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唐 李白
詩詞正文
北上何所苦,北上緣太行。磴道盤且峻,巉岩凌穹蒼。
馬足蹶側石,車輪摧高岡。沙塵接幽州,烽火連朔方。
殺氣毒劍戟,嚴風裂衣裳。奔鯨夾黃河,鑿齒屯洛陽。
前行無歸日,返顧思舊鄉。慘戚冰雪裡,悲號絕中腸。
尺布不掩體,皮膚劇枯桑。汲水澗谷阻,採薪隴坂長。
猛虎又掉尾,磨牙皓秋霜。草木不可餐,飢飲零露漿。
嘆此北上苦,停驂為之傷。何日王道平,開顏睹天光。
作品譯文
知道北上的艱苦嗎?北上要翻越陡峭的太行山脈。
石頭磴道盤鏇高峻,巉岩凌駕蒼穹。
馬蹄踏蹶路邊石,車輪常常被高岡摧損。
沙塵飛接幽州,烽火燃燒到朔方。
劍戟殺氣騰騰,嚴風撕裂衣裳。
兩岸高山夾黃河,猶如巨鯨飛奔,牙齒折斷阻塞在洛陽。
前行,恐怕沒有歸家之日,返顧,思念家鄉。
冰雪裡慘戚而行,悲號痛哭,斷絕腹中腸。
尺布不足以掩體,皮膚粗糙如枯桑的樹皮。
欲汲水,澗谷深深,欲採薪,隴坂高又長。
深山有猛虎,磨牙皓擺如秋霜。
草木不可餐食,饑渴只能飲點露水。
嘆此北上苦,停下馬車,為之心傷。
什麼時候王道修平,開笑顏,睹天光?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先世於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於中亞碎葉(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時屬安西都護府管轄)。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他一生絕大部分在漫遊中度過。公元742年(天寶元年),因道士吳筠的推薦,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鬥爭,失敗之後,李白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李白詩歌以抒情為主。他真正能夠廣泛地從當時的民間文藝和秦、漢、魏以來的樂府民歌吸取其豐富營養,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獨特風貌。他具有超異尋常的藝術天才和磅礴雄偉的藝術力量,一切可驚可喜、令人興奮、發人深思的現象,無不盡歸筆底。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