度教神學體系之內,印度傳統地把這個時期中承認吠陀權威的數論派、瑜伽派勝論派正理派吠檀多派、彌曼差派等六派哲學稱為正統派,把否定吠陀權威的順世派、佛教、耆那教等稱為非正統派。這些學派大致可以劃分為兩個陣營:屬於唯心主義的有吠檀多派、瑜伽派、大乘佛教中的中觀派和瑜伽行派;屬於唯物主義或者具有唯物主義傾向的有順世派、數論派、勝論派、正理派、彌曼差派、耆那教和佛教中的毗婆娑部和經量部等。12~13世紀,伊斯蘭教成為占統治的思想體系之後,伊斯蘭教內部也展開了正統的經院派與蘇非派或清淨派之間的鬥爭。進入近代社會以後,印度教中很多啟蒙思想家在西方哲學和科學思想的影響下,對印度教的正統派哲學進行了批判,力圖對世界作出唯物主義和合乎科學的說明;在伊斯蘭教中也有不少思想家以理性主義或自然主義的精神對《古蘭經》及伊斯蘭教的教義進行新的解釋;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傳入印度後,印度的進步哲學家和思想家同封建地主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種種意識形態進行了不斷的鬥爭。

印度哲學家
印度有一位知名的哲學家,天生一股特殊的文人氣質,不知迷死了多少女人。某天,一個女子來敲他的門,她說:「讓我作你的妻子吧!錯過我,你將再也找不到比我更愛你的女人了!」
哲學家雖然也很中意她,但仍回答說:「讓我考慮考慮!」
事後,哲學家用他一貫研究學問的精神,將結婚和不結婚的好、壞所在,分別條列下來,才發現,好壞均等,真不知該如何抉擇?於是,他陷入長期的苦惱之中,無論他又找出了什麼新的理由,都只是徒增選擇的困難。
最後,他得出一個結論──人若在面臨抉擇而無法取捨的時候,應該選擇自己尚未經驗過的那一個。不結婚的處境我是清楚的,但結婚會是個怎樣的情況,我還不知道?對!我該答應那個女人的央求。
哲學家來到女人的家中,問女人的父親說:「你的女兒呢?請你告訴她,我考慮清楚了,我決定娶她為妻!」
女人的父親冷漠地回答:「你來晚了十年,我女兒現在已經是三個孩子的媽了!」 哲學家聽了,整個人幾乎崩潰,他萬萬沒有想到,向來自以為傲的哲學頭腦,最後換來的竟然是一場悔恨。
爾後二年,哲學家抑鬱成疾,臨死前,將自己所有的著作丟入火堆,只留下一段對人生的批註──如果將人生一分為二,前半段的人生哲學是「不猶豫」,後半段的人生哲學是「不後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