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布魯斯

比布魯斯

比布魯斯:是黎巴嫩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它從新石器時代就開始有人居住,和數千年來地中海地區的傳奇和歷史緊密聯繫在一起。

比布魯斯比布魯斯遺址
比布魯斯是黎巴嫩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它從新石器時代就開始有人居住,和數千年來地中海地區的傳奇和歷史緊密聯繫在一起。同時比布魯斯也和腓尼基字母表的發展傳播息息相關。位於黎巴嫩濱海地區古代腓尼基的海港比布魯斯(《聖經》中的蓋巴勒),乃是世界上至今一直有人居住的最古老的城市,其歷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第一批漁民群體在那兒定居的時代。古時候,比布魯斯與東方及地中海各大帝國均有過密切的聯繫,並且是重要的古文化中心之一,而今,黎巴嫩的朱拜勒就坐落在比布魯斯的這一遺址上。

基本資料

比布魯斯比布魯斯城
中文名稱:比布魯斯

英文名稱:Byblos

國家:黎巴嫩

所屬洲:亞洲

批准時間:1984

批准標準:1984年根據文化遺產評選標準C(III)(IV)(VI)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比布魯斯是黎巴嫩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它從新石器時代就開始有人居住,和數千年來地中海地區的傳奇和歷史緊密聯繫在一起。同時比布魯斯也和腓尼基字母表的發展傳播息息相關。

西亞腓尼基古城。遺址在今黎巴嫩的貝魯特以北40千米處的朱拜勒。聖經時代此地名為傑貝勒。比布魯斯是希臘語,意為書,因埃及紙草經此地傳入愛琴海地區而得名。從1921年起在這裡進行了發掘。一些學者認為比布魯斯很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且有連續居址的城市。暴力摧毀了黎巴嫩,但朱拜勒舊時露天市場的狹窄街道卻幾乎原封未動,沒遭到破壞。就如同瀏覽一部記載著數千年往事的書稿那樣,遊客們在那裡可以徜徉於對這一寧靜的海港城市的回憶之中。據認為,是古時的海神雅姆給了它一個天然良港,使之遐邇聞名,數百年好運不絕。

地理概述

比布魯斯比布魯斯地理
比布魯斯坐落在地中海沿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居民點之一,位於黎巴嫩首都貝魯特以北約40公里。198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比布魯斯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公元前3000年,比布魯斯成為地中海東岸木材貿易最重要的港口。公元前2800年,此布魯斯的黃金時代來臨了,迦南人在此建都,在城市四周修築了防禦城牆,並興建了城市的排水系統,比布魯斯成為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兩大文明的交匯點與貿易中心。

這個名字就來源於當年其與希臘和埃及之間的大宗紙草貿易:埃及的紙草通過比布魯斯運到希臘,而希臘語中的比布魯斯與紙草同音。古代埃及人視比布魯斯為上帝的海岸。此布魯斯的記憶連線著黎巴嫩整條海岸線。埃及人、亞述人、巴比倫人、波斯人都曾經占領過此地。公元前332年亞歷山大大帝來到此地,開始了其希臘化統治。亞歷山大大帝與埃及法老之間的戰爭曾給這裡帶來不小的麻煩,當時大量密集的建築覆蓋了比布魯斯地區。在公元前63年,隨著龐貝軍團到來,比布魯斯歸入羅馬統治。此後城市規劃戲劇性的改變了。儘管不斷改朝換代,此布魯斯還是經歷著相對的經濟繁榮,它是東方各國主要的宗教中心之一。

公元前636年此布魯斯被穆斯林占領,這標誌著倭馬亞王朝時期的開端,穆斯林的統治似乎一直持續到1098年,但是人們幾乎找不到線索來考證。比布魯斯變成了波斯帝國的殖民地,被劃歸大馬士革省內,其與歐洲之間的貿易往來明顯的縮減,在商業與貿易上的重要性減退,從此比布魯斯衰敗了。十字軍時代又重新給比布魯斯帶來了財富和貿易。隨後到來的是一個遲緩而漫長的時期,一直持續到黎巴嫩共和國的建立,比布魯斯城才恢復了生機,受到考古學家和古文字學家的重視和青睞。比布魯斯現存大量歷史遺址,如舊石器時代人類居住的洞穴、新石器時代人類居住遺址和墓地、巴拉特女神廟、腓尼即國王墓、十字王城堡等等,從舊石器時代到羅馬時代應有盡有。在比布魯斯遺址上發現的墓葬禮石碑上刻有迄今看到的最早的拼音文字

