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翼戲曲集》

《張鳳翼戲曲集》

《張鳳翼戲曲集》是張風翼隋樹森秦學人侯作卿收錄的五種張氏劇作,1994年9月由中華書局出版。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張鳳翼戲曲集》《張鳳翼戲曲集》

作/譯者:張風翼隋樹森秦學人侯作卿校點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日期:1994年09月
ISBN:9787101010947[十位:7101010946]
頁數:423

作者簡介

張鳳翼(一五二七——一六一三),明代戲曲作家、文學家。字伯起,號靈墟,別署靈墟先生、冷然居士。江蘇長洲(今江蘇蘇州)人。與其弟獻翼、燕翼並有才名,被稱為“三張”。嘉靖四十三年(一五六四),與燕翼皆中舉人。張鳳翼四上春官報罷,遂放棄仕途之路,杜門不出。他雖擅長詩文翰墨,卻恥於以詩文翰墨交結權貴,而以賣字自給。張鳳翼喜度曲,自朝至夕,嗚嗚不離口。他曾與其次子合演《琵琶記》,自飾蔡伯喈,其子飾趙五娘;雖觀者填門,而他竟毫不在意。晚年尤好撰樂府新聲,頗受人們喜愛。張鳳翼著作甚富,有《文選纂注》、《處實堂前集》、《處實堂後集》、《四書句解》、《瑞蘭閣景行錄》、《清河逸事》、《自訂年譜》、《海內名家工畫能事》、《國朝詩管花集》;另有《敲月軒詞稿》,久已散佚。還作有傳奇《紅拂記》、《祝髪記》、《灌園記》、《竊符記》、《虎符記》、《扊扅記》,合稱《陽春六集》,現存前五種。據傳惜華《明代傳奇全目》著錄,尚有《平播記》、《蘆衣記》、《玉燕記》三種,均無傳本。《羣音類選》中收錄《扊扅記》九折曲文,是否張氏之作,尚有待詳攷。故作為附錄附於卷末。

內容簡介

《張鳳翼戲曲集》包括張氏劇作五種,
(一)《紅拂記》 (二)《祝髪記》(三)《灌園記》(四)《竊符記》(五)《虎符記》(六)附錄:《扊扅記》三、戲曲五種的底本及其校勘所用的各本:(一)《紅拂記》:以較為完善的明末吳興凌氏校刻朱墨套印《紅拂記》為底本,校以(1)明萬曆金陵繼志齋刻《重校紅拂記》,簡稱繼本;(2)明萬曆杭州容與堂刻《李卓吾先生批評紅拂記》,簡稱容本;(3)明萬曆蕭騰鴻刻《鼎鐫紅拂記》,簡稱蕭本;(4)明末汲古閣刻《紅拂記定本》,簡稱汲本;(5)民國初年貴池劉氏輯刻《暖紅室彙刻傳劇》本《陳眉公批評紅拂記》,簡稱暖本;(6)一九五四年文

目錄

紅拂記 祝髪記 灌園記 竊符記 虎符記 附:扊扅記

戲劇研究書目

戲劇舊時專指戲曲,後用為戲劇、話劇、歌劇、舞劇、詩劇等的總稱。本任務來盤點國內著名戲劇研究書目。
《西廂彙編》
《古都西安長安戲曲》
《吡陵曲壇掇錄》
《太原戲曲史》
《蘇州梨園》
《寧波崑劇老藝人回憶錄》
《戲曲與浙江》
《中國戲曲史論集》
《中國古代戲曲史論》
《中國古代曲學史》
《關漢卿戲劇集》
《中國戲曲發展史》
《中國戲曲史論》
《中國戲劇史論考》
《中國戲曲發展史綱要》
《古本董解元西廂記》
《琵琶記討論專刊》
《中國戲曲史略》
《中國戲曲》
《中國戲曲史漫話》
《中國百戲史話》
《中國悲劇史綱》
《天寶遺事諸宮調》
《南北皮黃戲史述》
《宋元南戲輯佚》
《說唱藝術奇葩—敦煌變文選評》
《元明清禁毀小說戲曲史料》
《明雜劇史》
《元雜劇與元代社會》
《元代戲劇學研究》
《元代雜劇藝術》
《元雜劇論》
《元雜劇史》
《梁辰魚集》
《宋元南戲考論續編》
《南戲新證》
《戲文概論》
《宋金雜劇概論》
《清都散客二種》
《冒鶴亭先生年譜》
《清代戲曲家叢考》
《明清戲曲家考略》
《元曲家考略》
《清中葉戲曲家散論》
《蘇州劇派研究》
《明清之際蘇州作家群研究》
《洪升年譜》
《李漁美學思想研究》
《李漁新論》
《李漁〈閒情偶寄〉曲論研究》
《李漁研究》
《李漁評傳》
《張岱研究》
《金瓶梅和湯顯祖》
《論湯顯祖及其他》
《湯顯祖研究資料彙編》
《古劇考》
《京劇流派劇目薈萃》
《青陽腔劇目彙編》
《中國古典戲曲劇目匯考》
《聊齋志異戲曲集》
《聊齋俚曲選》
《中國十大古典悲喜劇集》
《中國十大古典悲劇集》
《中國古代歷史劇研究》
《紅樓夢戲曲集》
《醉鄉記金鎖記》
《斷髮記金丸記》
《黨人碑琥珀匙》
《鸞篦記醉菩提》
《阮大鋮戲曲四種》
《張鳳翼戲曲集》
《湯顯祖戲曲集》
《幽閨記·琵琶記》
《宋元四大戲文讀本》
《車王府曲本菁華宋卷》
《新校元刊雜劇三十種》
《首屆元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下冊)》
《元曲聚珍》
《琵琶記版本流傳研究》
《鄭廷玉集》
《李行道孔文卿羅貫中集》
《元本琵琶記校注》
《吳昌齡劉唐卿於伯淵集》
《明清戲曲史》
《明清傳奇研究》
《湖南戲曲史稿》
《石君寶戲曲集》
《元曲選外編》
《宋金雜劇考》
《中國戲劇學史稿》
《劉知遠諸宮調》
《中國戲劇史》
《崑劇演出史稿》
《宋元戲曲史》
《永樂大典戲文三種》
《中國戲曲通史》
《董解元西廂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