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是有許多細節的,而且許多細節與我們想像得不一樣,這幾天飛春讀傳就來一一簡述。
1945年8月9日,第二顆核子彈投放長崎後的當天晚上,日本內閣再次召開最高指導會議,根據天皇裕仁晚年回憶:
會議一直持續到次日凌晨2點多,投降是否仍然難以取得一致。
最後,“會議根據我的裁決,決定接受波茨坦公告,並通過瑞士、瑞典發出了接受公告的電文。”
日本為啥選擇地球那頭的瑞典瑞士兩個小國家宣布投降呢?
有歷史原因。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國立即對日宣戰,中國、英國次日跟著也對日本正式宣戰,日本正式與中美英斷絕外交關係。
雖然沒有正式外交,但戰爭對話還必須有的。
二戰末期,日本架不住中美英的反攻和封鎖,內閣大臣們不斷提出投降條件,比如戰後天皇保留問題,其途徑就是通過中立國瑞典、瑞士發出,由中立國傳遞給美國。美國答覆意見後,通過外交渠道給瑞典、瑞士,再由它們發給日本政府。
永久中立制度起源於19世紀初,世界上首個永久中立國家是瑞士。目前國際社會承認的永久中立國有7個:瑞士、奧地利、瑞典、芬蘭、哥斯大黎加、土庫曼斯坦和愛爾蘭。
蘇聯日本相互中立,也沒有對日宣戰,為啥不通過蘇聯談判?
答案是:蘇聯不是中立國,雖然與日本簽訂有中立協定,但此時德國已經投降,史達林正考慮對日宣戰。
為啥不通過聯合國談和?
答案是:聯合國正式成立是在1945年10月,而此前的國際聯盟日本早已經退出,與之決裂。
為啥選擇瑞士和瑞典?
二戰歐洲真正的中立國寥寥無幾,瑞士瑞典能保持中立,一是因地理位置特殊,二是國小無足輕重,三是軍事都很發達,最後一個很關鍵,它們是世界有錢人的“國際金庫”,軍火商、政客和富賈,都在瑞士有經濟儲備。
其實在一戰前,1815年3月維也納公會宣言上,國際社會已承認瑞典瑞士“永久性中立”。
所以瑞典和瑞士就成了日本宣布投降的第一信息接收者。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日本投降後,直接打敗日本的交戰國,美英中蘇等國家,都沒有向日本索要戰爭賠款,反而是瑞典瑞士中立國向日本提出了巨額索賠。
據說,它們的索賠理由是,日本對東南亞各國的侵略損害了瑞士瑞典在亞洲的工廠和金融機構,殺害了它們的僑民等,有理有據地出了個賠償清單。
或感念於兩國來回傳話,於日本投降有功,日本也不賴賬,最後全支付了賠償金:瑞典5億日元,瑞士11億日元。
遠在地球另一端,卻坐收二戰漁翁之利,小國大智慧啊。
日本 核子彈 波茨坦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