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焚書坑儒,削弱了誰的勢力?

自商鞅變法之後,秦國經七代君王,歷120年奪得天下。但促使秦國強大的法度,實行到其他地方就成了苛政,以致於陳勝“天下苦秦久矣”的感嘆,能夠引起天下共鳴,以使四方群雄蜂起。

秦始皇掃清六合,席捲八荒,天下歸心,統一文字和度量衡,本都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情。為防止叛亂,秦始皇一方面收天下之兵,聚鹹陽鑄十二金人,削百姓之力;另一方面焚書坑儒,廢六藝,弱百姓之智。

秦始皇焚書坑儒,削弱了誰的勢力?

本來以為萬無一失的舉措,最後的結果卻與秦始皇初衷南轅北轍。沒有了武器,但反秦浪潮洶湧之時人們大可揭竿而起。在冷兵器時代,裝備武器的士兵與手握鐮刀的百姓相比並無壓倒性優勢。而焚書坑儒,更是起到了反作用,唐代詩人章碣的一首詩,一針見血地點出了其中關竅:

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元來不讀書。

秦始皇焚書坑儒,削弱了誰的勢力?

秦始皇為了鉗制人們的思想,焚燒詩書,只留下占卜、醫藥之類的書籍。沒有了詩書六藝,人民無所適從,秦始皇則讓人們以吏為師,以法為教。失去了士人精英階層的支持,秦始皇只能依靠酷吏來維護統治。

秦始皇想當然地認為士人階層是威脅皇權的最大隱患,削弱他們的勢力自己的統治會更加穩固。但他沒有想到,酷吏激起民憤後,推翻秦王朝的主力,卻恰恰是陳勝吳廣,劉邦項羽這類從來不讀書的人。

秦始皇焚書坑儒,削弱了誰的勢力?

秦朝的社稷若有士人階層支持,嚴法也許不會異化成苛政;秦朝的百姓若有詩書的教化,人們或許不會太容易變成暴民。說起來秦始皇的焚書坑儒這項政策,實際上就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