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原來你是這樣的紫禁城!!!

紅紅火火恍恍惚惚地冬天來啦~不禁感慨一聲,又到了穿大棉襖二棉褲的季節~小編這條來自東北的狼,在我大首都竟被凍成狗了,真真可憐啊~(畫外音:明明是你自己為了美,穿的少~)

咳咳,那在沒有暖氣、空調的古代,北方人的冬天是如何取暖的?那些生活在紫禁城的皇親貴胄又如何抵禦嚴寒呢?

大家是不是已經開始腦補上朝時,各位大臣集體在朝堂之上抖抖抖,摩擦摩擦摩擦似魔鬼的步伐的場景了~~~

那皇親國戚們是不是像《甄嬛傳》里演的那樣,烤著火盆取暖呢?

別想了,還是聽小編講一講,紫禁城裡的居民是如何取暖的吧!

抵禦寒冷的第一道防線——宮牆

清朝時,皇帝會在西郊的園林度過炎熱的夏天,卻在紫禁城裡度過寒冷的冬天,這當然與其建築結構是分不開的。紫禁城內的建築,通常以院落為單位,每個院落都會有單獨的圍牆。這一道又一道的圍牆,除了具有分割空間的功能外,還可以用來防火,同時又可以抵制寒風。

故宮城牆故宮城牆

此外,紫禁城內大部分的宮殿都是坐北朝南的,這種設計本身就有利於依靠自然光照取暖。再者,大部分宮殿都有厚厚的牆壁和屋頂,可以達到很好的保暖效果。

先進設備“地暖”——火炕與暖閣

現代人常常將暖氣放置於地板之下,稱之為地暖。實際上,這種“地暖”在古代的紫禁城裡就出現過。

紫禁城的宮殿大多設有火炕,炕下面有火道,結構和東北農村的火炕相似。另外,暖閣的地面結構也和火炕相似,是可以加熱的,這就是早期的“地暖”。

故宮火炕故宮火炕

冬天的時候,由專門負責司爐的太監蹲身在爐膛處燒炭,殿內建造的煙道就會產生熱流,烘熱地面。道光皇帝曾賦詩一首,詳細描述了地炕結構,詩曰:“花磚細布擅奇功,暗熱松針地底烘。靜坐只疑春煦育,閒眠常覺體沖融。形參鳥道層層接,里悟羊腸面面通。薦以文茵饒雅趣,一堂暖氣著窗櫳。”

精美的“暖器”——熏籠與手爐

大家熟知的電視劇《甄嬛傳》中,常常看到妃嬪聚集在一起,或圍著火爐,或捧著暖爐取暖。

《甄嬛傳》劇照《甄嬛傳》劇照

BUT,它們真的不叫火爐或者暖爐~冬季,用來取暖的炭爐被稱為熏籠。這些製作精美的熏籠分為盆和籠兩部分。大的熏籠重達數百斤,通常1米多高,或三足,或四足,有的是青銅鎦金,有的是掐絲琺瑯,總之十分華貴。

大殿中的熏籠大殿中的熏籠

在紫禁城內,除了大的熏籠,還有一種小小的炭爐,一隻手就可以拿起來,放在腳下暖腳的叫做腳爐,用來暖手的叫做手爐,它們的製作更加講究。當然啦,這種小炭爐只有皇帝、皇后以及妃嬪們才能使用。​

熏籠等的好夥伴——紅羅炭

有先進的地暖、精美的熏籠與炭爐等還不夠,要想這個冬天暖暖和和的,還得有好炭!正所謂好爐配好炭,紫禁城內燒的炭可不是普通的炭,而是最優質的“紅羅炭”。聽聽這名字,就覺著那么的高大上!

這種炭由涿州、通州、薊州、易州及順天府所轄的宛平、大興兩縣用硬實木材燒制。成炭之後,運送到西安門外(今稱之為紅羅廠)存貯,按照尺寸鋸截,盛入塗有紅土的小圓荊筐,再送到宮內使用,所以名為“紅羅炭”。

紫禁城內宮殿房屋數量多,人口當然也不少,在漫長的冬天,所需要的木炭數量也是相當可觀的。清代乾隆年間,宮內按照份例供應木炭,每日供應的標準是:皇太后——120斤;皇后——110斤;皇貴妃——90斤;貴妃——75斤;公主——30斤;皇子——20斤;皇孫——10斤。

為什麼皇子的份例比公主少?不是說古代重男輕女來著嗎?

穿什麼很重要——冬服

小編前面就說道:大棉襖二棉褲,這是東北人度過寒冬的標準配置。而古代的皇親國戚們也有過冬配置, 皇帝也不例外。在服飾的紋飾上,冬夏差別不是很大,主要的區別在材質上。冬天的龍袍會使用黑狐皮製作,用紫貂皮等滾邊,這樣保暖效果更佳。

龍袍龍袍

而帽冠則是用熏貂和黑狐皮製作。

帽子帽子

抗寒利器——火鍋

是的,你沒有看錯,就是火鍋!

紫禁城內的火鍋可以分為兩種:其中一種為組合式,由鍋、爐支架、爐圈、爐盤、酒精碗五部分組成,可同時燒煮食物,也可單獨用鍋溫熱食品;另外一種就是鍋中帶爐,爐內燒著炭火,把水燒開後就可以涮煮食物,和我們今天吃的火鍋十分類似。

火鍋火鍋

火鍋在清朝是著名的宮廷大菜,涮食的菜品也是非常豐富,其中以羊肉、鹿肉、狍肉為主。

火鍋不僅在清朝備受歡迎,就是現在也是冬季必備美食,簡直就是全中國人民的抗寒利器有木有!

說到這裡,小編已經決定去吃一頓火鍋,抵禦一下嚴寒啦~讓我們下次再見吧!​​​​

(全文完)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