重要建築

比布魯斯比布魯斯
從公元前5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此處即有人居住。到青銅時代之初(約前3000),這裡開始向城市過渡,出現護城的堡壘、街道、神廟和稠密的房屋。此後受到埃及文化的強烈影響,湧入埃及的各種產品並成為埃及在地中海東岸獲取木材的重要港口。青銅時代晚期,腓尼基人發明了文字,便刻有已知最早的腓尼基銘文埃赫倫石棺。約公元前1000年後,比布魯斯城的地位逐漸為西頓和推羅取代。以後該城先後附屬於亞述和波斯。公元前332年,城市被亞歷山大占領後迅速希臘化。在羅馬時代,它依然保持繁榮,並興建了羅馬式的露天劇院、浴場和神殿。
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勢力到達比布魯斯城,城市衰落。1103年,十字軍占領該城,並建立城堡。1189年,又為埃及阿尤布王朝薩拉丁王所攻占。

雄偉的十字軍城堡
遊覽這一中世紀城鎮,是比布魯斯昔日游的第一步。當年曾是季比萊特(十字軍對比布魯斯的稱謂)大教堂的那座12世紀羅馬式施洗者聖約翰教堂中典雅的洗禮堂的裝飾在提醒著人們,該城一度曾在熱那亞人的統治之下。不遠處,巨大拱座支撐的一座小型正教教堂,則可以追溯到拜占廷時代

壯麗的十字軍城堡坐落在埃及法蒂瑪王朝建於9世紀的一座建築物的遺址上,高聳的主體俯視著全城。建城堡用的石塊取自腓尼基和羅馬的紀念性建築物。這座始建於12世紀,在隨後的數百年間不斷修葺改建過的堡壘,有多個巨大的拱形大廳。對於這一由幾個古城鎮交錯、疊置而成的古代城市正在進行考古發掘,從城堡主樓的制高點極目遠眺,占地遼闊的發掘點盡收眼底。

首批地中海城市之一
遺址占地十餘公頃。法國作家暨歷史學家歐風斯特·勒南曾於1860年間對之進行了第一次發掘,不過,揭開這一城市數千年歷史面紗的,則是法國考古學家皮埃爾·蒙泰於1920至1924年間悉心從事並由其接班人莫里斯·迪南繼續完成的事業。

除了其時代可追溯到7千紀至5千紀以前的帶有海貝殼印模裝飾的陶瓶外,迪南還發現了埋在紅銅時代住所里的巨大的骨灰瓮和儲存穀物、食品的罈罈罐罐,以及武器和珠寶。最早的住所只是草棚;直到4千紀結束時才開始出現建有石牆的住宅。第一份名實相符的城市規劃布局--有多層住宅、排水系統和城牆--顯示出了美索不達米亞埃及的影響。由市中心開始,一條狹窄的街道曲曲彎彎穿城而過;由此街道又延伸出一條條小巷,蜿蜒曲折於一幢幢住宅之間。一段26米長的城牆殘留至今。城牆別出心裁地由一截截四米見方的墩柱作內牆面支撐。只是在朝陸地的一面把城市圍住。至於朝向大海的一面,比布魯斯賴以為基礎的岩崖已為之提供了一道天然屏障。

藝術特色

比布魯斯比布魯斯方尖聖碑
比布魯斯的黃金時期在3千紀,跟它與埃及的特殊關係是分不開的。在為數眾多的神廟裡供奉著與埃及一樣的神靈。法老們派人去黎巴嫩購買造船用的木米和製作木乃伊用的充脂村。在供奉巴拉特女神的大神廟(在羅馬時代之前曾重塑整修過)里發現有刻著法老名字的花瓶。這表明比布魯斯女神(腓尼基女神阿斯塔特,即被腓尼基人傳說認為發現了比布魯斯的主神厄勒的副手)也為埃及君王們所敬重,數百年間一直是那兒崇拜的偶像。

