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幼學勤奮
張養浩出身於一個富裕的平民家庭,其曾祖以上的事跡已無可考。所可知者就是其祖父張山曾經從戎,其父張郁棄儒從商,所以積攢了一定的資產,為幼年張養浩的就學創造了經濟基礎。後因子貴,追封通議大夫(正三品)、吏部尚書(正三品)、上輕車都尉(正三品)、濟南郡侯(正三品);母親許氏,後追封濟南郡夫人。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寒食節前後,張養浩生於濟南歷城縣一戶富裕人家。根據其後來作品《雙調胡十八》中自述:“從退閒,遇生日,不似今,忒稀奇。正值花明柳媚大寒食,齊歌著壽詞,滿斟著玉杯,願合堂諸貴賓,都一般滿千歲。”判斷其生日大約在寒食節前後。
至元十三年(1276年),外祖父許氏一家從濟南遷徙至江南,7歲的張養浩隨母親送行到城西。在路上撿到別人丟失的財物,失主已經走遠了,養浩又追上去交給失主。
至元十六年(1279年),十歲的張養浩,讀書學習非常,經常晝夜不輟,父母擔心他太過用功累壞身體就制止他,而他白天把書默默地背誦,晚上關上房門點上燈,偷偷讀書。
至元十九年(1282年),母親,外祖父相繼去世,父親又續娶尚氏,為養浩的繼母。
嶄露頭角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十七歲的張養浩游濟南舜祠作《過舜祠》一詩。舜祠,古祠名,相傳舜耕歷山(今濟南千佛山)下,後人為舜立祠。《過舜祠》為張養浩詩文作品中可考第一文。原文:"太古淳風叫不還,荒祠每過為愁顏。蒼生有感歌謠外,黃屋無心揖讓間。一井尚存當日水,九嶷空憶舊時山。能令子孝師千古,瞽叟元來不是頑。"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十九歲的張養浩游濟南白雲樓,作《白雲樓賦》。白雲樓,元代濟南名勝,為張榮所建,原址在今濟南珍珠泉畔。這篇文章寫成後,人們爭相傳抄,文章傳到山東按察使焦遂那裡,他的眼睛為之一亮,破例接見了張養浩,並推薦他做了東平學正。
大都求仕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二十三歲的張養浩遵從父親的意願離開東平,到京城大都求仕。當時的平章政事不忽木看過張養浩的文章後,大為欣賞,便力薦他做了禮部令史。後來又推舉他進了御史台。至元三十年(1293年),張養浩經不忽木推薦為御史台掾吏。有一次,張養浩生病了,不忽木聽說後前去探望他。當他看到這位堂堂的御史台家中竟樸實無華,別無長物。禁不住脫口讚嘆道:“此真台掾也!”
元成宗元貞元年(1295年),朋友王友開突發疾病去世,張養浩為其撰寫了墓志銘。通過這件事,結識了元代著名政治家元明善。
元貞二年(1296年),御史台掾期滿,在家閒居。期間,上書於御史中丞董士選,以求官職。
元貞三年(1297年),張養浩被任命為中書省掾屬。同年2月,改元大德元年。兒子雁奴出生。
大德四年(1300年),雁奴弟強出生。同年恩師不忽木去世。
大德六年(1302年),子雁奴夭亡,暫厝於文明門外廣度寺之南原。作《子雁奴壙銘》。
大德七年(1303年),元明善因故免職出京,寓居淮南。張養浩送別,並作《送元復初序》。
出任堂邑
大德九年(1305年),張養浩由中書省掾,選授堂邑縣尹,作《初拜堂邑縣尹》。在堂邑縣張養浩帶頭搗毀各種濫設祠堂三十餘所,並懲處強盜,保境安民,受到人民的稱頌。大德十年(1306年),張養浩在堂邑縣辛勞任職,期間作《三事忠告》中《牧民忠告》篇。
