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國戲劇史》為案頭與場上相結合的第一部中國戲劇之全史;為由古及今的第一部中國戲劇之通史。全書論述中國戲劇產生的源流,以及變化和發展的歷史,引證劇本,頗多私人珍秘。凡從事中國戲劇史、論研究者或戲曲劇本、舞台藝術創作實踐者備作參考引據,最有價值。
作者
周貽白(1900-1977),中國戲曲史家、戲劇電影作家、戲劇理論家。一作夷白。原名炳垣(一作炳然),曾名一介、慕頤,筆名六郎、劍廬、雲谷,一度化名楊其敏。湖南長沙人。童年喪父,少年輟學,流浪江湖,在文明戲班、京劇班、馬戲班搭班學藝,同時刻苦攻讀文史群籍。曾為湖南《自治新報》撰寫小說、雜文。1927年參加田漢主辦的南國劇社。1929年至1934年在福建泉州、廈門等地教授國文。1935年與阿英同組新藝話劇團,嗣後又在中國旅行劇團及新華、金星影業公司等處從事話劇、電影劇本創作,並在上海美專、復旦大學等校講授國文。演出並出版的話劇作品有《北地王》、《李香君》、《綠窗紅淚》、《花木蘭》、《金絲雀》、《陽關三疊》、《連環計》、《天之驕子》等;攝為電影故事片的作品有《蘇武牧羊》、《雁門關》、《相思寨》、《李師師》(後改《亂世佳人》)、《卓文君》、《聶隱娘》、《紅樓夢》、《李香君》、《家》、《野玫瑰》、《白蘭花》、《風流世家》、《逃婚》、《標準夫人》等;發表有京劇劇本《朱仙鎮》等。1947年,應歐陽予倩之約,赴香港永華影片公司任編劇。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應田漢、歐陽予倩函召,於1950年1月至北京,執教於中央戲劇學院。歷任文化部戲曲改進委員會委員,中央戲劇學院“中國戲劇史”教授、院務委員會委員,《戲劇學習》、《戲劇論叢》編委,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北京市第三屆政協委員。
書摘
第一章中國戲劇的胚胎
第一節 周秦的樂舞
中國的文化,根據遠古的記載,從黃帝時代算起,已經有五千年的歷史。一切事物的形成,追本溯源,雖然其來也漸,但有一個不易的原則,亦為世界各民族共同的原則,即產生文化的行為,無一不是為著幫助實際生活起見。無論是有意的或無意的,積極的或消極的,其動機雖至為簡單,但在原始民族生活中,愈為單純的行為,便是其生活上最為需要的部分。藝術,自不能視為例外。至於以後文明日進,藝術的發展,漸成為專屬的部門,而被人認為無關實際生活的遊戲舉動,則為生活情形過於複雜,不能人人具有此項心情的緣故。
戲劇,本有綜合藝術之稱。即為空間藝術的繪畫、雕刻、建築,及時間藝術的詩歌、音樂,舞蹈等項,綜合而成之謂。但此說近年頗有人以為其非是。蓋以戲劇自具其起源,原屬藝術的一項。其整個形式,於各項藝術中實具有顯然不同的獨立性。若昧然加以綜合的看法,則戲劇將失卻其本身的立場,而成為其他的藝術的奴隸。但戲劇的形式,究於各項藝術皆所包容,雖不因綜合而始產生,固可視為一種多方面的藝術。然則,其胚胎之孕育,惟有溯源於各方面始能詳究其整個的來源。
中國戲劇因成形較遲,各方面關係最為複雜。其經緯部分雖為歌舞,但到以歌舞表演故事時,其間已有了許多變遷。如音樂一項,亦為中國戲劇的重要因素,其民族性的表現,應當是獨標風格。可是,當戲劇的形式略具規模時,所用的器樂,已很少是中國的東西了。這並不是說中國沒有音樂,而是中國的音樂太高雅了,太偏於抒情氣分了。古代人對於音樂的使用,因其與郊祀天地有關,大家把這件事看得很為神聖。證以後世卑視戲劇的心理,推想到當時的雅樂,其發生戲劇的可能性是很少的。故戲劇之成形過遲,於此也未嘗沒有關係。至於其他方面,亦皆有其單獨的進化程式。影響所及,直接地或間接地,都造成了戲劇的不平衡的發展。因此,在中國戲劇未能以舞台地位出現之前,其所包容的各方面所具的姿態,其歷史性的重要,殊不亞於戲劇本身。
詩歌的起源,不必是有了文字以後的事。在一切文體中,其出生的時代為最早。不但中國,即在任何民族,最初的文學作品,概為詩歌。人類的語言,雖因地域不同環境各異的關係,弄得極為歧雜。但悲哀與歡喜的流露,即不藉面部表情,也可從聲調中聽出來。感嘆或歡呼,在人類感情中都是極為真摯的。人類以語言表達思想,詩歌則為發抒情感而予語言以組織,並用聲調唱出。
戲劇研究書目
戲劇舊時專指戲曲,後用為戲劇、話劇、歌劇、舞劇、詩劇等的總稱。本任務來盤點國內著名戲劇研究書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