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故事
解縉這個人從小就是神童,生而秀異,穎敏絕倫,在明史上是個集詩文和書法大成之人。其文雅勁奇古,詩豪放羊瞻,書小楷精絕,行、草皆佳。狂草名一時,然縱盪無法。但凡這類年幼就名噪全國的人,骨子裡的才氣放逸,桀驁不馴,是後天名就者無法接近和比肩的。但有一點不好,這樣的品性,不加自修,很容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所以他的下場就很悽慘。雖然他主持撰修《永樂大典》名流千古,但最終還是被錦衣衛活埋雪中而死,年僅四十七歲。
別看只有四十七歲,解縉卻歷經明太祖、建文帝、永樂三朝。朱元璋的時候,因才氣過人被重用,朱元璋曾經親口對解說:“朕與你義如君臣,恩猶父子,你對我有什麼諫言應當言無不盡才是啊!”要論經綸,解縉曾經領導3千多文人以3年時間,完成了3億7千多萬字,卷帙達2萬多(大部分於1900年被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焚毀,現在全世界各大圖書館存書加起來只有八百卷)的宏大類書《永樂大典》。《永樂大典》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照錄原文,未作刪改。這種做法保持了書籍的原貌,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解縉不僅學識淵博,才華橫溢,而且為人耿直、剛正不阿、不畏權貴。他屢次上疏,針泛弊政,彈劾奸佞小人,由此導致他一生坎坷,時而得寵,時而失寵,時而升遷,時而貶謫,直至被人迫害致死。
還是初入仕時,解縉曾指責兵部僚屬玩忽職守,尚書沈潛對此極為惱怒,上疏誣告解縉。太祖由此也責備解縉“散自怒”,並貶他為江西道監察御史。韓國公李善長因罪被太祖處死,縉代郎中王國用上疏為李善長辯冤。他又代御史夏長文革疏《論袁泰奸黠狀》,歷陳御史袁泰蔑視朝綱,貪贓枉法,陷害忠良之罪。袁泰受到處罰,對此懷恨在心。太祖認為解縉還缺乏涵養,必須修身養性,閉門思過,否則會成為眾臣攻擊的對象。洪武二十四年(1391)太祖召解縉父親進京,對他直說:“大器晚成,若以爾子歸,益令進,後十年來,大用未晚也。”縉只好隨父回歸吉水。在老家8年,他閉門著述,校改《元史》,補寫《宋書》,刪定《禮記》。洪武三十一年(1398)太祖病逝,縉進京弔喪。時惠帝臨朝,袁泰乘機進誨言,攻擊解縉“詔旨,且母喪未葬,父年90,不當舍以行。”帝聽信誨言,貶縉為河州(今甘肅蘭州附近〉衛吏。當時的禮部侍郎董倫為惠帝所信任,在惠帝面前為解縉說了不少好話,這樣,解縉才在建文四年被召回京師復職,任翰林待詔。永樂元年(1403)成祖朱棣登基,擢解縉為翰林待讀,與黃淮、楊士奇、胡廣、金幼孜、楊榮、胡儼等進文淵閣參預機務,不久,又遷為翰林侍讀學士,奉命總裁《太祖實錄》、《列女傳》。這時,成祖對解縉很信任,曾對大臣們說:“天下不可一日無我,我則不可一日少解縉。”永樂二年(1404)解縉被摧升為翰林學士兼右春坊大學士。這是他仕途最得意之時。
皇帝的寵愛改變不了解縉剛正不阿、堅持正義的氣節,對不合禮儀之事,他還是要反對的。永樂三年(1405),朱棣召解縉入宮,磋商立太子之事。當時成祖的意思是想立次子高煦為太子,但解縉仍直言說:“為長,古來如此。皇太子仁孝,天下歸附,若棄之立次,必興爭端。先例一開,怕難有寧日,歷代事可為前車之鑑。”朱棣聽後面有不悅,對此議猶豫不決。解縉為說服皇上,只說了一句話:“好聖孫!”兩人相視而笑。最後同意立長子高熾為太子,次子高煦為漢王,並令解縉撰寫立儲詔書,以告天下。從此,高煦深恨解縉。高煦自以為有戰功,又深得朱棣寵愛,常存奪嫡之心。見此情形,解縉上疏勸阻說:“啟爭也,不可。”朱棣認為這是離間他們的父子關係,對縉很有意見。永樂四年,成祖賜黃淮等人二品紗羅衣,而獨不給解縉。漠國公邱福將朝廷機密“傳達延外”,高煦卻嫁禍解縉“禁中語”五年,解縉又被誣為“試閱卷不公”貶為廣西布政司參議。臨行前,禮部郎中李至剛因與解縉有宿怨,又誣縉,故即改貶交趾(今越南),命督餉化州。