大德十一年(1307年),在堂邑縣任上,後權理博平縣事。
回京任職
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武宗即位後,封其弟愛育黎拔力八達(後為元仁宗)為皇太子,張養浩被東宮召至司經,未至,又改為太子文學,隨即拜監察御史。作《三事忠告》中《風憲忠告》於御史任上。同年,元明善與張養浩同為太子文學。至大二年(1309),朝廷議設立尚書省。張養浩上書說不支持設立。尚書省設立之後,張養浩又上書說這是變法亂政,將禍害天下。而御史台大臣壓制了這些奏章而裝作沒有收到。後,武宗進行南郊行祭祀大禮,到了時辰他又推說身體不舒服,讓大臣代替,結果,當天颳起大風,凍死了許多人。張養浩說道:“找錯誤的人來替代祭祀,所以上蒼變化氣候以示皇帝。“
至大三年(1310),張養浩在監察御史任上。上一封萬言書,進獻給皇帝,直陳時政“十害”,包括賞賜太多、刑禁太疏、名爵太輕、台綱太弱、土木太盛等,因為“言皆切直”,結果為“當國者不能容”,先是免除了翰林待制,後又編織罪名,將他貶為平民,永不得復用。張養浩深知後果嚴重,遂改換姓名,出走大都。
至大四年(1311),正月武宗駕崩,仁宗即位。鏇即罷尚書省及之前的一系列變法。仁宗愛惜張養浩之才,召其出任中書省右司都事,隨後為翰林待制。同時,元明善亦為翰林待制。
盡職盡責
元仁宗皇慶二年(1313),元明善遷翰林侍講學士,張養浩以翰林直學士代替元明善。在張養浩,元明善等人的積極推動下,皇慶二年11月,朝廷下詔將在皇慶四年(1315年)舉行科舉考試。延佑二年(1315),元朝舉辦了第一次科舉考試,張養浩以禮部侍郎的身份,與元明善、程鉅夫等一起主持。為廣納人才,激勵後學,張養浩建議這次考試不宜過嚴,即使對落榜考生也應給予一定照顧。他的主張得到了朝廷認可,由此網羅了諸如張起岩、許有壬、歐陽玄、黃溍等許多元代名士。恢復科舉開啟了讀書人入仕的大門,登科的士子非常感激,紛紛要登門拜謝,卻被張養浩婉拒,只是告誡他們說:“只要想著怎么用才學報效國家就好了,不必謝我,我也不敢受諸公之謝。”
延佑三年(1316),張養浩以禮部侍郎身份為朝廷征船舶於泉南(泉州)。一路遊歷江浙閩諸地,詩作《游西湖》、《游靈隱寺》、《過錢塘》、《建寧道中》、《興化道中》、《福州》、《泉州》等。
延佑五年(1318),張養浩被擢為陝西行台制書侍御史,後改右司郎中。後張養浩任禮部尚書,主持當年科舉考試,忽都達兒、霍希賢等五十六人及第。
延佑六年(1319),張養浩以禮部尚書的身份,獎掖後學。
延佑七年(1320),張養浩被任命為參議中書省事,作《加封孔子制詞記碑》。仁宗去世,仁宗子碩德八剌即皇帝位,是為元英宗。
閒居故鄉
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年),正月初七,適逢元宵節,皇帝打算在宮禁之內張掛花燈做成鰲山,張養浩就上奏給左丞相拜住。拜住將奏疏藏在袖子裡入宮諫阻,奏疏說:“世祖執政三十多年,每當元宵佳節,民間尚且禁燈;威嚴的宮廷中更應當謹慎。皇帝打算在宮禁之內張掛花燈,我認為玩樂事小,影響很大;快樂得少,憂患很多。我希望(皇上)把崇尚節儉思慮深遠作為準則,把喜好奢侈及時行樂作為警戒。”英宗大怒,看過奏疏之後又高興地說:“不是張希孟不敢這樣說。”於是取消了點燃花燈的計畫。下令賜給張養浩錢財布匹,來表彰他的正直。六月,時任參議中書省事的張養浩突然辭了,理由是父親年邁,需要奉養,遂還鄉。後朝廷召出任禮部尚書,張養浩不拜。十二月二十八日,張養浩父親張郁去世,享年八十歲。其子張強,也在這一年去世。至治二年(1322年),張養浩在家丁憂守孝。二月七日,好友元明善去世,作《挽元復初》。三月己巳,中書省大臣上書:“國學廢弛,請令中書平章政事廉恂、參議中書事張養浩、都事孛術魯翀等官員監督恢復。"張養浩未從之。
