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國時期,中國大地上先後出現了數十個政權,但是放到現在,是少有人能說出幾個了。不過拜金庸先生所賜,總算有一個民族和他們建立的政權沒有被人們遺忘。說到這裡,大家肯定猜到了,這個民族就是鮮卑,這個國家就是大燕——感謝慕容復!
鮮卑是五胡之一,民族內部又分為慕容鮮卑、宇文鮮卑、拓跋鮮卑、段氏鮮卑等部族,除了前後南北西燕之外,北魏、西魏、北周、吐谷渾也是他們建立的政權,確實很強大;有說法大理段氏是段氏鮮卑的後人,不過已被證偽,但是考慮到《天龍八部》里段公子和慕容家未婚妻的緋聞以及慕容復要認段延慶為義父這種認祖歸宗的故事,我們對這個八卦還是喜聞樂見的。
能建立N個政權並不是鮮卑運氣好,十六國時期最為人才濟濟的,就是鮮卑族,而其中軍事才能最為突出的,當數慕容垂,生平數十戰,無一敗績。
枋頭之戰——桓大司馬的噩夢
1
慕容垂是前燕太祖慕容皝的兒子、烈祖慕容儁的弟弟。慕容儁死後,他的兒子慕容暐即位,起初慕容恪主政,慕容垂還能受到重用;慕容恪去世後,貪財而又無能的慕容評當政,慕容垂就靠邊站了。
但是,是金子總要發光的,何況埋在慕容暐、慕容評這么一堆沙子裡。很快,東晉就送來了一個發光的機會。
公元369年,東晉大司馬桓溫率五萬大軍北伐前燕。桓溫就是那個留下著名狠話“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遺臭萬年”的梟雄,他的妻子也留下了著名成語“我見猶憐”,可謂天造地設的一對。
這是桓溫第三次北伐,他志在必得,而且確實用兵甚精,一路勢如破竹,很快打到了枋頭(河南濬縣),直逼前燕首都鄴城。
不過慕容暐反應也很快,找到了辦法應對:逃跑,好聽點叫遷都;同時派人以割地為條件,向前秦求救。
前秦天王苻堅和丞相王猛都是人中龍鳳,尤其是王猛,是非常牛的政治家、軍事家,但是此時面對桓溫,王猛也不敢托大。儘管當時前秦和前燕早已互掐了好久,想收拾對方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但是苻堅和王猛還是決定放下仇恨,共同對敵,派遣大將苟池、鄧羌率軍支援前燕。
這時候,慕容垂可能覺得不站出來實在不行了,就說了句話:“我先去試試,打敗了再跑不遲,萬一贏了就賺了。”慕容暐好歹沒笨到家,反正打輸了死的也是你這個礙事的叔叔,那就上吧。
沒想到,慕容垂一出馬就連連報捷,先打了幾個小勝仗穩住陣腳,隨後派弟弟慕容德率騎兵斷桓溫的糧道。話說慕容德也不是泛泛之輩,他是南燕第一位君主,文武全才,得到了後世子孫慕容博的高度評價。
桓溫得知糧道被斷,就派將軍袁真爭奪糧道,又遭到失敗。眼看到糧道奪不回來,考慮到北伐已經取得很大戰果,桓溫見好就收,趁糧食未盡開始退兵。
慕容垂料知桓溫肯定會在後退時設下斷後精兵嚴密戒備,就沒有從後路進行追擊,而是放風說燕軍已經在晉軍退兵路上的河水、井水裡下了毒。
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桓溫一路邊走邊打井,更是延緩了退兵速度。慕容垂利用這個時間,先派慕容德率軍到晉軍前面設伏,自己帶八千騎兵不緊不慢地跟在晉軍後面。
等晉軍撤到襄邑,早已沒有了警惕性。慕容垂就在這時候突然發起襲擊,通過和慕容德精心的配合,大獲全勝,擊斬晉軍三萬餘人。前秦的苟池、鄧羌看到有便宜可賺,也上來痛打落水狗,桓溫又損兵近萬,帶著數千殘兵敗將狼狽撤回。
枋頭之戰是晉燕秦之間的一次關鍵戰役,此後幾十年東晉再無力北伐。慕容垂此役立了大功,然而,和常見的功臣遭忌的故事一樣,慕容暐更恨這個叔叔了居然密謀誅殺慕容垂,迫不得已之下,慕容垂帶著子侄投奔了前秦。
金刀計——連王猛都心存忌憚
2
慕容垂投奔前秦之後,苻堅對他極是看重,對慕容垂及子侄都授予官職。但是王猛認為慕容垂英雄蓋世,不可能居於人下,久必為患,就屢次勸苻堅殺死慕容垂,被寬仁的苻堅拒絕了。
公元370年12月,慕容垂剛到前秦,苻堅就派王猛率軍討伐前燕。作為十六國時期最偉大的政治家,王猛不但治國有術,陰謀詭計也是一套一套的。面對前燕的三十萬大軍,王猛心裡算計更多的居然是怎么收拾慕容垂。
在他眼裡,沒了慕容垂的前燕只是一坨隨時可以吃的肥肉,弄死慕容垂才是當務之急。於是在王猛的導演下,上演了一出波詭雲譎的金刀計。
當時王猛伐燕,慕容垂的長子慕容令被派為嚮導。王猛出發之前,找到慕容垂蹭飯,慕容垂一看兒子的領導來了,自然盡心款帶。
