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綠色科技(又稱環境科技)指的是環境科學的套用,旨在維護自然環境與資源以及減低人類活動帶來的負面影響。永續發展是環境科技的核心目標,在解決環境問題時,其解決方法必須符合社會公平、經濟允許和環境健全的準則。
相關科技追求永續發展的環境科技包括:回收、水淨化、污水處理、環境矯(remediation)、菸灰處理、污染物排放控制技術和可再生能源。其中某些科技助於節約能源(energyconservation),其他則助於減低人類活動所造成的廢棄物。如太陽能等的能源比其他如煤和石油等能源更能減少對環境衝擊。
目前,許多科學家正在研究找尋其他替代性的清潔能源,譬如anaerobicdigestion就是從廢棄物中生產可更新能源。為減低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工業產業必須採用能保存能源的科技以及生產清潔能源,如無鉛汽油、太陽能和混合動力車輛。
過去幾個世紀來,科學技術呈現出迅猛的發展趨勢,讓一系列一度被打上“不可能”標籤的事情成為一種可能。但很多事情仍等待科學家去發現和實現,很多設備和儀器等待他們去研製。
研究領域
環境科學的研究領域,在50~60年代側重於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的方面,目前已擴大到社會學、經濟學、法學等社會科學方面。對環境問題的系統研究,要運用地學、生物學、化學、物理學、醫學、工程學、數學以及社會學、經濟學、法學等多種學科的知識。所以,環境科學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它在巨觀上研究人類同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對立統一關係,揭示社會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基本規律;在微觀上研究環境中的物質,尤其是人類活動排放的污染物的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在有機體內遷移、轉化和蓄積的過程及其運動規律,探索它們對生命的影響及其作用機理等。
四種綠色科技非常有潛力
1、交通方面,中國的電瓶車技術也領先全世界,內燃汽車也將會快速發展。
2、是煤炭的清潔科技,中國70%的能源依靠煤炭生產,目前這個技術還不是很成熟。
3、是建築的節能減排,今後幾年的建築面積50%都在中國。
4、是水處理的綠色技術,現在全球面臨水短缺的問題,長遠來說,水處理非常有潛力。
面臨的三大挑戰
首先,提高人的環保觀念,中國氣候變化地帶多,人口有13億,提高環保觀念,推廣普及綠色科技困難較大,如果所有消費者都有了綠色環保意識,會促進企業看到商業,才會願意投入成本。
其次,需要政府支持,政策配套,建立市場機制,才能讓綠色科技發展的更快。溫總理也說了,節能減排是我們的國策。地方政府要讓污染企業付出代價,還要平衡經濟發展、就業與綠色科技之間的關係。
再次,發展綠色科技需要金融業的支持,沒有資本就難以推廣技術,技術也難以創新,另外還要對綠色科技做一個全面的風險評估、成本回報深入分析。
戰略意義
當前的經濟模式再發展到下一個30年是不可持續的,而且現在環保的問題、能源安全的問題、水缺乏的問題、氣侯變化的問題都是非常嚴肅,並且是很緊迫的問題。
全世界很多國家的領袖,都是很嚴肅的面對這個問題。作為中國這樣一個大國不可能不面對這個問題,所以現在不是討論說,這個不是節能減排,低炭經濟是不是應該做,而是我們應該怎么樣做,這個肯定是對我們有戰略意義的。
其實綠色科技是新一輪的工業革命。我們前幾輪的工業革命,對這個地球的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傷害,那么我們下一輪的工業革命就是“綠色科技”,綠色科技我認為可能又是下一個經濟成長點。那么下一個經濟成長點對中國來說就是就業,溫總理說了,他說三點最重要的,一個就是就業,一個就是有質量的經濟發展,第三個就是低炭經濟的模式。能夠用綠色的科技解決一些現在面對的氣侯變化的問題,是非常有戰略意義的。
10大有待未來突破的綠色科技
1、地心旅行