至治三年(1323年),張養浩繼續在家丁憂,未終喪,朝廷又以吏部尚書之職召其任職,張養浩以能力不足請辭。清江人諭仁慕名張養浩,前來學習。八月,鐵失與鐵木迭兒之子鎖南、知樞密院事也先帖木兒、大司農失禿兒等十六人發動政變,以阿速衛軍為外應,殺死元英宗和拜住。隨後,迎立晉王也孫鐵木兒(泰定帝)即位。史稱此事件為「南坡之變」。
元泰定帝泰定元年(1324年),朝廷以太子詹事丞,兼經筵說書之職召張養浩赴大都任職。張養浩準備赴任,到通州後又稱病請辭。八月,濟南會波樓圮壞,重修而成,張養浩游之,作《重修會波樓記》。
泰定二年(1325年),朝廷以淮東廉訪使之職召張養浩,張養浩依舊不赴。為友元明善作《元公神道碑銘》,諭仁本學成歸,作《送諭仁本序》以送之。
至治元年(1321年)至天曆二年(1329年),八年間張養浩居故鄉築雲莊(今濟南市天橋區張公墳村),多與士人,文人,故人交往遊玩,收集金石,著作有多部詩文曲賦遊記碑銘等作品。居家八年間,朝廷七召不起。
泰定五年(1328年)七月,泰定帝駕崩,元文宗即位,其後朝廷發生多次政變,政局動盪。九、十月間,元文宗平定元天順帝等人叛亂,改元天曆。
勞卒任上
元文宗,元明宗天曆二年(1329年)正月,陝西大旱,朝廷特拜張養浩為陝西行台中丞。二月,張養浩接到任命後,立即把自己家裡的財產都分給村裡的窮人,便登上車子向陝西進發,碰到飢餓的災民就賑濟,看到餓死的災民就埋葬。途中作《辭聘侍親表》,欲歸鄉贍養老母。三月,路過華山,到西嶽廟去求雨,哭拜在地上都爬不起來。二十九日作《西華岳廟雨文》,三十日,《西華岳廟催雨文》,以向上天求雨。四月一日,下雨後,作《謝雨文》等詩文以言欣喜之情。到陝西做官四個月,從沒有回到家裡住過,一直住在官府,晚上便向上天祈禱,白天就出外救濟災民,沒有絲毫的懈怠。當時一斗米值十三貫錢,百姓拿著鈔票出去買米,鈔票稍有不清或破損就不能用,拿到府庫中去調換,那些奸刁之徒營私舞弊,百姓換十貫只給五貫,而且等了好幾天還是換不到,老百姓處境非常困難。於是張養浩檢查府庫中那些沒有損毀、圖紋可以看得清的鈔票,得到一千八百五十多萬貫,全部在它的背面蓋上印記,又刻十貫和五貫的小額鈔票發給窮人,命令米商憑鈔票上的印記把米賣給他們,到府庫驗明數目便可換取銀兩,於是那些奸商污吏再也不敢營私舞弊。張養浩又率領富人家出賣糧食,為此又向朝廷上奏章請求實行納糧補官的法令。張養浩聽到民間有人為了奉養母親而殺死自己兒子的事,為此大哭了一場,並拿出自己的錢救濟了這戶人家。七月二十七日,張養浩“得疾不起”,病逝於任上,享年60歲。元文宗至順二年(1331年),元朝廷下詔追贈張養浩攄誠宣惠功臣、榮祿大夫、陝西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柱國,追封濱國公,諡文忠。後人尊稱為張文忠公。
主要成就
政治方面
推動恢復科舉
元仁宗皇慶二年(1313年)在在張養浩、元明善等人的積極推動下,元朝廷於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農曆三月七日,在京城大都皇宮舉行殿試(廷試),這是元朝開國以來舉辦了第一次科舉考試。張養浩、元明善等人亦主考主持本次考試,最終錄取護都答兒、張起岩等五十六人為進士。
延佑五年(1318年),張養浩再次主持當年科舉考試,忽都達兒、霍希賢等五十六人及第。
關中賑災
