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死囚都選擇在秋後問斬 有什麼重要意義?

古裝影視劇中,通常都會有這樣一個情節,即對犯了死罪的囚犯進行“秋後問斬”。這對我們現代人來說有點難以理解,古代執行死刑為什麼一定要選擇在“秋後”呢?有什麼重要的意義嗎?

秋後問斬

追溯中國封建統治時期,有關“秋冬行刑”的記載,最早見於《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古人認為天地萬物都要遵循一定的自然規律,他們看到草木都在秋天枯萎,來年春天又重新發芽生長,就覺得秋天是靈魂“回家”的季節,等到來年春天,這些靈魂還可以回來。因此,如果在秋天將犯人殺掉,就可以保全他們的靈魂,等於給他們留下了重新做人的機會。

同時,之所以選擇秋冬二季實行,主要是考慮示警的作用,農民在秋冬二季較為空閒,也方便地方官動員民眾觀看。

歷史淵源

秋後問斬

早在漢代起就有了關於“秋冬行刑”的規定,除謀反、謀大逆等罪犯即時處死外,其他的死囚均待秋季霜降後至冬至前進行。

隋唐以後,重案要案一般需中央複審覆核,死罪更要多次復奏後由皇帝親筆勾決。

明清兩代又引入了“秋審”和“朝審”制度。每年霜降後十日,三法司同三品以上高官會審京畿附近的死囚,稱為“朝審”;而每年八月中旬複審各省死刑案件則稱為“秋審”,“朝審”與“秋審”後把死刑案分為情實、緩決、可矜、留養承祖四類,除情實類由皇帝勾決後執行死刑外,其他三類均可免除死刑。

古代行刑為何多在鬧市?

秋後問斬

死刑是極刑,其目的是震懾,維護社會秩序。

在這種理念下,古代處決死囚都是公開的,而且在人多的地方行刑,允許民眾圍觀,這無異於現代電視的“現場直播”。古代處決犯人,一般選在街頭、鬧市區。《唐六典·刑部》中規定,“凡決大辟罪皆於市”。

漢律中規定的梟首、腰斬、棄市三種死罪,都要選擇在清朝菜市口這樣的地方執行。梟首,即砍頭,頭砍下來後要懸掛在木桿上頭“公示”,至於“棄市”之刑名,則直接因為行刑地點位於“市”,犯人在街市上處死後,不準收屍,原地“曬屍”一定時間,供公眾觀看,而“曬屍”時間一般是三天。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在執行死刑時更加注重保護死刑犯的權利,通常都會在隱蔽的地方執行,有的甚至還會使用安樂死等方式。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