永樂八年(1410)解縉人京奏事,正遇成祖北征未歸,故只好覲謁太子高熾而返。於是朱高煦又乘機進誨言說:“伺上出,私現太子,徑歸,無人臣禮!”祖為此震怒。當時解縉已同檢討王到廣東去了,一路上,他倆看到贛江兩岸旱情嚴重,便上疏請鑿贛江通南北,引水灌田。疏上,成祖愈怒,詔令將解縉逮捕入獄。縉在獄中受盡嚴刑拷打,並株連多人。永樂十三年正月十三日(1415年2月22日)錦衣衛帥紀綱上囚籍,成祖看到有解縉的名字問了一句很有水平的話:“縉猶在耶?”綱一貫草菅人命,深為解縉憎恨。因此,他怕成祖赦免和啟用解縉,便趕回獄中,假意置酒祝賀,將縉灌醉,活埋於雪中而死。那時,解縉才47歲。解縉被害後,家中財產被抄沒,妻子、兒女、宗族都流放到遼東。
解縉在朝時,以賢德論主切好就說,壞就說壞,毫不掩飾自己的觀點。成祖曾把朝廷大臣的名單給他,命他“疏其短長”解縉一一寫出:“天資厚重,中無定見。夏原吉有德量,不遠小人。劉情有才幹,不知顧義。鄭賜可謂君子,頗短於才。李至剛誕而附勢,雖才不端。黃福秉心易直,頗有執守。陳瑛刻於用法,尚能持廉。宋禮直憨而苛,人怨不恤。陳洽疏通警敏,亦不失正。方賓薄書之才,理償之心。”祖將奏疏交給太子朱高熾,朱高熾又詢問尹昌隆、王汝玉兩人情況,解縉即刻回答說:“君子,而量不宏;汝玉文翰不易得,惜有市心耳。”仁宗即位,拿出解縉的奏疏給首輔楊士奇說:“言縉狂,觀所論列,皆有定見,不狂也!”稱讚解縉的文章雄勁奇古,新意疊出,可與司馬遷、韓愈等人媲美。因此,下詔把解縉的妻子、兒女、宗族赦歸吉水。正統元年(1436)八月,赦還所抄家產。成化元年(1465)為解縉平反昭雪,恢復官職,贈朝議大夫,諡文毅。
解縉一生最大的功績是他親自主持了《永樂大典》的編纂工作。明成祖即位不久,命解縉編纂《文獻大成》,企圖把歷代文獻分門別類地蒐集起來,但由於人手少,時間倉促,一年成書,成祖閱後,認為所纂尚多未備,過於簡略,不符合他的原意,於是決定增派太子少師姚廣孝、禮部尚書鄭賜等協同解縉為監修官,又徵召二千多人參加編專毒、較訂、錄寫、繪圖、圈點等工作,重新進行編纂。經過三年多的艱苦努力,這部大類書終於編成,取名為《永樂大典》。全書共有22877卷,凡例、目錄60卷,裝訂成11095冊,共3億7千萬字左右,“括宇宙之廣大,統會古今之異同。”成祖《永樂大典》序言)輯入經、史、子、集、釋藏、道經、北劇、南戲、平話、醫學、工技、農藝、志乘等各類著作七八千種,按《洪武正韻》的韻目排列次序。這是中國最大的一部類書。在世界文化史上,《永樂大典》被譽為編纂最早、規模最大、內容最廣的百科全書。
解縉不僅在學術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在詩歌、書法、散文等方面也很有成就。他才氣橫溢,下筆不能自休。尤工五言詩,現存詩五百餘首。他的古體歌行,氣勢奔放,想像豐富,逼似李白,而律詩絕句,亦近唐人。他又擅長書法,小楷精絕,行草皆佳,用筆之精妙,出人意表。他的著作有《白雲稿》、《東山集》、《太平奏疏》等。現在留存下來的有《解文毅公集》十六卷及《春雨雜述》一卷、《古今烈女傳》三卷。後人對他一生的評價是:“義節千秋壯,文章百代尊。”鄒元標《解春雨學士舊墓》。
家族成員
祖父:解子元,授安福州判宮,遷太史院校書郎,除承務部、東莞縣尹,在元末戰亂中死於亂兵。
父親:解開,二魁胄監,五知貢舉,以父死節贈官參知政事不拜,明初授以官又不受,一心從事著述、辦學,培養人才。
母親:高妙瑩,賢良淑慧,通書史、善小楷、曉音律,是解縉的啟蒙老師。
兄:解綸,洪武中亦官御史,後改應天教授。
子:解禎亮、解禎應。
侄:解禎期。
人物評價
朱元璋:“縉以冗散自恣耶。”
朱棣:“天下不可一日無我,我則不可一日少解縉。”
明仁宗朱高熾:“言縉狂,觀所論列,皆有定見,不狂也!”