石油、鐵礦、燃氣等能源和資源大都采自地球淺層,雖然地球內部深處可能提供數量驚人能量,但在能夠直接進入前,我們似乎還要等待相當長的時間。19世紀,科學家普遍認為人類會首先上演地心遊記,之後很久才會實現登入月球的壯舉。地心遊記的難度實際上遠遠超過科學家的預計。地心壓力巨大,整個世界的重量都壓在這個“肩膀”上。在這種巨大的壓力下,已知任何物體都無法保持本來形狀,甚至連碳納米管也是如此。當前深度最大的人工洞還不及上演地心遊記所需要的0.2%。
2、納米醫學
納米技術擁有在多個領域實現大變革的潛力,其能夠為人類帶來的最大貢獻可能就是在醫學上的套用,可以說,這種套用所具有的潛力是永無止境的。我們可以利用納米技術製造分子級治療工具,粘住並摧毀癌細胞,並且只將癌細胞作為攻擊對象。先進的藥物輸送技術可用於向人體特定部位輸送藥物,進而消除副作用。微型機器人可用於為患者實施超高精確度外科手術,修復受損組織或者追擊並摧毀確定細胞,例如癌細胞或者細菌。當前的納米醫學仍處於“嬰兒時期”,但它可能成為自人類首次研製出疫苗以來最偉大的現代醫學突破。
3、萬有理論
數千年來,科學家便預言宇宙中一切事物實際上都是一個單一力的結果。幾個世紀來,物理學家不斷努力,力求將所有已知的力統一在一起。當前發現的4個基本力分別是電磁力、弱核力、強核力以及引力。雖然電弱理論將弱核力和電磁力統一在一起,但萬有理論需要做到的卻是將所有4種力統一起來。為了證明這種理論,科學家必須在極高能量條件下對物質進行研究。
弦理論試圖解釋大自然的基礎,相比之下,萬有理論可能更為理想。這種理論將是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之後物理學領域的最大突破。“萬有理論”這個名字旨在傳遞這樣一種信息,即將所有物理學現象統一在一起。雖然名字如此,但我們無法通過這項理論完全了解物理學的全部,畢竟仍有更多的東西等待我們去發現。
4、太空梯
太空梯的高度雖然是現有最高建築的數千倍,但製造這樣一個電梯遠比我們想像的要簡單的多,原因就在於太空梯的質量中心實際上位於軌道之內。太空梯計畫經常要有一個位於對地靜止軌道之內或者上方的空間站參與,空間站與地面之間要架設一條繩索,上系負責在地球與空間站間運送人員和貨物的電梯車廂。
太空梯能夠讓太空旅行變得更容易、更低廉同時更安全。如果讓這樣一部電梯有效發揮作用,理想的選擇就是採用由碳納米管制成的高強度材料,這種材料所需要的數量顯然是巨大的。當然了,建造太空梯也會面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儘管存在不小挑戰,私人公司LiftPortGroup還是制定計畫,預計在2031年之前製造一部太空梯。
5、載人火星任務
在相當長時間內,將人類送上火星還只能是科幻小說和科幻影片中才有的事情。但在人類首次登入月球之後,到火星上漫步這一想法突然之間似乎變得切實可行。在太空探索史上,載人火星任務將具有里程碑意義。登入火星有助於科學家更進一步了解這顆紅色星球。很多人認為,在火星上建造一個永久性基地所能起到的作用將遠遠超過月球基地。
載人火星任務雖然與登月類似,但難度更大。地球與火星之間的距離是地月距離的大約100倍,除此之外,科學家還必須考慮包括火星天氣在內的一系列問題。目前,美國宇航局已經制定火星登入計畫,希望在本世紀30年代登上這顆紅色星球。無獨有偶的是,歐洲航天局也計畫在大約相同的時間框架內實現這一夢想。相比之下,俄羅斯表現得更為積極,計畫在2020年之前執行載人火星任務。
6、攻克癌症
癌症是當前最致命的疾病之一。自古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時代以來,人類就一直在尋找治癒癌症的途徑。癌症與常見的感冒類似,雖然有很多手段可以對其進行治療,但現代醫學界仍未找到治癒方式。造成這種無奈的部分原因在於,癌症與感冒類似,擁有很多不同的類型並且彼此間的差異很少。
不幸的是,癌症的可怕性遠遠超過感冒,每年有超過700萬人被這種疾病奪去了生命。迄今為止,大量藥物、化學物質、幹細胞、基因改造病毒甚至於砷都被提議用於治癒癌症。但當前的所有努力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7、清潔能源
