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纏繞藤本,長可達數米。根狀莖粗壯。葉具短柄,葉片卵形至近圓形,長2-6厘米,寬1.5-5.5厘米,頂端急尖,基部圓形或心形,稍肉質,腋生小塊莖(珠芽)。
總狀花序具多花,花序軸纖細,下垂,長7-25厘米;苞片狹,不超過花梗長度,宿存;花梗長2-3毫米,花托頂端杯狀,花常由此脫落;下面1對小苞片宿存,寬三角形,急尖,透明,上面1對小苞片淡綠色,比花被短,寬橢圓形至近圓形;花直徑約5毫米;花被片白色,漸變黑,開花時張開,卵形、長圓形至橢圓形,頂端鈍圓,長約3毫米,寬約2毫米;雄蕊白色,花絲頂端在芽中反折,開花時伸出花外;花柱白色,分裂成3個柱頭臂,每臂具1棍棒狀或寬橢圓形柱頭。果實、種子未見。花期6-10月。
生長環境
落葵薯喜潮濕、光照充足的環境,通常生長在溝谷邊、河岸岩石上、村旁牆垣、荒地或灌叢中 。生長適溫為17-25℃,在華南地區可終年生長,其耐寒能力較強,能忍耐0℃以上的低溫,但霜凍會受害,在-2℃以下的氣溫地上部分會凍死,但翌年地下部塊莖或珠芽可萌發出新株。在35℃以上的高溫下,病害嚴重,生長不良。在炎熱的夏季,落葵薯生長緩慢,葉片小,產量低,品質差。生產實踐表明,在水源充足、有遮光的條件下,植株能順利越夏。落葵薯對光照要求較弱,耐陰,在遮光率為45%左右的遮陰棚中生長良好。
分布範圍
原分布於南美熱帶地區。中國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四川、雲南及北京有栽培。 現在世界溫暖地區歸化。中國台灣於1976年從巴西首次引進落葵薯,廣西、廣東、貴州、重慶、四川、雲南、湖北、湖南、福建、香港等地栽培後逃逸為野生。
繁殖方法
落葵薯繁殖有莖蔓扦插和珠芽繁殖兩種方法。莖蔓扦插法套用較多。
苗床準備
在溫室內準備好苗床,苗床長5-6米,寬1.2-1.5米,營養土厚度以10厘米左右最為適宜。也可採用草炭和蛭石按2:1的比例作為基質,在6×6厘米的營養缽或72穴的塑膠穴盤中育苗。
扦插
利用1年生以上枝條,剪成長度15厘米左右,每個枝上保留節位2-3個,有利於發芽。將枝條插入土中4-5厘米,順著葉片的生長方向插入,不能倒插,枝條間應保持一定的間隔,有利於髮根生長,澆一次透水。扦插後,最好搭棚,並覆膜保溫,以利於藤三七的成活與生長。
扦插後的1-6天內,必須加強溫度的控制,白天保持25-30℃,晚上保持12℃以上。7天以後,白天保持22-25℃,夜間保持10℃以上。扦插後3天內要適當遮光,第4天以後逐漸加大光照,利於扦插苗的成活。7天后適當通風,進行煉苗,以增強扦插苗的適應性。
栽培技術
苗期管理
土壤翻耕深20-30厘米,耙細整平,按畦面寬1.2米開溝,溝寬30厘米左右,深25厘米左右,施足基肥,按每公頃撒施腐熟細碎農家肥75000情況左右。儘量不施化肥,以確保產品質量。按株距35-45厘米,行距1米定植,每公頃栽苗22500-27000株。一般採用挖穴栽苗,移栽後將土回填穴內,踩緊,秧苗扶正,再澆定根水。
立體栽培
保護地內可進行立體栽培。主要利用溫室三側牆體的立體空間栽培藤三七。首先要施足基肥,土壤和肥料要充分混合均勻,離牆體15厘米處做畦,整平整細土壤,然後定植秧苗,株距保持30厘米,適當澆定根水。秧苗成活以後,每株秧苗做1根引繩,將秧苗綁到引繩上,不僅能固定種苗,而且利於秧苗纏繞向上生長。立體栽培能有效利用溫室空間,增加經濟效益。
田間管理
水分管理:落葵薯在生長過程中水分需求量大。高溫季節需要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生長期間需要澆水3-4次,以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在雨水較多的季節,應及時排水,防止積水,以免影響根系生長。
肥料管理:落葵薯除了栽培時施足基肥外,需要及時追肥。生長期間氮肥要充足,磷、鉀肥適量。一般每採收1-2次,追肥1次。另外要及時拔除雜草和中耕培土,增強土壤的透氣性。
