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勝論派,亦稱“勝論”。印度古代宗教哲學派別之一。屬婆羅門教正統派。相傳其創始人是迦那陀(Kan-ada,約前2世紀)。主要著作有《勝論經》,內容論述原子論、六句義、因中無果論等。勝論的理論基礎是“因中無果論”。該派認為世界萬物均由各要素聚合而成,不同的要素聚合在一起,便產生不同的事物。要素(原因)與事物(結果)性質迥然不同,並沒有必然的聯繫。這些要素在聚合之前,內部均不蘊含將由它們產生的新事物的成分,新事物是聚合以後才產生的,因此稱為“因果無果論”。他們認為,結果不能沒有原因而存在,但原因可以沒有結果而獨立。如沒有麥種、陽光、水分就不會有麥苗,但沒有麥苗照樣可以有麥種、陽光與水分。由此,他們邏輯地追尋能聚合成世界萬物的最基本的要素及其組合形式。該派認為世界的最終的物質基礎是原子,它是永恆不滅的最小微粒,原子各有其特徵,互不相同,是獨立於人們主觀認識的一種客觀存在。原子是單一的,不可分割的,它的基本形式是地、水、火、風,各原子之間的關係式一種機械的並列,但它們可以相互以各種方式結合。他們以六句義理論來解釋原子結合創造世界萬物的各種表現。勝論主張促使原子運動的動力是所謂“不可見力”,這種“不可見力”並操縱著人的生死輪迴。只有通過學習六句義,修習瑜伽禪定,遵守吠陀規定的生活規範,斷定這一“不可見力”,才能獲得解脫。在認識論方面,勝論強調只有直接知覺和推論才是認識事物的依據,主張一切知識都來源於經驗知識。勝論的六句義理論後期發展為七句義、十句義。在印度中世紀時期,勝論派具有較大的影響,後勢力逐漸衰弱。10世紀後,勝論趨向有神論,並逐漸與印度另一宗教哲學派別正理論相融合。
勝論派是印度六派哲學中影響較大的一派,曾和數論派一起被佛教認為是各種 “外道”的代表,受批判最多。然而,漢譯佛教經論中談及的勝論派思想大多零散且混雜,難以從中獲取有關佛教徒對勝論派思想的全面而真實的認識。目前僅 存 藏 譯 的 佛 教 中 觀 派 名 著 《思 擇 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