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作為中國“新教育實驗”的發起人,朱永新教授系統闡述了“新教育”的思想與實踐。在《中國新教育》一書中,作者闡述了什麼是新教育,新教育的精神和特徵是什麼、新教育的理想課堂是什麼樣的,如何開展新教育實驗、新教育的管理法則、教師發展、兒童課程和家教主張等一系列重要問題。“新教育實驗”是作者創建面向21世紀的理想教育的一次實踐,《中國新教育》既系統地從理論上構建了新教育理念,又從實踐上介紹了新教育實驗昕取得的成果。《中國新教育》既是新教育實驗的入門書籍,也是一本重要的指導手冊。
作者簡介
朱永新,1958年8月生,江蘇大豐人。現為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常委,蘇州市副市長,蘇州大學教授,北京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同濟大學等兼職教授,教育部心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教師教育專家委員會委員。著有《中華管理智慧》、《管理心理學》、《人力資源管理心理學》、《朱永新教育文集》(十卷)等多部著作,並主持《教育科學精品教材譯叢》、《新教育文庫》、《教育線上文庫》等多種大型叢書的編纂工作。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委託研究項目等。編輯推薦
朱永新教授編著的《中國新教育》記錄了如火如荼地的中國新教育實踐。內容包括:新教育的學理基礎,新教育的四大改變,新教育的六大行動,新教育的兒童課程,新教育的教師發展,新教育的理想課堂,新教育學校文化,新教育的每月一事,新教育的九大定律,新教育的家教主張,新教育的管理法則,新教育的公益行動,新教育的社會評價等。作品目錄
追夢人(卷首詩)我們還需要教育理想嗎(初版序)
我們正在漲潮的海上——寫給新教育同仁們(第二版序)
出發吧,帶著使命,帶著愛(第三版序)
第一章走進新教育
新教育是什麼?
新教育的另外一種解讀
新教育在哪裡?
新教育精神
新教育實驗的創新特徵
新教育實驗的歷史淵源
新教育實驗的緣起
新教育實驗重建設,重行動
新教育實驗的願景
第二章新教育的學理基礎
發展論:為了一切的人,為了人的一切
行動論:只要行動就有收穫,只有堅持才有奇蹟
潛力論:無限相信學生與教師的潛力
個性論:強調個性發展,注重特色教育
崇高論:與人類的崇高精神對話
和諧論:教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
第三章新教育的四大改變
改變教師的行走方式
改變學生的生存狀態
改變學校的發展模式
改變教育的科研範式
第四章新教育的六大行動
營造書香校園
師生共寫隨筆
聆聽窗外聲音
培養卓越口才
構築理想課堂
建設數碼社區
第五章新教育的兒童課程
晨誦:用詩歌開啟新的一天
午讀:用美麗的童書滋潤童年
暮省:學會反思的生活
童書就這樣戰勝了電視
一個特別女生的故事
一本童書能夠有多大力量
有這樣一群開展“童心悅讀”的人
第六章新教育的教師發展
新教育實驗與教師專業發展
專業閱讀:教師專業發展的基石
專業寫作:在反思中成長
專業發展共同體:打造教師成長的生態環境
新教育實驗榜樣教師:常麗華
第七章新教育的理想課堂
四種課堂話語的分析
理想課堂的六個“度”
理想課堂的第一重境界:落實有效教學框架
理想課堂的第二重境界:發掘知識這一偉大事物內在的魅力
理想課堂的第三重境界:知識、社會生活與師生生命的深刻共鳴
第八章新教育學校文化
新教育學校文化之魂
新教育學校文化的共性與個性
使命、願景、價值觀:新教育學校文化的核心
校風、校訓:新教育學校文化的精神之窗
制度:新教育學校文化的“契約”
儀式、節日和慶典:新教育學校文化的“節氣”
建築:新教育學校文化的物質載體
故事:新教育學校文化的英雄敘事
第九章新教育的每月一事
1月,讓我們學會吃飯
2月,讓我們不闖紅燈
3月,讓我們一起去種樹
4月,讓我們去踏青
5月,讓我們學會掃地
6月,讓我們學唱一首歌
7月,讓我們玩球去
8月,讓我們笑著和別人打招呼
9月,讓我們每天閱讀十分鐘
10月,讓我們給爸爸媽媽寫封信
11月,讓我們做一回演講者
12月,讓我們每天記錄自己的生活
第十章新教育的九大定律
態度決定一切
說你行你就行
體罰近乎無能
讀書改變人生
課堂屬於學生
性格主宰命運
特色就是卓越
理想創造輝煌
愛心產生奇蹟
第十一章新教育的家教主張
新教育需要新父母
親職教育是最容易出錯的地方
沒有父母的成長,就沒有孩子的成長
品德重於學問,狀態大於方法
把童年還給孩子
無限相信孩子的發展潛力
讓孩子有一樣屬於自己的東西
讓讀書成為孩子的生活方式
讓日記伴隨孩子成長
第十二章新教育的管理法則
新教育管理的鐵律:“底線+榜樣”
新教育:從優秀到卓越
新教育實驗區的管理
第十三章新教育的公益行動
新教育的公益理念
新教育的公益情懷
新教育的公益活動
第十四章新教育的社會評價
媒體眼中的新教育
專家眼中的新教育
教師眼中的新教育
領導眼中的新教育
附錄1了解和加入“新教育實驗”指南
附錄2“新教育實驗”大事記
附錄3朱永新:大寫一個“人”
初版後記
第二版後記
第三版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