雖然科學家對化石燃料的很多替代物進行了研究,但在能源供應完全實現可再生之前,人類仍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據統計,人類當前使用的能源中大約有85%來自於化石燃料。發展清潔能源被視為一項重要舉措,原因在於化石燃料的存在維持不了多長時間,同時還會造成環境污染並導致國家關係趨於緊張。
清潔能源很難成為現實的原因在於,過去150年來我們一直依賴石油,關閉這道門的難度可想而知。一些人表示,可產生大量清潔能源的技術已經存在,但一直受到大型石油公司的打壓。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一些歐洲國家已能夠製造數量相當可觀的清潔能源。當前的清潔能源包括風能、太陽能、地熱能、潮汐能、水電、核能以及生物燃料。
8、頭顱移植
一些科學家稱之為整體移植。整體移植具有保全生命的極大潛力,特別是對於全身癱瘓的病人意義極大。這些病人由於多種內臟器官受損,被認為不再有為之進行臟器移植治療的必要,但頭顱完好,假如給他們換一具完好的軀體,他們就能夠生存下去。
在不久的將來,這項怪異的外科手術也許引發巨大爭議。也許有的人想要把自己的大腦移植到新的克隆身體上,讓自己重生。新的人體將繼承“原有頭顱”內的所有知識、記憶和習性,從而達到某種“永生”的目的。
頭部移植已在老鼠、狗以及猴子身上取得有限成功。其面臨的最大問題是,這種移植將引發一系列倫理和道德問題。在技術層面上,在未來50年內,頭顱移植會像今天的腎臟移植一樣成為平常事。
9、永久性月球基地
在太空殖民這一想法首次浮出水面之後,距離地球最近的月球便成為人類的第一個殖民目標。在1969年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之後,建造永久性月球基地的想法突然間變得非常切實可行。但出於種種原因,其中包括經濟和技術上的原因,這項計畫很難付諸實施。
美國宇航局已制定計畫,預計在2024年之前建造一個月球基地。歐洲航天局也計畫在2025年之前建造一個月球基地。此外,日本和印度也均決定在2030年之前建造月球基地。打造月球基地面臨的最大障礙就是資金問題。包括巴茲•奧爾德林在內的很多宇航局內部人士紛紛指責建造月球基地的做法,在他們看來,宇航局應該將更多精力放在其它項目上,例如載人火星任務。
10、DNA計算機
讀者不妨想像一下,如果自己的iPod能夠存儲可播放數千年的高清晰視頻,那將是怎樣一番景象。DNA計算機便可讓類似這樣的設備成為一種可能。眾所周知,DNA是活生物用於存儲遺傳信息的物質。其獨特之處在於能夠在有限空間記憶體儲大量信息。1毫克DNA能夠存儲世界上所有列印資料。
DNA計算當前仍處在嬰兒時期,類似MAYA-II這樣的原型起到的作用也只是展示這種理念。如果DNA計算能夠趨於完美,採用這種技術的計算機所能存儲的信息量將是按照當前標準所無法想像的。
雜誌簡介
《綠色科技》(英文名:JournalofGreenScienceandTechnology)是由湖北省林業廳主管、花木盆景雜誌社主辦、武漢新興綠色科技研究所聯辦的綠色科技類學術期刊,原名《綠色大世界》,2010年變更刊名為《綠色科技》。本刊是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期刊網、萬方數位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龍源國際期刊網、等全文收錄期刊。是全國從事農業、林業、園林、生態、環保、旅遊、自然資源、綠色產業與經濟、綠色建築等行業科研、教學、經營、管理工作者的重要參考刊物和論文發表台。
期刊信息
中文刊名:綠色科技
英文刊名:JournalofGreenScienceandTechnology
主管單位:湖北省林業廳
主辦單位:花木盆景雜誌社
協辦單位:武漢新興綠色科技研究所
周期:月刊
出版地:湖北省武漢市
語種:中文
開本:大16開
ISSN:1674-9944
CN:42-1808/S
發代號38-197
國外發行代號:M1014
歷史沿革:
現用刊名:綠色科技
曾用刊名:湖北林訊;湖北林業;綠色大世界;綠色
創刊時間:2010
期刊級別:省級期刊
通信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民族大道888號錦繡龍城B41-1802綠色科技雜誌社
郵政編碼:43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