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痰瘀”學說的淵源概述
《靈樞·邪客篇》說:“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為血……”說明津液與血同源。《靈樞·百病始生篇》說:“若內傷於憂怒,剛氣上逆,氣上逆則六腑不通,溫氣不通,凝血蘊里不散,津液澀滲,著而不去,而積則成矣。”《醫學入門》說:“痰乃津液所生”,是說津血可以化痰。
“痰”字最早鑒見於《神農本草經》巴豆條,稱其能治“留飲痰氵辟”(痰字古作淡),對於痰瘀同病之說,首先見於《丹溪心法》,曰:“肺漲而咳,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挾瘀血,礙氣而病”,《濟生方》明確指出氣道不順是痰瘀之本,其曰:“人之氣道貴於順,順則津液流通,絕無痰飲之患。”張仲景認為是由於脾腎虛所致,他說“夫人之痰多,悉由中虛而然,蓋痰即水也,其本在腎,其標在脾,在腎者,以水不歸源,水泛為痰也;在脾者,以飲食不化,土不制水也。”更明確的指出了痰的實質是不能被利用的生理性的“水”。《血論證》:“血積既久,亦能化為痰水。”《醫宗必讀》說:“脾土虛弱,清者難升,濁者難降,留中滯膈,瘀而成痰。”故古人有“怪病多痰”、“怪病多瘀”,“百病皆生於痰”,“百病皆生於瘀”的說法。
二、中醫對於“痰瘀”的認識
痰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之痰是指咳吐而出之痰;廣義之痰,中醫解釋為臟腑的一切廢物統稱為痰。首先應從廣義上去理解,狹義之痰也包括在廣義的痰的範圍內。痰生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脾不健運,腎氣不足,津液不能正常輸布,或肺氣受阻,不能通調水道,則三焦氣化失司,過剩的水液不能排出體外,水濕停留積聚,不能被利用,稀薄者為飲,稠濃者為痰。。即所謂津液有餘(量的變化)而生痰,肝腎陰虧,津液不足或熱灼陰耗津,機體陰液之中少津虧,汁稠重濁,氣催不動,流行不暢,不易生化,也可以停著凝結而為痰,即所謂津液不足而生痰。另外,各種原因引起的氣虛,氣化不利,氣不帥血,推動不利,津液流緩,怠墮沉積也可以生痰。
概括來說,一切內外因素所引起的人體氣血不和,臟腑功能失調,三焦氣化不利為生痰之本。關鍵是氣道不順,而津液運行不暢,不能正常輸布,水液的不足和有餘,不能發揮其正常功能,停蓄留濕,以致膠固成形而為痰。
三、“痰瘀”辯證治療法則
(一)根據“痰”的性質辨證施治
1、濕痰證:以燥濕化痰為主
2、熱痰證:以清熱化痰為主
3、寒痰證:以溫化寒痰為主
4、燥痰證:採用潤肺化痰之法
5、風痰證:採用熄風化痰之法
6、頑痰證:採用蕩滌頑痰之法
7、氣痰證:採用利氣化痰之法
(二)按痰在氣、血施治
痰在氣(痰阻氣機),分為以下四種證型:
1、氣滯痰阻證:採用行氣化痰之法
2、氣虛痰阻證:採用益氣化痰之法
3、氣逆痰阻證:採用理氣化痰之法
4、濕困痰阻證:採用芳香化痰之法
痰在血(痰阻血絡),分為以下四種證型:
1、血瘀痰阻證:採用活血化痰之法
2、血虛痰阻證:採用補血化痰之法
3、陰虛痰阻證:採用養陰化痰之法
4、痰蒙清竅證:採用開竅化痰之法
(三)按“痰”在經絡施治
1、痰核證:採用消癭化痰之法
2、流痰證:採用扶正化痰之法
3、乳痰證:採用軟堅化痰之法
4、痰包證:採用清火化痰之法
5、痰濕阻絡證:採用通絡化痰之法
(四)按“痰”擾五臟施治
1、痰邪擾心證:採用清心化痰之法
2、痰濕犯肝證:採用疏肝化痰之法
3、痰濕困脾證:採用健脾化痰之法
4、痰濕阻肺證:採用宣肺化痰之法
5、痰濁注腎證:採用固腎化痰之法
實際上痰和瘀的治療不是絕對獨立的,活血、化痰是同時進行的過程,並且在治療時要兼顧以上所講的四十三種辨證,如果能夠堅持這些原則,即使痰瘀互結的程度有多深都可以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