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住在面向西北田壠上,三間黃土抖牆的瓦房。屋前是一灣小河,屋後是一小坡,上有修竹約二百、雜樹若干,樟、梓、梨、棗,棕、橘、柚、橙錯落期間。春有雜花交集吐香,夏有涼風習習、蜂浪蝶舞、鳥語蟬鳴,最美是爽高秋夜,一輪圓月掛在樹梢,明媚的月光象流水一樣靜靜地灑在樹上、灑在水中、灑在心頭。魚與涼月同游、水與風擊樂,譜出一段溫柔、一抹遐思。
清醇的月色在我心中是純美的,象春雲、夏雨、冬雪一樣。也許是閒人不識愁滋味吧。古之名士、今之墨客邀一明月不知吟出多少離愁別緒、百轉愁腸。吟風詠月的詩文不知凡幾,熟讀的幾篇大多不外乎此。
簡介
作品:《何必煩我心》
作者:天涯尋芳客
類型:散文
內容介紹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是漂泊天涯的遊子的苦思和獨悲。“清風雖細難吹我,明月何嘗不照人”更是飽嘗亡國之痛的人懷念故國的悲鳴。蘇東坡在被貶黜黃州時,其精神上悽苦和孤獨無告是難以言表的。他給李端叔的一封信描述的十分清楚。信中說:得罪以來,深自閉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之間……平生親友,無一字見及,有書與之亦不答,自幸庶幾免矣。大家都知道東坡公名滿華夏,朋友之間連篇累牘的唱和是他生活的重要部分。但是,一旦出事,朋友們不但不來信,而且回信也沒有了。蘇軾那精美絕倫的書法、情深誼長的文字竟然換不回一丁點友誼的信息。人情冷暖何至於此?那闕《卜運算元》用極悽美的意境道出了這種精神遭遇: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願棲,寂寞沙洲冷。這是怎樣難言的孤獨阿?即便那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雖然是對悽苦的掙扎和超越,但還是有“高處不勝寒”的怯意。現代散文名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更是渲染了心中難譴的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