毀於公元前2150年一場大火的另一外神廟--這裡供奉的是一位男性神祗--的遺址,以及大宅門,即一處豪華大別墅的遺址,都表明該城當年的繁華程度。不過迪南的主要發現是方尖碑神廟(始建於公元前2千紀初)及其院落中那非凡的立石群。這些小小的方尖碑(高0.5米至2米)象徵著一群虔誠信徒圍繞在他們的神的周圍,而這位神明本身也用一座安放在座基上的方尖碑來表示。帶孔的青銅斧、金斧、銀斧;帶壓花金鞘的短劍;貼金箔的青銅像,以及從這座神廟中發掘出來的其他精美祭品,都顯示了當地工藝匠師們高雅的藝術情趣。

比布魯斯是個龐大的商貿和藝術交流的中心。其交往買賣的對象,往東是美索不達米亞,往南是埃及,往北是西臺入王國,往西越過大海則是燦爛的克里特文明。在波斯人統治下,比布魯斯成了波斯帝國在東地中海防禦體系中的一個戰略據點。在被亞歷山大大帝征服之後,比布魯斯作為阿多尼斯--腓尼基神明,爾後成為希臘神話中的諸神的崇拜中心,曾有過一段影響輝煌的時期。在羅馬時代,該地到處都有神廟和公共建築。在建於三世紀的一座劇院中,發掘出一處精美的拼花地面。

文明搖籃

比布魯斯比布魯斯石刻
腓尼基人的領地富饒而過於狹小,因而他們到處尋找發跡的機會。腓尼基人是出色的航海家和精明的商人。在《聖經》中,他們被描述為天才的木匠和象牙雕刻師,他們為所羅鬥神廟雕刻樑柱,用黃金和象外長把神廟裝飾一新。

倖存至今的最早的藝術品是一些在巴拉特女神廟遺址上發現的供品,其幾何圖形的獨特新奇無可否認。那線條極具裝飾風格的獸形花瓶上描繪的動物的動態和富有特色的姿勢引人注目。如果說這種線條裝飾風格有時顯得粗糙,那也總是帶著腓尼基藝術那種虎虎有生氣的特色。誠如法國考古學家安德烈·帕羅所言,腓尼基藝術是命定要成為鄰近各文明業已達到的一切最精美、最高超的東西的典雅與和諧的綜合的。

為滿足商人們迅速訂立契約,簽發貨物清單的需要,比布魯斯的繕寫員們(比布魯斯與希臘語紙莎草紙一詞同音,紙莎草紙產於埃及,通過比布魯斯商人而傳入希臘)發明了一份只有22個字母簡易字母表及其書寫規則。希臘人和羅馬人襲用了這份字母表,並把它傳播到了東西方各國,這就是所有西方字母表的直系祖先。

有鑒於比布魯斯曾在如此漫長的歲月中充當過各文明的匯合點,1960年代曾有人起意要在該地創設一處國際中心,以促進各不同宗教信仰和不同文化間的對話。1974年,教科文組織對該黎巴嫩項目給予了支持,把它列入了教科文組織哲學處的計畫中,名之為“比布魯斯國際人文學科與發展中心”。中心的目的是“研究當代人、當代人與自然、與社會的關係,以及發展從其所有不同方面提出的問題”。

在16年連綿的戰火毀壞了黎巴嫩之後,1992年2月在教科文組織總部召開了一次國際研討會,舊話重提該中心的創設問題,一位與會者指出,儘管衝突曠日持久,黎巴嫩依然還是一塊共生共存、雙方承認、彼此對話的土地,尤其是在比布魯斯,在通行無阻的寬容氣氛下,不同的宗教社區繼續和平共處。作為古代各大文明的藝術的傑出綜合體的所在地,作為現代文字交流原理的誕生地,比布魯斯能夠再次成為撞擊、交流和創造的一個匯中心。

發展歷史

比布魯斯比布魯斯
公元前5000年,在海角西部出現第一個人類定居定。

公元前3200年,壘石建房。

公元前3000-2800年,出現早期城市結構。整個海角均有人居住,築防禦城牆,建排水系統。比布魯斯成為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兩大文明的交匯點與貿易中心。

