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有些帝王曾創下赫赫功業,有些帝王也是鼎鼎有名,說起來無不如雷貫耳,而巔峰過後卻是悽慘謝幕,甚至飢餓而死,實在令人唏噓,下面就來盤點下此類帝王。
齊桓公
齊桓公姜小白,春秋五霸之首,首倡“尊王攘夷”,驅戎夷,罰楚蠻,群會諸侯,號令天下,當真是威風赫赫。
齊桓公之前的齊國,只不過是一普通侯國,並無過人之處,桓公即位後,拜管仲為相,勵精圖治,整頓朝政,廣招人才,厲行改革,使國力大大增強,遂爭霸天下。周室自平王東遷之後,權威大大減弱,各諸侯國內的篡權政變和各國之間的兼併戰爭不斷發生。
與此同時邊境族群趁機入侵,華夏文明面臨空前危機,此時齊國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不斷發兵維護周天子權威以及幫助各諸侯國驅逐外族入侵,先後九合諸侯,連周天子都承認齊桓公的霸主地位,孔子曾經說過“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沒有管仲,我們就要披散頭髮穿左衽的衣服了”,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齊國的尊王攘夷,華夏文明都會被改寫,這是何等高的評價啊!
然而管仲死後,齊桓公寵信易牙、刁豎、開方等小人,國政逐漸荒廢,後來桓公病重,他的兒子們各自擁兵自立,互相爭位,而易牙、刁豎等人乘機隔絕桓公與外界聯繫,對桓公不管不問,致使一代雄主最後竟被活活餓死。
趙武靈王
春秋過後有戰國,戰國有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戰國後期,秦國強大,諸國不敵,而唯一能與秦國一較短長只有趙國,趙國是僅次於秦國的第二強國,這都要歸功於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的改革。
趙武靈王即位之初,趙國國力並不強,為增強國力,武靈王毅然頒下命令“易胡服,改兵制,習騎射”。“胡服”,是指戎狄之衣短袖窄的服裝,同中原華夏族人的寬衣博帶長袖不同,“騎射”指周邊遊牧部族的騎在馬上射箭的技能,有別於中原地區傳統的徒步射箭的方式。從此,使軍隊中寬袖長衣的正規軍裝,逐漸改進為後來的衣短袖窄的裝備。從而順應了戰爭方式由“步戰”向“騎戰”發展的趨勢,使趙國逐漸強大起來,成為秦國外,國力最強大的國家。
後來趙武靈王為了專心軍事,將國君之位傳於太子,自己自稱“主父”。為了一探秦國虛實,武靈王竟然假扮隨從深入秦國腹地實地勘測,甚至入鹹陽朝堂面見了秦王與太后,這是何等的膽識啊!歸來之後,武靈王甚至制訂了入侵秦國的計畫,準備率一支精銳從秦趙邊界插入秦國腹地,從秦國後方攻擊鹹陽。這個戰術簡直與一戰時德國著名的施里芬計畫如出一轍,趙武靈王簡直就是當時的軍事天才。
然而此等的軍事天才,晚年卻犯下了大錯。此時的趙惠文王是武靈王的次子,武靈王出於對長子的愛憐與愧疚,竟然想把趙國一分為二,讓長子與趙惠文王各統一國。這當然是趙惠文王不能容忍的,於是父子兄弟相殘的慘劇再次發生,趙武靈王被圍在沙丘宮三個月,一代英傑在壯年被兒子活活餓死,真是英雄氣短啊。
梁武帝
趙武靈王死後八百年,又有一位帝王被困在宮中餓死,這個帝王就是南朝梁帝國的開國皇帝蕭衍,即梁武帝。
梁武帝蕭衍出身顯赫,出自蘭陵蕭氏,是初漢三傑蕭何的二十五世孫,是南齊皇室。南齊著名昏君東昏侯蕭寶卷治國無術,暴虐無道,引得天怒人怨,蕭衍趁機起兵,奪取政權,建立梁朝。
建國之初,蕭衍吸取齊朝滅亡教訓,勤於政務,廣開言路,並且非常節儉,史書上說他“一冠三年,一被二年”,衣服可以是洗過好幾次的,吃飯也是蔬菜和豆類,而且每天只吃一頓飯,太忙的時候,就喝點粥充飢。不僅自己吃素,蕭衍還要求大家都吃素,並且下令佛教僧人必須吃素,從此漢傳佛教就形成了吃素的傳統。對地方官員的要求和管理也是比較嚴格,要求地方官必須廉潔、能幹。在蕭衍的統治初期,南朝地區經濟民生與國家實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統治漸趨穩定,蕭衍也放鬆了對自己,對官員的要求,梁朝上層漸漸變得驕奢淫慾起來,同時蕭衍也沉迷於佛教,把精力主要用於研究佛學上,對治國漸漸沒了興趣,於是朝政漸漸變得昏暗起來。
此時,原東魏實力派人物侯景來投,朝中很多重臣都認為侯景狼子野心,若納之,久後必亂,可蕭衍卻沒有聽從勸諫,派兵接納侯景。侯景後來果然發動叛亂,此時梁朝實力尚在,若是正確對敵的話是可以打敗侯景的,可蕭衍在隨後的一系列的人事安排上卻屢屢犯錯,最終導致侯景攻入建康,侯景入建康後把蕭衍困在台城,斷絕糧米,蕭衍最終也落得個飢餓而死,終年八十六歲,蕭衍是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漢族皇帝,僅次於清高宗,若不是晚年昏聵,說不定就能坐上第一的寶座。
齊桓公 春秋戰國 梁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