楊士奇:“平生重義輕利,遇人憂患疾苦,輒隱於心,盡意為之。篤於舊故及名賢世家後裔,而襟宇闊略,不屑細故,表里洞達,絕無崖岸,雖野夫稚子,皆樂親之。故求文與書者日輳輻。獨不畏強御。承運庫(內)官張興,恃寵而橫,嘗笞擊人於左順門下。公過之,叱曰‘御座在此,爾敢犯禮法乎!’”
羅洪先:觀其應制寓諷,封事犯顏,有鄭公之正;乳兒朝貴,敝屣爵位,沅湘之奇;忤權蹈危,投荒厲節,有太白之邁;保儲望身,徙家戍邊,有柬之之烈。是果積累得之否乎!及時未優於聖域,亦當不失為豪傑。……嗚呼,非日月之明哉!公亦有言:"寧為有瑕玉,莫作無瑕石。”
《明通鑑》:“縉以迎附驟貴,才高勇於任事,然好臧否,無顧忌。”“縉以不謹持恭而卒以不密取禍。”
《明史》:“才高,任事直前,表里洞達。”
焦竑:“解縉之才,有類東方朔,然遠見卓識,朔不及也。”
鄒元標:“義節千秋壯,文章百代尊。”
錢謙益:“才名煊赫,傾動海內。”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縉才氣放逸,下筆不能自休,當時有才子之目。迄今委巷流傳,其少年夙慧諸事,率多鄙誕不經。”
解縉為明初書法名家,既精於小楷,又擅長行草,用筆精妙,出人意表。解縉喜歡寫狂草,其草書開晚明狂草先河。明何喬遠《名山藏》曰:“縉學書得法於危素、周伯琦。其書傲讓相綴,神氣自倍。”足見解縉書法的成就他並且主持撰修《永樂大典》名流千古。
文學記載
《明史·解縉傳》
《明史稿》
《國榷》談遷著
《國朝列卿紀》翟鵬著
《國朝獻征錄》焦竑撰
《明實錄》
《明通鑑》夏燮著
《明史紀事本末》谷應泰撰
《明代文人的命運》樊樹志著
藝術形象
2005年電視劇《大明奇才》毛樂飾解縉
2009年電視劇《鄭和下西洋》蔣昌義飾解縉
後世紀念
解縉墓位於江西吉水縣仁壽鄉。嘉靖年間,當時的吉水知縣羅黃裳因擔心河岸坍塌危及解縉墓,遂下令將解縉墓遷移至縣城東門外的東山亭,如今為江西吉水縣氣象局的大院一隅。解縉墓南北長500米,莊嚴肅穆,墓前有名人石刻,及石門、石人、石馬、石羊、石犼等眾多的石像。正面碑石上是楷體書寫的“解文毅公之墓”六個字。碑石上面是“明右春坊大學士”一行大字,兩側是一副對聯:“太平十策紓民意 永樂大典惠斯文”。江西省人民政府於1987年12月28日公布解縉墓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古代名人
中國古代名人例如:詩人、學者、官員等,他們推動了社會的發展,推動了人類的進步,我們要向他們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