天曆二年(1329年)朝廷以“關中大旱,饑民相食”,召其為陝西行台中丞前往賑災時,他卻不顧高齡體弱,隨即“散其家之所有”登車就道,星夜奔赴任所。“無多慚,此心非為官。”(《西番經》)使他赴召的不是官爵,而是災情嚴重激發起他為民承重的精神。赴官途中經洛陽、澠池、潼關,直達長安。一路行來,目睹災民慘狀,感歷代興廢,寫了數首懷古曲,意緒蒼涼,流露出對本朝前景暗淡的哀嘆,和對人民苦難的深切同情。到任之後,“凡所以力民者,無所不用其至”(危素《張文忠公年譜序》)。在陝西做官四個月,從來沒有回到自己家裡住過,一直住在官府,晚上便向上天祈禱,白天就出外救濟災民,一天到晚沒有絲毫的懈怠,終因勞累過度卒於任上。訊息傳開,“關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元史》本傳)。
編寫《三事忠告》
張養浩遵循儒家學說,始終言行一致。《為政忠告》代表了他一生主張為官清廉的主導思想。《為政忠告》又名《三事忠告》,其中《牧民忠告》作於當地方官員時,《風憲忠告》作於當監察官員時,《廟堂忠告》作於當中央官員時。三事忠告,就是對地方官員、監察官員、中央官員的真誠勸告。《為政忠告》(《三事忠告》)是元代吏道專著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研究當時的政治思想、上下政務以及社會風氣都有重要參考價值,對於後世的封建統治觀念亦有相當影響。
以《牧民忠告》為例,分述拜命、上任、聽訟、御下、宣化、慎獄、救荒、事長、受代、閒居之要義,“采比古人嘉言善行,自正心修身,以至事上惠下,除奸決疑,恤隱治賦,凡可為郡縣楷式者,無不曲盡其宜,且簡而易行,約而易守,名之曰《牧民忠告》”(林泉生《<風憲忠告>序》)。 在“事長”篇中,張養浩提出六條準則,即各守涯分、寧人負我、處患難、分謗、以禮下人、不可以律己之律律人。論述言簡意賅,如“不可以律己之律律人”指出,“同官有過,不至害政,宜為包容。大抵律己當嚴,待人當恕,必欲人人同己,天下必無是理也。”寥寥數語,盡得要領。無怪乎當時很多地方官吏“家藏一書,遵而行之”。這部著作雖非巨製,但對今天的領導者亦頗有啟迪作用。
文學方面
散曲大家
張養浩是元代散曲的代表作家之一,散曲創作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不朽地位。他的散曲結集為《雲莊閒居自適小樂府》,簡稱《雲莊樂府》,共收錄他的散曲作品一百五十多首。另有多首題為“張雲莊作”的艷曲,收在其他選本中。
內容決定形式。張養浩寬廣的藝術視野、豐富的創作題材決定了他的作品不可能以婉約、纏綿為主。張養浩從學習前期豪放派散曲作品入手,因此也被視為元散曲豪放派的代表作家。特別是他的代表作《山坡羊·潼關懷古》,氣勢恢弘,感情沉鬱,寓意深遠,大大提高了散曲的表現力,堪稱元曲中的一流佳作。作者在大部分散曲中表現的勤政愛民兼善天下的人道精神,全身遠害寄傲林泉的避世思想,觀照歷史針砭現實的批判意識,使得他的作品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從不同的側面體現了張養浩美善兼具的人格情操和拯物濟世的高尚襟懷。
張養浩從51歲賦閒故里,前後八年多時間。這期間,他“視榮華如風花之過目,鳥聲之悅耳。以六合為家,四時為友,寄傲林泉,縱情詩酒”,寫出了不少“接於目而得於心”的優美動人的詩文和散曲,《歸田類稿》即是其閒居在家時的代表作品集。
詩文名家
張養浩不僅以散曲知名,他的詩歌成就也很高,能夠與“元詩四大家”相媲美,並且內容充實,題材廣泛,在詠史紀游、反映現實政治、民生疾苦方面,都有上乘之作。而且語言優美成熟,特別善於寫景抒情,具有很強的表現力。