酒足飯飽之後,王猛問慕容垂:“我馬上要走了,您是不是送點東西給我,這樣我看到它還能對你有個念想。”慕容垂雖然用兵如神,政治上卻水平一般,於是把貼身金刀送給了王猛。
王猛拿到金刀,隨即買通慕容垂的親信,派他去見慕容令,假傳慕容垂口信,說“我們父子不得已逃離故國,苻堅王猛總想弄死我們,現在慕容暐後悔了,想讓咱們回去,咱爺倆還是跑吧。你爹我已經在路上了,你也麻溜地……”
慕容令看到親爹的金刀,認為父親心懷故國,收拾鋪卷就跑路了。王猛也不給苻堅匯報,而是放風給慕容垂。慕容垂覺得自己的冤屈沒法洗清,乾脆別辯解了,跑吧——不過沒跑掉,被追兵抓回來了。
按說這齣降者復叛的戲碼一上演,如果是一般帝王,我不管你怎么想,論跡不論心,就該砍了慕容垂的腦袋掛起來,以儆效尤。
但是苻堅號稱五胡中少見的仁君,他不出所料地沒有追究慕容垂的責任,反而安慰慕容垂:“你兒子思念故國逃走可以理解,他沒有在我這裡享福的命。不過他跑關你鳥事,你跑個毛呢?”寬恕了慕容垂並待之如初,氣得王猛火冒三丈。
儘管王猛功敗垂成,慕容垂保住了性命,但是金刀計的影響在幾十年後還會顯現:
逃到前燕的慕容令沒有父親那么好的運氣,被流放後殺死;後來慕容垂建立後燕,選接班人的時候,最有才能的慕容令已經死了,只好選擇無能的慕容寶接班,間接導致了後燕的滅亡。
參合陂之戰——慕容氏的落幕
3
淝水之戰後,前秦分崩離析,境內的少數民族紛紛獨立,而慕容垂率三萬軍隊護送苻堅回長安,並把軍隊交給了他。但是隨後慕容垂也離開了苻堅,聯絡前燕故舊舉事,一年左右就恢復了大片國土。
公元384年,慕容垂在滎陽稱燕王,史稱後燕;到394年,後燕几乎光復全部故土,“南至琅琊,東訖遼海,西屆河汾,北暨燕代”,進入了全盛時期。
但是後燕的興盛並沒有持續多久。公元386年,拓跋鮮卑建立北魏。起初,後燕和北魏互相扶持,慕容垂還曾幫助北魏打敗匈奴。然而,為了稱霸北方,兩國很快陷入互相攻伐。
395年,慕容垂派太子慕容寶率八萬精銳,殺向北魏。北魏也舉傾國之力,集結了全國兵力應戰。北魏的戰術是“誘敵深入,拖而不打”,撤退到黃河西岸與後燕對峙。
同時,北魏派人專門在路上截殺後燕的信使,讓燕軍和國內訊息斷絕,然後散布慕容垂已死的假訊息。從這裡能看出慕容寶真是個大草包,大軍出征,居然不能保證通信暢通,這就像瞎子和明眼人打仗,還打個屁啊。
後燕軍儘管攻城略地,到手的卻都是空城,一連四個月求戰不得,銳氣大減;同時軍中認為慕容垂已死,慕容嵩想擁立慕容麟,事敗後被殺,眼看高層出現了裂痕,士兵已無鬥志,慕容寶只好撤軍,同時,為防止北魏追擊,撤退之前後燕燒掉了黃河上的渡船。
沒想到,後燕撤退不久,黃河就封凍了,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親自率領兩萬精銳騎兵過河追擊。燕軍撤退途中,為防止魏軍追擊,派慕容麟率三萬騎兵斷後,然而慕容麟粗心大意,認為魏軍根本不會追上來,沒有做任何防範的準備。
一天晚上,後燕軍到達參合陂以東,紮寨休息;北魏也到達參合陂以西,拓跋珪連夜布置軍隊,命令士兵銜枚靠近燕軍。
拓跋珪追擊之中,不忘哨探,能及早發現後燕的位置來準備方案應對;而慕容寶排除殿後軍隊就啥也不管了,和進軍時被截斷通信犯了類似的錯誤,可以說不用開戰勝敗已分。
第二天早上,醒來的燕軍發現自己被漫山遍野的魏軍包圍了,倉促應戰之下,後燕全軍潰敗,死傷三萬餘人,被俘坑殺四萬人,幾乎全軍覆沒,大量糧草物資被北魏繳獲,只有慕容寶、慕容德帶少數人突圍。
《天龍八部》中慕容博使出參合指教育慕容復不要因為一時的失敗意氣用事,典故就出自這裡。
參合陂戰敗後,慕容垂為了給兒子消除隱患,抱病發動了進攻北魏的戰爭。儘管在慕容垂的天才指揮下,後燕找回了場子,卻沒有達到消滅北魏的目的,也沒有改變魏強燕弱的大局。
當年,慕容垂病死,無能的慕容寶即位,後燕很快陷入混亂之中。407年,後燕滅亡。
史書評價慕容垂“天資英傑,威震本朝……斬飛龍而遐舉,逾石門而長邁,遂使翟氏景從,鄴師宵逸,收羅趙、魏,驅駕英雄……掎拔而傾山嶽,騰嘯而御風雲!”正面評價主要集中在軍事方面。
確實,慕容垂是一流的軍事家。然而,軍事是政治的延續,在政治上,他既不能選出強有力的接班人,又不能調處宗室矛盾,更因為戰略短視造成北魏坐大。所以,慕容垂死後的大燕,主弱國疑,強敵在側,迅速敗亡也就不奇怪了。
最終,慕容家只給後人留下了一個偉大的政治任務,害得我們的慕容公子媳婦都沒找到!
五胡十六國 慕容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