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儀式感無處不在。儀式感讓我們熱愛生活,更加尊重生活。儀式感不僅存在於大人之間,對孩子來說,儀式感更加重要。儀式,是很多人經常忽略的一個詞。其實,在無聊的生活中,我們都需要一份恰如其分的儀式感,去度過平淡的日子。而在一個幸福的家庭中,也少不了儀式感。
儀式感不需要多少的物質做基礎,它體現的是我們對生活的尊重和熱愛,一頓營養美味的早餐、餐桌上的一束鮮花、開學前的新書包。上課前,班長的一聲“起立”、春節時,門上那一幅幅春聯....這一件件小事,都能賦予生活儀式感。
枯燥的生活中,偶爾的驚喜和儀式感,會給孩子足夠的親近感與信任感,讓孩子感受到幸福和樂趣。
有心理專家認為:正常的身心成長需要一定的儀式感,在這個小小的儀式中,其實就是一種強烈的自我暗示,讓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更認真、更用心。
爸爸媽媽給孩子的儀式,不僅僅是在特殊的日子,可以是每天出門前的擁抱;是臨睡前的一句晚安、一個故事。這些看似很小的事,都成了孩子最美好的記憶。
和成人相比,一個孩子會需要更多的存在感和認同感,因為這些是獲得安全感(心理)的前提。家庭人際互動中,儀式感的有意識建立會有效地幫助孩子獲得存在感和認同感,而這些心靈養分正是孩子構建自己內心世界安全堡壘的基石。
孩子的幼稚園畢業典禮、夫妻間的結婚紀念日、家人的生日.....這些重要日子的慶祝儀式,看似無用的形式,卻恰恰是家庭幸福的秘籍。這種“儀式”將家中所有的人緊緊地聯繫在一起,讓家人平常難以言說的情感表達出來,彼此接納、認可,並從中獲得力量。
儀式感是什麼?
法國童話《小王子》里說,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培養儀式感就是用心對待,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的小事。比如開學時,新課本發下來,有的同學直接就開始用,有的同學卻在家長的指導下,細心的給書包上封皮,有些家長還會為孩子設計封皮。
包書皮既能防止課本被磨損,也是新學期開始前的小儀式,讓孩子意識到,從現在起,要端正態度,好好迎接新學期。之後,孩子每次看到書皮,都會聯想到自己開學時的決心。儀式感不是追求形式、華而不實的東西,評判儀式感最重要的標準是能否讓人感受到內心的富足。
偶爾的驚喜和儀式感,是給孩子最好的“富養”。儀式感為孩子注入安全感,爸爸媽媽給孩子的儀式,可以是每天出門前的擁抱;是臨睡前的一句晚安、一個故事。睡前故事能夠有效的解決孩子不按時睡覺的問題。每天晚上睡覺前,大人握住孩子的手,念圖畫書給他聽。父母的陪伴會讓孩子感到安心,一個有趣的睡前故事不僅能幫助孩子更好的入眠,也會帶給孩子安全感,使親子關係更加融洽。
當“睡前故事”成為習慣之後,不用大人提醒,孩子也會產生一種強烈的自我暗示,“故事聽完了,現在我該睡覺了。”儀式感讓孩子擁有清晰目標。
在孩子過生日時,為他舉辦一個儀式。生日前幾天,和孩子聊一聊,讓孩子意識到,他即將長大一歲。新的一歲,需要有點新變化。大人和孩子一起商量,在尊重孩子個人意願的基礎上,制定一些只要努力就可以實現的目標,再想想具體用什麼方法,孩子希望寫字更漂亮,
就要買字帖,每天臨摹;想學會游泳,可以報興趣班。目標不用過多,3-5個足以,這些目標就是孩子的生日願望。生日當天,吹滅蠟燭前,把幾個目標重複一遍,在場的家人一起為孩子作見證。這個儀式既能帶給孩子目標感,也賦予他們使命感,孩子會認為,這是我必須要做到的事情。到時,不用家長催促,他們也會自己努力。儀式感給孩子一份美好回憶,別缺席那些對於孩子來說充滿儀式感的日子,家長會、親子運動會、匯報演出等。
在這些活動中,孩子特別渴望被人重視,家長的出現會讓孩子對自己充滿信心和認同感,而這些看似平凡的日子,會成為我們和孩子共同的美好回憶。儀式感提升家庭的幸福感,不僅孩子需要儀式感,婚姻生活也需要。尤其是在孩子出生以後,我們對孩子事事上心,對自己卻越來越隨意,結婚前的詩和遠方被生活的一地雞毛取代。
其實儀式感並不空洞,也不是不切實際的浪漫,相反,它是發自內心的愛。在愛人生日時,和孩子一起為他/她策劃慶祝,準備一份簡單的小禮物,你們的用心,會讓他/她感受到自己是被愛著的。儀式感使愛情得以保鮮,也讓孩子從中感受到爸爸媽媽是相親相愛的,我們的家庭很幸福。
平凡又瑣碎的日子裡,儀式感能讓你心懷期望,與矯情無關,與物質基礎無關,而是你對生活的熱愛,對幸福的重視,對自己的重視。生活就擺在那裡,活成什麼樣,完全取決於你自己的態度。如果一邊渾渾噩噩的過日子,還要一邊抱怨著生活的枯燥,那結果就是生活不會有任何的改變。儀式感讓生活成為生活,而不是生存。
親子 儀式感 兒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