其散文也風貌獨特,體裁繁多。在他長期的政治生涯中,他結合實際寫的很多政論文大都有感而發,論述精闢,條理清晰,不但在當時起到積極的作用,對我們今天的政治、經濟、生活各方面也能起到積極的借鑑作用。
張養浩的詩文,晚年編定為《歸田類稿》四十卷,今存二十四卷,收錄於《四庫全書》中。他的政論集名《三事忠告》,包括《牧民忠告》、《風憲忠告》、《廟堂忠告》。他還曾有一部詞集《江湖長短句》,可惜今已散佚。
個人作品
政論文 | 《牧民忠告》 | 《風憲忠告》 | 《廟堂忠告》 |
散曲集 | 《雲莊休居自適小樂府》 | 《歸田類稿》 | |
山坡羊潼關懷古 | 未央懷古 | 鹹陽懷古 | |
驪山懷古(二首) | 沔池懷古(二首) | 洛陽懷古 | |
北邙山懷古 | |||
雙調 | 沽美酒兼太平令 | 胡十八 | 慶東原 |
慶宣和 | 雁兒落兼得勝令 | 雁兒落兼清江引 | |
殿前歡 對菊自嘆 | 清江引 詠秋日海棠 | 水仙子 | |
得勝令 四月一日喜雨 | 落梅引 |
人物評價
政治方面
蘇天爵在《七聘堂記》中贊張養浩:“執法牧民為賢令,入館閣則曰名流,司台諫則稱骨鯁,歷省台則號能臣,是誠一代之偉人歟!”李士瞻贊其:“稟天地正大之氣,學聖賢正大之學,蘊之而為道義,發之而為文章,推之而為政事、功業,無一而非正大之寓也。
危素《張文忠公年譜序》:"觀公之去就大節,從容得宜,非所謂有志之君子者耶?使公得君而行乎國政,所至又可量耶?"
明代進士鄭瑛稱讚:"其(指張養浩)為國為民,憂勤惕勵之心,藹然溢於文章政事之間。"
文學方面
朱權在《太和正音譜》中曾稱讚張養浩曲風:“如玉樹臨風”軼事典故
治理堂邑
元成宗大德九年(1305年),張養浩被任命為堂邑縣尹。堂邑位於今山東聊城西北,當時天災人禍多,社會秩序很混亂。張養浩到任後,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整頓。當時的縣衙有“官舍不利”的說法,即住在裡面的人會遇災禍。張養浩不信邪,安然入住。就任後,他首毀淫祠,把官紳欺騙鄉民、用以斂財的淫祠一下子毀掉了三十餘所;然後懲惡霸,將地方上為非作歹的惡人繩之以法。據史料記載,當地有一暴徒名叫李虎,拉幫結夥,危害一方,前任縣尹也不敢動他。張養浩上任後,將他們一網打盡,百姓稱頌。他還把被誣為“盜賊”的饑民釋放回家,解除了不合理的“朔望參”制度———即被釋放的犯人須每月初一、十五去縣衙前點名聽取教誨。這一措施也深受百姓歡迎。被釋放的犯人更是感激涕零,都用辛勤勞動、自食其力來報答他的信任。於是三年之間,縣內自治。期間,張養浩還以自己的從政經驗寫成《牧民忠告》一書,提出了縣官應“省己”、“勸農”、“戒貪”等要求。堂邑百姓感恩戴德,為他立碑頌德。提攜人才
張起岩(1285—1354年),元朝首屆科舉狀元。延祐二年(1315年),張起岩參加科舉考試。這屆科舉考試張養浩主持科舉考試,堅持舉人唯賢,錄用了張起岩等大批人才。張起岩等士子非常感激,要登門拜謝,卻被張養浩婉拒,張養浩給他們一張字條要求他們只要“想著如何讓用才學報效國家就好了,不必謝我,我也不敢受諸公之謝。”之後,張起岩作為張養浩的學生,助手和同鄉,一直在官場中受到張養浩的關懷與提攜。七聘堂
