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官,古已有之,到清朝為極盛。
所謂捐官,其實就是花錢買官位,只不過,是得到皇上允許的。朝廷錢不夠時,就賣多一點,乃是一大筆收入。
儘管後來清朝捐官跟考進士出身的正途一樣,是選拔人才的一大方式,儘管也出現了李衛等很有作為的捐官者,但再洗白,也難逃不就是有錢嘛的嘲諷。
(李衛劇照 圖片來源網路,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鹹豐同治年間,因太平天國起事,朝廷開支不夠用,捐官之風一發不可收拾。據清朝人歐陽昱在其《見聞瑣錄》中記載,1860年代一些捐了官的人,20年之後還沒有輪到實職,仍掛著個候補的牌子,做了幾十年備胎。
他們或生活在省城,或生活在縣城,坐吃山空,老婆孩子都衣衫破舊,頓頓吃紅薯。有的終於熬不住了,就跟上司去辭職,回鄉種地;更有甚者,自殺而死。
歐陽昱因此評價,朝廷收了他們錢,卻無法給官位,反而讓他們抱著不切實際的希望,一生最好的時光,都耗在等待裡面了。如果沒有捐官這回事,他們肯定都會有自己的職業,不至於讓老婆孩子挨飯受凍,命運悲慘。
其實,細講起來,清朝真有機會廢除捐官制度。
說話,道光年間,四川有個傢伙,捐了知府,經過種種運作,還得到進京面聖的機會。
道光皇帝問他,你識字嗎?
(識字 劇照 圖片來源網路,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傢伙講,稟報皇上,我不識字。
道光皇帝怒了,不識字,你怎么能治理好百姓?
這傢伙回道,我本來是不想捐。我哥卻跟我說,不識字沒關係,朝廷只要有錢就好了。現在皇上說要識字才能做官,很好很好,若不是被逼著,我才不會捐這個官呢。不過,皇上,您為何不早頒布諭旨,下令只有讀書人能捐官,不識字的人,不準捐啊……
看看這回答,沒毛病……666……對百姓而言,法無禁止即可行,你自己考慮不周,還來怪我?
以致於有人認為,這可能是故意裝瘋賣傻,藉此機會去指出捐官的荒唐……
道光皇帝不爽啊,召集大臣開會,說要永遠禁止捐官。
他的寵臣穆彰阿卻認為,捐官乃是補充財政最好的辦法之一,不該永遠禁止,先停個幾年算了……
(捐官收據 圖片來源網路,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在他的力爭之下,道光皇帝也想通了,並非個個捐官者,都像那傢伙一樣嘛……好吧,那就先停幾年。
於是,革除弊政的機會,就這樣浪費掉了。
太平天國之後幾十年,那些捐的候補官員,根本消化不了,成為一大社會問題。
當然,隨著清朝的滅亡,也就自然消散了。
清朝 道光 捐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