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大漢奸 “嘉定三屠”的罪魁禍首 曾殘忍屠殺十萬同胞

滿清入關後定鼎北京,不久便舉兵渡江,擊滅數個南明小朝廷。在接連攻陷南京、蘇州、杭州等地後,攝政王多爾袞自以為大局已定,為顯示新朝權威,便採納明朝降臣孫之獬的建議,頒布“剃髮易服令”。該令規定國內官民全部要剃髮留辮,並穿戴滿族衣冠,遲疑抗命者皆按謀逆罪論處。

滿清入關後迅速占領全國各地滿清入關後迅速占領全國各地

剃髮令對於其他民族來講或許不算事,但對於漢民族來講,則不啻於奇恥大辱。因為按照儒家的說法,“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剃髮令”的實行,無異於使漢人失去與異族相區別的外在標誌,也擊垮了他們不願做奴隸的最後一道心理防線,對他們的感情傷害極深。

所以“剃髮令”一旦頒布,億萬漢民悲憤異常,既然不想做亡國奴,便唯有進行抵抗。正是在這種心理下,各地遍燃反清的怒火,尤以江南地區民眾的反抗運動最為密集、活躍。面對著漢人的抵抗,清廷既沒有停止“剃髮令”的意思,也沒有進行安撫,而是直接採取鎮壓的方式,對反抗者一律採取屠殺的政策,若一城皆反,則屠滅整個城市。

清廷頒布“剃髮令”,嚴懲抗令不行者清廷頒布“剃髮令”,嚴懲抗令不行者

就這樣,因為大漢奸孫之獬的建言,千萬漢人因不願剃髮做亡國奴,便成為清軍的刀下冤魂,被殺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令人慘不忍睹。關於清軍屠城的記錄史不絕書,但最為罪惡昭彰者,莫過於“揚州十日”和“嘉定三屠”,時至今日都讓國人切齒泣血。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嘉定三屠”的罪魁禍首竟然是一位漢族將領,此人便是明朝降將李成棟。

李成棟早年參加李自成的農民軍,綽號“李河子”,長期追隨大將高傑征戰,立功頗多。高傑與李自成的老婆邢氏私通,因為擔心事泄後被殺,便帶著邢氏和部眾“反正”,歸降明朝,李成棟便在其中。李成棟在南明擔任徐州總兵的職務,但在清兵南下之際便投降,被授予吳淞總兵。

李成棟投降清朝後,幹了恁多兇殘事李成棟投降清朝後,幹了恁多兇殘事

“剃髮易服令”在江南地區公布後,嘉定城內民情激憤,百姓拒不從命,在鄉紳侯峒曾等人的領導下,聚鄉勇數萬進行反抗,並驅逐清廷任命的縣令。清廷聞訊後,派吳淞總兵李成棟率兵五千鎮壓。侯峒曾領導的鄉勇雖然數倍於清軍,但素無訓練、裝備奇差,所以很快便被擊潰,嘉定城沒多久便被攻陷。

由於李成棟的弟弟在作戰中被殺,所以嘉定被攻陷後,李成棟下令屠城,一日之間竟然殺害三萬餘人,以至於遇難者的屍體將河流堵塞。據大屠殺的倖存者朱子素在《嘉定屠城略》記錄,當時嘉定城“市民之中,懸樑者,投井者,投河者,血面者,斷肢者,被砍未死手足猶動者,骨肉狼籍”,宛若人間地獄。此即嘉定第一屠。

嘉定第一屠嘉定第一屠

李成棟對嘉定屠城後,自以為再無人敢於反抗,便率主力撤退,只留下文官和少數駐軍留守。可沒想到的是,就在他離開不久,屠城事件的倖存者在義士朱瑛的領導下,聚眾兩千餘人展開“反屠殺”,將清朝任命的官吏和駐軍一股腦殺得乾乾淨淨。李成棟聞訊後,再次率軍屠城,直殺得城內積屍成丘、雞犬不留。此即嘉定第二屠。

可讓李成棟萬萬沒想到的是,就在嘉定第二屠後二十餘天,反抗活動再次興起,這一次由明將吳之番領導。吳之番在嘉定周邊民眾的支援下,率軍再克嘉定,迫使清朝守軍潰敗出逃。李成棟聞訊後惱羞成怒,再次實施反撲,將吳之番所部士兵砍殺殆盡,順帶又屠殺了近二萬剛剛到嘉定避亂的民眾。此即嘉定第三屠。

李成棟每破城一次便下令屠城,共三破三屠,殺害居民近十萬人,惡行委實令人髮指。李成棟身為漢人,卻對自己的同胞如此殘虐,其罪當誅!

嘉定三屠致使十餘萬百姓罹難嘉定三屠致使十餘萬百姓罹難

“嘉定三屠”後,江南大部分地區放棄抵抗,開始剃髮易服,稱大清順民。而李成棟也因為“戰績彪炳”,被清廷超拔為江南巡撫,不久又委以掃蕩東南的重任。李成棟不負清廷重託,接連擊滅南明隆武、紹武兩帝,並屢屢把永曆帝逼到絕境,真可謂清廷忠實的走狗。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李成棟因與清廷兩廣總督佟養甲不和,竟然將其囚禁後“反正”,向永曆帝投降,並將其迎奉至肇慶。永曆帝很滿意於李成棟的“反正”行為,不僅沒有追究他先前的罪惡,反而封他為惠國公,依舊節制兩廣。

李成棟最終為永曆帝效忠而死李成棟最終為永曆帝效忠而死

李成棟“反正”後,對永曆帝異常忠心,並親自率軍進攻信豐、南安、贛州,意在抵禦南下清軍,扭轉戰局。永曆三年(1649年),李成棟在信豐被清軍擊潰,逃亡時溺死於河中,結束自己頗富爭議的一生。李成棟死後,永曆帝追贈他為太傅,追封寧夏王。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