在濟南市的老城區里,有一條叫做縣西巷,西巷中的“縣”,指的不是縣一級的行政區劃,而是指古時的歷城縣署,也就是歷城縣衙。因這條街所處位置特殊,歷代有許多官吏都在這裡建造府邸。其中,元代著名文學家張養浩的“七聘堂”就曾建在這條街上。張養浩曾做過監察御史,他為官清正,屢抨時政,為當時的權貴所不容。辭官歸隱後,他在大明湖邊建造了一所住宅。白天與三五好友泛舟湖上,飲酒賦詩唱曲,夜裡則秉燭思讀,過著神仙般的悠閒生活。後來,朝廷因吝惜他的才學,曾七次下詔徵用,前六次他都不為所動。第七次時,因當時發生災害,張養浩才為救災重返仕途。為百姓服務,最終累死在救災崗位上。朝廷也追封他為濱國公,諡文忠,令他的次子張引襲其官,扶柩歸葬家鄉,還建了祠堂,初名“張公祠”,為紀念他曾七聘而後起,後改名為“七聘堂”。
後世紀念
濟南市天橋區清河北路東,北園路高架橋西側下面,柳雲小區附近。有一處清靜場合。那就是元代詩人張養浩的墓,墓園門口牌坊上書有“水月松風”四個大字,園內有麟石一塊,石碑數尊,松柏青翠,雜樹林立,野草茁茁。深處有一直徑10米左右的圓形土墳,即是張養浩的安息之所。後世影響
張養浩遵循儒家學說,始終言行一致。《為政忠告》代表了他一生主張為官清廉的主導思想。《為政忠告》又名《三事忠告》,其中《牧民忠告》作於當地方官員時,《風憲忠告》作於當監察官員時,《廟堂忠告》作於當中央官員時。三事忠告,就是對地方官員、監察官員、中央官員的真誠勸告。《為政忠告》是元代吏道專著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研究當時的政治思想、上下政務以及社會風氣都有重要參考價值,對於後世的封建統治觀念亦有相當影響。以《牧民忠告》為例,分述拜命、上任、聽訟、御下、宣化、慎獄、救荒、事長、受代、閒居之要義,“采比古人嘉言善行,自正心修身,以至事上惠下,除奸決疑,恤隱治賦,凡可為郡縣楷式者,無不曲盡其宜,且簡而易行,約而易守,名之曰《牧民忠告》”(林泉生《(風憲忠告>序》。在“事長”篇中,張養浩提出六條準則,即各守涯分、寧人負我、處患難、分謗、以禮下人、不可以律己之律律人。論述言簡意賅,如“不可以律己之律律人”指出,“同官有過,不至害政,宜為包容。大抵律己當嚴,待人當恕,必欲人人同己,天下必無是理也。”寥寥數語,盡得要領。無怪乎當時很多地方官吏“家藏一書,遵而行之”。這部著作雖非巨製,但對今天的領導者亦頗有啟迪作用。
家世
據張養浩《壽子》詩,可知他自認為是少昊青陽氏第5子揮和歷代張氏名人之後。但至他曾祖前情況、曾祖名諱,均不知。曾祖,曾授從五品武散官武略將軍,任陽邱燕鎮(即今相公莊)監灑,生4子:長子早死,次子無後,三子萬,四子山。伯祖張萬,住本庄,享年93歲,妻郭氏,生6子:澤、彬、德正、德林、秀、敏。祖父張山,遷歷城,享年91歲,因孫貴,贈安遠大將軍(從三品)、益都路淄萊萬戶府中萬戶(從三品)、輕車都尉(從三品),追封濟南郡侯(從三品)。妻苗氏、楊氏,追封濟南郡夫人。苗氏生2子:興、郁。大伯父張澤,張萬長子,曾在四川任庫管。伯父張興,張山長子,早年失落兵亂間,30年後從泰安歸來,享年71歲,葬泰安梁氏村。父張郁,字威卿,1242年(元乃馬真後元年)生。16歲即擔起家庭重擔。曾行商於江淮之間。1321年(元英宗至治元年)農曆十二月二十八日卒,終年80歲。因子貴,封通議大夫(正三品)、史部尚書(正三品)、上輕車都尉(正三品)、濟南郡侯(正三品)(元代“郡侯”爵有正三品和從三品兩等。)。妻許氏,追封濟南郡夫人。繼妻尚氏,封濟南郡太夫人。生3子:英、塞、養浩。長兄張英、次兄張塞,早卒。生2子:居、安。養浩生2子:強、引。金元兩代的詞作者
詞是古代一種文體,但是只興盛於宋代,詞的最初特點是以詩文配上曲調,可以演唱。宋之後的金元兩朝代,都有哪些詞作呢。本任務就來細說金元兩代的詞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