植株調整:落葵薯生長旺盛,分枝較多,莖蔓重疊交錯,在生產過程中,必須採取整枝、修剪、摘心、摘花序等措施控制落葵薯的生長發育。一般爬地栽培在蔓長35-45厘米時,去掉生長點,有利於新梢促發、葉片增大增厚。隨著莖蔓的伸長生長,再進行打頂。進入秋季後,及時剪除地上部的老莖蔓,有利於落葵薯植株的復壯。搭架栽培在秋季要及時摘除花序。通過整枝、摘心、摘花序後,有利於藤三七葉片肥厚而柔嫩、新梢發育粗壯,使產量和品質進一步提高。
科學施硒
先將40可補硒產品,卜內特10毫升或好濕2.5毫升,用少量水和勻,再加水15千克,攪拌均勻後,噴施到落葵薯葉片的正反面。在苗高5-7厘米時施硒1次,每公頃施硒溶液450千克;莖葉旺盛生長期每公頃施硒溶液450-750千克;做到每採收1次施硒1次,每公頃每次施硒溶液450-750千克。採收前15天停止施硒。
適時採收
落葵薯是一次種植、多年收穫的特產蔬菜,其產品為嫩梢或成長的葉片。嫩梢12-15厘米時可採收。採收葉片時要求葉片鮮嫩、厚大、無病蟲害。及時採收能夠提高落葵薯的產量和品質,也有利於田間培管。落葵薯定植30天后開始採收,60天后進入採收盛期,一般每株藤三七每月可以採收葉片300-400片,採收時間約半年。以清晨採收為好,此時採收的產品較耐貯運。鮮葉片採收後利用保鮮膜包裝,5℃可保存7-10天。如果栽培管理得當,四季均可採收,年產量可達75000千克/公頃。
病蟲防治
病害
褐斑病:被害葉片上病斑近圓形,邊緣近紫紅色,邊界清晰,易穿孔,嚴重時病斑密布,不能食用。防治方法:①適當密植,注意通風,控制澆水量;②噴施植寶素7500倍液,促使植株早生快發;③發病初期噴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速克靈2000倍液。
蛇眼病:主要危害葉片,造成葉片穿孔,發病時間較長,對產量和品質影響較大,需要及時防治。主要防治措施是搞好田間培管,合理密植,覆蓋遮陽網,及時澆水保持田間濕潤,多施腐熟的有機肥,少施氮肥。在發病初期及時用斑即脫等藥劑進行防治。
蟲害
主要有斜紋夜蛾、甜菜夜蛾等,可用80%敵敵畏乳油、20%滅掃利乳油等防治 。用生物肥皂100倍液或5%天然除蟲菊酯1000倍液等生物農藥噴霧可防治斜紋夜蛾。
主要價值
藥用
【藥用部分】藤上的珠芽。
【採集期】全年可采。
【藥性功能】微苦、溫。滋補,壯腰膝。外用消腫散瘀。
【主治病症】腰膝痹痛,病後體弱。
【用量用法】30-60克,煮熟食。外用治跌打損傷、骨折,用鮮品適量搗爛敷患處。
食用
取其嫩葉,鮮用。作主料或配料,炒食或涼拌。另外,其根狀莖可燉食 。落葵薯的鮮葉可製作多種菜餚,可炒、涼拌、做湯等,珠芽和塊莖也可烹調成多種藥膳菜。珠芽洗淨後可燉肉、燉雞,有一定的滋補作用。塊根於冬、春季間隔挖掘、去雜、洗淨、切片後可炒雞蛋,也可切厚片燉肉、燉雞作滋補保健食物。
營養
落葵薯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胡蘿蔔素等,尤以胡蘿蔔素含量較高,每100克成長葉片中含蛋白質1.85克、脂肪0.17克、總酸0.10克、粗纖維0.41克、乾物質5.2克、還原糖0.44克、維生素C6.9毫克、胺基酸總量1.64克、鐵1.05毫克、鈣158.87毫克、鋅0.56毫克。
園林
該種極強的擴散蔓延能力,可以用作地被護坡綠化,但要注意控制其範圍。
物種危害
落葵薯塊根、珠芽、斷枝都能進行無性繁殖,其塊莖存活能力極強,藤蔓生長很快,一周最快能長1米,一個生長季節能長3-6米。藤蔓可密集覆蓋小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威脅其他植物的生長和當地生物多樣性。落葵薯地上部分水,溶液含有化感物質,可產生化感作用抑制鄰近植物的生長。
防治方法
在幼苗期噴施常用除草劑,清理時要注意仔細清理落下的小塊莖,避免再次傳播。
有害外來入侵物種
生物入侵不僅能引起物種的消失與滅亡,還會瓦解生態系統功能。我國面臨生物入侵的形勢是非常緊迫的。數十種入侵生物猖獗危害,數百種入侵生物敲擊過門,數千種生物翹首以待。外來入侵物種給我國造成的經濟損失,平均每年也達574億人民幣之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