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大漢奸 提出的一條建議害死無數漢人 最後遭受酷刑而死

明清“改朝換代”之際,臭名昭著的漢奸的多矣,他們為了個人的榮華富貴,不惜賣國求榮、為虎作倀,做出了恁多卑鄙無恥之事,令世人不齒。也正是因為他們的活動,中華文明遭遇浩劫,民眾遭受屠戮,損失極為慘重。

在這幫罪無可逭的漢奸中,尤以孫之獬罪大惡極。此人雖然沒有在戰場上殺人屠城,但因為他的一條建言,使得千萬同胞人頭落地,神州大地宛若人間地獄。好在天道輪迴、報應不爽,令天下人切齒的孫之獬最後得到應有的報應,備受酷刑折磨而死,實在是罪有應得。

孫之獬是明末清初臭名昭著的大漢奸孫之獬是明末清初臭名昭著的大漢奸

孫之獬字龍拂,生於山東省淄川縣,是明熹宗天啟二年(1622年)的進士。孫之獬科舉成名時,正值大宦官魏忠賢專權之時,志在官場者無不仰其鼻息,孫之獬自然不能例外,對魏閹百般逢迎,毫無讀書人的骨氣可言。魏忠賢見孫之獬還算識趣,便提拔他做翰林院檢討,在天啟朝末年又讓他充任順天鄉試正考官,著實讓他過上一段好日子。

閹黨橫行期間,魏忠賢為達到陷害東林黨的目的,命人將世宗、光宗、熹宗三朝有關梃擊、紅丸、移宮三大案的官方資料編輯成冊,總稱《三朝要典》,中間多有混淆是非、顛倒黑白之處。崇禎帝上台後,下令銷毀《三朝要典》,閹黨餘孽都不敢諫阻,唯有孫之獬卻抱著《三朝要典》到太廟痛哭,為士林所不齒。崇禎元年八月(1628年),崇禎帝削除孫之獬的官籍,讓他回鄉居住。

孫之獬因依附於魏忠賢而獲取榮華富貴孫之獬因依附於魏忠賢而獲取榮華富貴

孫之獬在家賦閒十六年間,儘管削尖了腦袋想復出,但無奈朝廷上下都鄙視他的為人,不肯再給他任何機會。孫之獬為明朝效忠之心既然被迫涼下來,惱恨憤懣之餘,便期望著江山鼎革,以待將來效忠新主。

果不其然,等到滿清入關後,孫之獬馬上俯首乞降、輸誠報效。為顯示誠意,孫之獬還帶頭與家人奴僕一起剃頭留辮,換上了滿裝,極盡所能地討好新主子。清廷為收攬人心,便接納了孫之獬,並讓他擔任禮部侍郎。

滿清入關後,為籠絡明朝遺臣,曾允許他們保留明朝衣冠,只是為了顯示分別,才讓他們與滿族大臣各站一班。孫之獬在新朝任職後,為親近滿族公卿大臣,特地穿戴滿族服飾,並主動向他們的班列靠近。

滿清入關後,孫之獬即俯首投降滿清入關後,孫之獬即俯首投降

但滿族大臣自恃高漢人一等,哪裡容得下孫之獬這個“異類”?孫之獬碰了一鼻子灰,悻悻地想回到漢族大臣的班列,但同樣被鄙夷他的同僚排擠。孫之獬徘徊於滿漢兩班之間都被拒,實在狼狽至極。

孫之獬受辱於朝堂之中,自知不可能再被漢族同僚接納,一怒之下竟向清廷建言頒布“剃髮令”,讓全部漢人仿效滿人剃髮留辮。由於此時清軍已攻陷南京、蘇州、杭州等地,自以為大局已定,為顯示新朝權威,便允其所請,由攝政王多爾袞頒布命令,規定國內官民全部要剃髮留辮,遲疑或不從者皆按謀逆罪論處。次年(1645年),多爾袞又頒布“易服令”,要求全國官民穿戴滿族衣冠。

漢族幾千年來流行的習俗都是“衣冠束髮”,這不僅是漢民族的習慣、愛好問題,而且還有著尊重祖先父母的特殊意義,即儒家經典《孝經》所言“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剃髮令”的實行,無異於使漢人失去與蠻夷戎狄相區別的外在標誌,也擊垮了他們不願做奴隸的最後一道心理防線,對他們的感情傷害極深。

剃髮易服令漢人滿腔憤怒剃髮易服令漢人滿腔憤怒

所以“剃髮令”一旦頒布,天下悲憤異常,各地遍燃反清的怒火,尤以江南地區民眾的反抗運動最為密集、活躍。面對著漢人的抵抗,滿清非但沒有安撫之意,反而直接訴諸於武力,對抗命不從者一概待以肉體消滅的方式。

就這樣,因為一位漢奸的建言,千萬漢人因不願做亡國奴,便成為滿清的刀下冤魂,其場景最慘的事件,莫過於“揚州十日”和“嘉定三屠”,時至今日都讓國人切齒泣血。

作為罪魁禍首,孫之獬因建言“剃髮令”有功,被清廷賞以兵部尚書的官職,命其招撫江西。可孫之獬的名聲實在太臭,江西士民無不想對他食肉寢皮,招撫工作想都不要想。孫之獬久而無功,令清廷大失所望,終以“久任無功,市恩沽譽”的罪名,將他革職還鄉。

清兵屠殺、搶劫拒絕剃髮的漢人清兵屠殺、搶劫拒絕剃髮的漢人

順治三年(1647年)秋,由謝遷領導的農民起義在山東爆發,並攻占淄川等地。農民軍早就對孫之獬恨入骨髓,一旦將其活捉,馬上便將其遊街示眾。隨後,為懲罰其獻媚清廷、建言“剃髮令”以殘害同胞的罪行,農民軍在孫之獬的身上遍刺針孔,插上豬毛,與其家人七口一起,斬首並暴屍通衢。孫之獬被殺的訊息傳開後,天下士民無不歡騰喜悅,拍手稱快。

孫之獬為貪圖名利,置民族氣節和同胞性命於不顧,公然為虎作倀、殘害同胞,實屬罪大惡極,他最終能以這樣的方式落幕,也算是罪有應得。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