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介
位於巴西北部亞馬孫河河口,北為亞馬孫河主流,南為帕拉河。長295公里,寬約200公里,面積4.8萬平方公里。人煙稀少。赤道氣候,降水豐沛。西部低洼,每年雨季,半個島嶼被洪水淹沒。多沼澤和熱帶森林;東部較高,以熱帶稀樹草原為主。居民多從事養牛業。索雷為該島大西洋岸的現代化城鎮,有海濱浴場,與貝倫有渡輪來往。在1918年至1919年的西班牙流感爆發期間,馬拉若島是主要住人的地區中唯一沒有發現該病案例的地方。
氣候特點

看到水牛卓有成效的工作成果,當地的警方於是想到開始訓練水牛,讓它們在街道上巡邏,充當臨時警力。受到了這些點子的啟迪,巴西軍方也開始考慮,讓水牛把一些軍用物資運送到車輛無法進入的山區。憨厚的水牛頓時成了當地的寶貝,現在馬拉若島甚至還準備把這些大傢伙出口到鄰近的委內瑞拉。
陶器藝術

馬拉若島陶器藝術的美學價值,主要在於造型、色彩以及雕刻裝飾。容器的邊緣下常飾以小雕像,如小型女像柱。凸形的人像或動物像從器物旁邊伸出來。最吸引人的裝飾是表面挖空的容器,它們是在燒制前或燒制後挖空的,這樣留下的部分就成了浮雕,雕空的地方常填以白色的陶土,與凸出的部分形成對比。有的容器是在刻下的地方留出陶土的原色,整個容器塗以紅色。還有的在黑褐色或黑色底子上用白釉畫圖案,叫做凹畫法。以上裝飾以複雜多樣而引人入勝,但其實是由少數基本圖案變化、交織而成的,如卷紋、曲線、成排的錐形、手和十字形、各種人面紋等。
物種特點

馬拉若島的熱帶雨林大半位於巴西,面積約為印度的兩倍,海拔不超過二百公尺。這裡雨量充沛,加上安第斯山脈冰雪消融帶來大量流水,每年有大部分時間為洪水淹沒。有一片名叫瓦西亞的森林,面積大如冰島,每年有數月水深九米。還有一個稱為伊伽普斯的地區,大部分時間淹沒在水裡。雨林內幾乎全年悶熱潮濕,日間氣溫約攝氏三十三度,夜間氣溫約攝氏二十三度。
馬拉若島最以其為世界淡水觀賞魚主要產地而聞名。其豐富綺麗的淡水熱帶觀賞魚一直牽動全世界觀賞魚愛好者和生物學家的心。
馬拉若島河水中生活著凱門鱷、淡水龜,以及水棲哺乳類動物如海牛、淡水海豚等。陸地生活著美洲虎、細腰貓、西(貊)、貘、水豚、犰狳等。另有二千五百種魚,以及一千六百多種鳥。亞馬遜森蚺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蛇,最長可達十公尺,重達二百二十五公斤以上,粗如成年男子的軀幹;但一般森蚺長度在五公尺半以下。森蚺生性喜水,通常棲息在泥岸或者淺水中,捕食水鳥、龜、水豚、貘等,有時甚至吞吃長達兩公尺半的凱門鱷。森蚺會把凱門鱷緊緊纏繞,直到它窒息死亡,然後整條吞下去,此後幾個星期,不用進食。儘管成年森蚺是極可怕的獵食動物,但是幼蚺出生時,長不過七百六十公厘。幼蚺是卵胎生的,有時一胎達七十條左右。許多幼蚺被凱門鱷吃掉。倖存的長大後,反過來吃凱門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