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筆部隊” 一支靠筆打仗的隊伍

教育部發函,將8年抗戰改成14年抗戰,全面反映日本侵華罪行。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14年間,大片國土淪陷,3500萬同胞傷亡!鮮血與抗爭寫就的歷史警示國人:落後就要挨打,發展才能強大。牢記歷史,不為延續仇恨,只為警醒。 ​

圖為在中國的從軍作家(左起)中谷孝雄、片岡鐵兵、瀧井孝作圖為在中國的從軍作家(左起)中谷孝雄、片岡鐵兵、瀧井孝作

日本“筆部隊”:“軟屠刀”下的嗜血罪惡

在抗戰史中,“筆部隊”這個特殊的稱謂最早來自日本。

一支由日本作家組成的“筆部隊”,成為戰爭謊言的炮製者。在他們的歪曲下,侵略者的殺戮、姦淫、掠奪,是那么“英勇無畏”,甚至充滿“脈脈溫情”;正遭受巨大苦痛的中國大地,在他們的鼓吹中卻到處鶯歌燕舞、一派祥和。

日本“筆部隊”作家們在侵華戰爭中的所作所為,既讓人觸目驚心,也是勢所必然。他們中有的是被軍國主義飲鴆止渴的精神欺騙所蠱惑,有的則因畏懼法西斯政府的瘋狂迫害而繳械投降;有的是為了出名得利而主動投懷送抱,有的本身就是不可救藥的軍國主義狂魔。

作家作家

真實與謊言、良知與罪責、藝術和政治的糾葛掙扎,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考驗著日本作家複雜的人性底色。他們集體演繹了一出日本版的戰地“儒林外史”,也留下了戰爭文學史上令人感慨唏噓的一頁。

最著名的人物是火野葦平。1937年火野葦平攜筆應徵,被編入第十八師團。他一手揮筆,一手操槍,炮製了一系列侵華文學作品。他以《士兵三部曲》獲得了“朝日新聞文化獎”“福岡日日新聞獎”,日本軍部表彰他為“國民英雄”。戰後,他被列為頭號“文化戰犯”。

中國 “筆部隊”:以筆為槍保家衛國

日軍在上海屠殺中國人日軍在上海屠殺中國人

日本“筆部隊”的猖狂行為,刺痛了中國作家。

作家阿壠曾憤怒地撰文:“我不相信,‘偉大的作品’不產生於中國,而出現於日本;不產生於抗戰,而出現於侵略!”為了同日本的“筆部隊”較量,中國作家組成了自己的“筆部隊”。

最先行動起來的是新聞工作者。早在盧溝橋開戰之初,范長江、陸詒等記者便火速趕往戰場進行採訪。還有十餘名中外記者組成了一支華北戰地記者團,隨部隊一同行動。他們撰寫的戰地通訊真實而生動地記錄了前線的戰鬥軌跡。

抗戰期間成立的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曾多次派作家赴前線進行集體慰勞訪問。老舍等15位作家,曾用164天的時間行走18500公里,穿越八個省份,到五個戰區勞軍。中途經陝州時,作家們距離日軍營地最近時僅有18里地。

另外一些作家則直接參軍支持抗戰。1939年春,詩人臧克家以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部秘書的名義,與姚雪垠、孫陵三人組成了一支“文藝人從軍部隊”,隨參戰部隊赴前線從事文化宣傳工作。他們在戰場上寫下了大量謳歌英雄的詩篇。

這些看似文弱的書生,在他們的筆端迸發出令人驚嘆的力量;殘酷的戰爭和生死的歷練,讓他們對人生和時事有了更多感悟。

臧克家在一首詩作中這樣描寫中國戰場上的這支龐大的“筆部隊”:

我們的筆部隊,

渡過黃河,

盤過山崗,

在炮火下,

在轟炸中,

從這個戰場

到那個戰場,

我們有力量,

我們是一個集體,

我們有武器,

筆就是槍。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