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清朝狀元是吃貨,考試時往兜里揣36個饅頭,吃完還找考官要

說到歷史上的狀元,人們馬上就能想到才華橫溢、前程似錦。的確,能在科舉考試中奪得總冠軍的人,不僅要學富五車,還要深得皇帝青睞(不然殿試時把你懟得沒脾氣),這樣的人確實配得上如此稱讚。

但這些都是很傳統的認識,狀元們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慾,也有些很有意思的小故事,與他們高大上的狀元形象形成鮮明對比。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人,他是康熙年間的狀元,這哥們就是個很有趣的人,因為他是個超級大吃貨。

狀元狀元

此人名叫李蟠,江蘇徐州人,出生於1655年,康熙三十六年的狀元。那一年李蟠已經四十三歲,雖然科舉考場上不乏五六十歲的老者,但四十多歲的狀元也不算年輕(古代狀元平均年齡約三十歲)。

李蟠高中後,被授官翰林院修撰,成為朝廷儲備幹部。後來擔任鄉試主考官,從應試秀才中提拔了不少人才,有的甚至成為清朝名臣,如乾隆時期名臣鄂爾泰就是他挑選。李蟠為人高風亮節,從不收受賄賂,因而得到不少人的嫉恨,這也導致他仕途不是很順暢。

但在民間,李蟠的名聲還不錯,人們親切地稱他為“餑餑狀元”,這到底怎么回事呢?

這位清朝狀元是吃貨,考試時往兜里揣36個饅頭,吃完還找考官要

原來李蟠這人身材魁梧,又特能吃,屬於“少吃一口難過一天”那種類型的吃貨。他參加殿試時,擔心考試時餓肚子影響發揮,就揣了36個饅頭。考試的那天,李蟠答題很慢,監考官過來催卷,他急得聲淚俱下,監考官只好答應。36個饅頭早已吃完,他又要了幾個饅頭,繼續戰鬥,一直到深夜才把卷子交了。後來,“餑餑狀元”的名號就此誕生。

1699年,李蟠擔任順天府鄉試主考官時遭到蜚語中傷,被判充軍。3年後賜歸故里,從此閉門著書,後來康熙南巡時想重新起用他,但李蟠無意再做官。1728年,李蟠壽終正寢,享年七十四歲,著有《偶然集》傳世,所書《東坡放鶴亭記》、《金剛經》,世人視為珍寶,惜已散失。

更多精彩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周知惟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