公元前約2150年,亞摩利人放火焚毀比布魯斯。

公元前約1950年:重建城市、神廟和防禦城牆,恢復與埃及的聯繫。貿易活動擴展到遠離家鄉的高加索和克里特島等地。

公元前1725年:喜克索人入侵埃及,比布魯斯的發展中斷。

公元前1580年:埃及趕走喜克索人,把腓尼基變為自己的領地,從而保護了腓尼基文明免遭米坦尼人以及後來的西臺人的侵害。比布魯斯的貿易活動又重新開始,並由於字母系統的發明而興旺發達起來。

公元前1200年:埃及勢力衰竭,該地區受到海上民族的威脅,提爾凌駕於其他所有腓尼基城邦之上。

公元前725年:亞述人統治。

公元前612年,巴比倫人統治。

公元前539年,波斯人統治。

公元前332年:希臘化統治。

公元前63年:羅馬人統治。

儘管不斷改朝換代,比布魯斯還是經歷著相對的經濟繁榮,首先,它是東方各國主要的宗教中心之一(尤其是由於阿多尼斯崇拜)。它的各處聖所被認為有一種特殊的氛圍,它的宗教節日也吸引著眾多的善男信女。

638年:在被穆斯林征服時期,比布魯斯的重要性減退。

1104年:十字軍雷蒙·德·聖吉爾攻占城市。1109年,該城在劃為季比萊特區之後,由熱那亞安布里亞科家族掌管。十字軍時代又重新給比布魯斯帶來了財富和貿易。

1187年:薩拉丁一世再度占領比布魯斯,拆毀十字軍城堡,夷平防禦城牆。

1199年:法蘭克人再度占領該城。

1266年:比布魯斯不再在歷史上起主導作用,而成為一個寧靜的漁港至今。

1960年:黎巴嫩簽暑《海牙公絕》(《關於發生武裝衝突時保護文化財產的公約》)

1984年:比布魯斯與安賈爾、巴勒貝克、提爾一起被列入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

1993年:申請將黎巴嫩世界遺產遺址列入《海牙公約》的“國際文化財產特別保護清單”》。

文化改革

比布魯斯比布魯斯字母
比布魯斯(今黎巴嫩朱拜勒)地方發現的古代字母。這是公元前11世紀刻在國王阿希拉姆墓碑上的文字。1923年發現,已經解讀,有22個字母,表示輔音,帶有不寫出和不固定的元音,自右而左書寫。這是迄今為止已經解讀的最古字母。在這以前,1868年在死海東岸帝朋地方發現麻阿比國王美沙的記功碑,是公元前9世紀的遺物。也已經解讀,字母形制跟阿希拉姆碑相同,只有微小的差別。在比布魯斯字母發現以前,一直認為麻阿比字母是已經解讀的最古字母。比布魯斯是古代腓尼基的海口商埠。以黎巴嫩為中心,包括敘利亞和以色列等四周地方,古稱迦南,後稱腓尼基。腓尼基大致在公元前15世紀就套用字母。比布魯斯字母是現存最古的腓尼基字母。後來腓尼基人把字母傳播到地中海沿岸各地。再傳而成為近代西方各種字母。“比布魯斯”(Byblos)是英文“聖經”(Bible)一詞的語源。Bible原義為“書本”。

西亞腓尼基古城。遺址在今黎巴嫩的貝魯特以北40千米處的朱拜勒。聖經時代此地名為傑貝勒。比布魯斯是希臘語,意為書,因埃及紙草經此地傳入愛琴海地區而得名。從1921年起在這裡進行了發掘。一些學者認為比布魯斯很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且有連續居址的城市公元前5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此處即有人居住。到青銅時代之初(約前3000),這裡開始向城市過渡,出現護城的堡壘、街道、神廟和稠密的房屋。此後受到埃及文化的強烈影響,湧入埃及的各種產品並成為埃及在地中海東岸獲取木材的重要港口。

青銅時代晚期,腓尼基人發明了文字,便刻有已知最早的腓尼基銘文埃赫倫石棺。約公元前1000年後,比布魯斯城的地位逐漸為西頓和推羅取代。以後該城先後附屬於亞述和波斯。公元前332年,城市被亞歷山大占領後迅速希臘化。在羅馬時代,它依然保持繁榮,並興建了羅馬式的露天劇院、浴場和神殿。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勢力到達比布魯斯城,城市衰落。1103年,十字軍占領該城,並建立城堡。1189年,又為埃及阿尤布王朝薩拉丁王所攻占。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