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趙惇封恭王27年後才接任皇位
當列車經過長途跋涉,緩緩馳進重慶站的時候;當客機穿過厚厚雲層,準備降落江北機場的時候,你總會聽到廣播裡甜潤的女聲這樣介紹:公元1189年正月,宋孝宗封其子趙惇(dūn)於恭州,為恭王。同年2月,孝宗禪位於趙惇,是為宋光宗。趙惇先在恭州封王,隨後稱帝,這是雙重喜慶,故將恭州改名為重慶府。從此,重慶之名一直沿用到現在。
眾多宣傳資料也是這樣介紹重慶得名來由的。雙喜重慶,取名的本意基本如此,但整個敘事卻顯得戲劇化了。首先,趙惇封王的時間不對,不是1189年正月。《宋史·本紀第三十六》記載:“孝宗即位,拜鎮洮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封恭王。”宋孝宗趙昚(shèn)即位之年,是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162年。趙昚當了皇帝,隨即封自己第三個兒子趙惇為恭王。這一年,趙惇十五歲,宋史說他於“紹興十七年九月乙丑,生於藩邸”。
其次,趙惇當皇帝前的身份早已經不是恭王,而是皇太子。趙惇當了九年的恭王,到公元1171年,他的同母長兄、皇太子趙愭(qí)病故,父皇孝宗認為自己的第二個兒子慶王趙凱過於寬厚仁慈,不如恭王“英武類己”,決定舍長立幼,把第三子趙惇立為皇太子。又過了十八年,到1189年二月,孝宗才把皇位禪讓給太子趙惇。
也就是說,趙惇從十五歲起,先任了九年恭王,然後再當了十八年的太子,到四十二三歲鬢生華髮時(趙惇身體病弱)才接任皇位。
對趙惇來說,應該是三重喜慶,封王、立太子、當皇帝。當然,重慶之意也本不是說只有兩重喜慶,也可以解釋為多重喜慶。儘管當恭王對他來說,已經是二十七年前的如煙舊事了。他更得意的,應該是越過皇兄慶王立為了太子,這才是通向龍椅的決定性一步。
其實這樣說也沒有多大意義,因為按照正常的接班程式,皇子們都是先封王,機緣湊巧時再被立為皇太子,然後接任皇帝大位,誰不是幾重喜慶?但是其他地方沒有被命名為重慶,唯獨重慶得此嘉名,這就是機緣和福氣了——如果一個吉祥名稱真的那么重要的話。
二、宋代多個州府名稱帶“慶”字
帝王為王侯時的封地叫潛藩。皇帝在登位以前,一般都是有封地的,有的還不止一處。即位以後,潛藩必然升府。恭州升府,就是宋代潛藩制度的產物,誰當皇帝都要這樣做。至於取什麼名字,那就純屬偶然了。潛藩地升府,有的仍沿用原來的州名,有的用現皇帝的年號,有的是另取吉祥的名字,重慶的命名,就是後一種情況。
取什麼府名,既要依照當時朝廷的習慣,也要看承辦這事的人的興趣愛好。可能兩宋時期,北方一直重兵壓境,遼人、金兵、蒙古鐵騎依次虎視眈眈,實在令人憂心忡忡,於是在給州府命名上就強調多沾點喜慶色彩,從中寄託希望。
宋朝叫“慶”的州府是比較多的。
在重慶府西北邊,是順慶府(南充),東南邊是紹慶府(彭水、黔江等地)。
宋太宗趙炅(jiǒng)曾經擔任泰寧軍節度使,即位後便升泰寧軍所在之地的兗州為襲慶府。
宋仁宗趙禎曾被封為慶國公,慶州便升為慶陽府。
宋高宗趙構曾封康王,紹興元年(1131),升康州(今廣東德慶)為德慶府。
宋光宗趙惇在把小兒子趙擴的潛藩地明州(寧波)升格為府時就命名為“慶元府”。
宋寧宗趙擴還曾任過舒州安慶軍節度使,他即皇位後,也把舒州改為安慶府。而安慶軍在紹興十七年(公元1147年)以前,叫德慶軍,“安慶”就是取附近的同安郡(桐城)和德慶軍各一字而命名的,含有“平安吉慶”之意。
書畫大師兼亡國之君的宋徽宗趙佶也偏愛以“慶”命名。因端州曾是趙佶的封地,便將端州知軍州事升為興慶軍節度使,後又升為興慶府;重和元年(1118年),宋徽宗再改興慶府為肇慶府,並親筆題字改“端州”為“肇慶”,意為“開始帶來吉祥喜慶”。肇慶之名也一直沿用至今。
這一時期的年號也喜歡用“慶”字,宋仁宗用過“慶曆”年號;宋寧宗初登大寶時用“慶元”為年號,他的繼任者宋理宗趙昀接位時改年號為“寶慶”,後來還用過“開慶”年號。可見把恭州改名為重慶,是那一時期命名的偏好而已,是自然而然的事,並非獨此一家。
宋史說趙惇青少年時氣質儒雅,頗有名望。他當皇帝初期,總纜朝綱,不寵姬妾,薄賦緩刑,不少政令都是值得稱道的。可惜後來受到李皇后蠱惑驚擾,逐漸誘發了精神病,成了昏庸君主,他父皇孝宗“乾淳之治”帶來的小康局面從此衰落了。
古城 重慶 宋光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