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QE2是最近的熱門辭彙。
2011年6月底前,美聯儲將購買60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這就是QE2,即所謂美聯儲的第二次量化寬鬆政策。QE2的目的是通過大量購買美國國債,壓低長期利率,藉此提振美國經濟,特別是避免通貨緊縮,並降低高達9.6%的失業率。問題是量化寬鬆所帶來的貨幣會不會流入美國的實體經濟恢復中去還是未知數。現在,立竿見影的效果是,美元隨QE2走貶,美元指數已接近2009年11月的低位。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升,股指上揚。
對QE2反應最靈敏的是資本市場。流動性的膨脹必然會使資產價格上漲,資產泡沫也會吹大。
美國QE2增加了我國巨觀經濟調控的難度。我國同樣面臨著貨幣過多的難題。截至2010年9月,M2存量與2009年GDP的比值為2:1。預計到今年年底,M2仍可能等於年度GDP的兩倍。我國的貨幣超發很大原因來自外匯占款。在美國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施行後,可能會有更多資金流入我國套利,引發更多“被動貨幣超發”。在通脹預期下,緊縮的貨幣政策,如加息,可能會引來更多的貨幣,從而使得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美國QE2增加了我國控制物價上漲的難度。當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高企時,企業生產成本增加,必然從供應方面提升價格。而國內的貨幣政策只能從防止需求過熱方面控制物價上升。如此一來,通過貨幣政策收緊來控制物價上漲就不是對症下藥。
美國QE2也增加了人民幣升值壓力。現在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已經改變了盯住美元的做法。美元貶值的實際效果就是人民幣升值,這將使我國的出口產業又一次面臨挑戰。如果我們的出口產業結構調整不能及時跟上外貿環境的變化,必然會經歷一番陣痛,進而影響我國的經濟成長。
應當看到,流動性膨脹使資產價格上漲也是好事,資產價格上漲有助於部分吸收過多的流動性,有利於控制通脹,也使資本市場得到發展。當然,也不可玩過頭,這就需要建立起防範資產泡沫危害的制度體系和監管體系。
投資者都在等待之中,有一些交易員甚至有點不耐煩了,因為平靜的市場中很難賺大錢。
11月1日,星期一,一位華爾街交易員說,“這兩天的市場都沒什麼好說的,等大選,結果已經知道了;接下來就是等美聯儲,放兩天假吧。”
交易員們一放鬆,市場顯得格外淡靜。但在這短暫的平靜之後,美國甚至全球金融市場或都將迎來一個新的時代。
星期二,美國國會將舉行中期選舉,只不過最近人們談論的不是誰將贏得中選,而是共和黨贏得中選後美國的內政外交會出現什麼變化,一些媒體甚至直接打出“歐巴馬或已放棄中期選舉”的標題。
隨後一天,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將公布最新的貨幣政策決議,市場預期美聯儲會推出至少數千億美元的資產購買計畫,即量化寬鬆(QE)的貨幣政策,業界簡稱為QE2。在2008-2009年的第一輪QE中,美聯儲一共收購了1.725萬億美元資產。
按照“債券之王”、PIMCO首席投資官比爾·格羅斯(BillGross)的說法,不僅是投資者,全美國民眾都應該意識到,與星期二相比,星期三更為重要,因為美聯儲的這次會議將是“決定美國未來繁榮與否的重要轉折點”。
其實不僅僅是美國,全球的政策制定者都已經盯緊著QE2。比如日本央行上周將其貨幣政策會議時間提前11天,這樣在美聯儲公布具體的QE2政策後幾個小時,他們將可以開始商量,日本應該如何應對QE2。
QE2規模最受關注
目前投資者對於QE2關注的焦點是,其規模到底有多大。投資者好奇美聯儲怎么想,但美聯儲也好奇市場怎么想。上個月,紐約美聯儲向華爾街18家國債交易商發放問卷,調查他們估計QE2未來6個月將購買多少資產,對十年期美國國債名義和真實利率有多大影響,以及認為美聯儲多久會重估一次QE2的影響。
在這張調查問卷上,美聯儲一共給了他們四個選項:0,2500億美元,5000億美元,1萬億美元。
美國銀行美林策略師HarleyBassman對於自己收到這份問卷感到有些吃驚,他認為美聯儲沒有做好管理預期的本職工作。Bassman上周在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說,一共有四家一級交易商預計美聯儲前6個月將購買1萬億美元資產。
10月30日在全美華人金融協會年會(TCFA)上,本報記者將這個問題拋給了瑞士信貸固定收益全球策略總監JamesSweeney。問他如何回答美聯儲,Sweeney搖了搖頭說,“我們不允許談論這個,因為這是美聯儲與銀行之間的私下溝通內容。”
至於Sweeney個人的預期,他認為QE2應該在每個季度2500億美元,到每個月1000億美元左右。
“美聯儲不會一下子就公布他們最終想購買的總規模,他們只會給一個期限,然後在下一次會議的時候再提供更多信息,他們甚至還有可能會說,這次1000億美元,然後等下一次美聯儲開會再公布。”
摩根史坦利董事總經理、美國固定收益首席經濟學家DavidGreenlaw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我認為QE2的規模會比較大,但美聯儲流露出來的信息是,未來3-6個月可能會購買5000億美元的債券,可能是每個月1000億美元。”
前述華爾街交易員說,QE2主要就是看5000億美元還是1萬億美元,5000億美元的可能性更大。
Greenlaw表示,QE2將會是一個開放性的政策,未來是否繼續將取決於經濟表現和通脹水平,“我認為6個月過後,這個項目還會持續下去,但是可能不會走得太遠”。
他認為,美聯儲的購買規模能夠將未來幾個月所有的國債發行全部吸收,而目前的市場價格已經體現了對這種情形的預期,所以QE2公布時,短期內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如果該項目繼續下去的話,利率有可能還會進一步下跌。
高盛美國首席經濟學家JanHatzius按“泰勒規則”來計算,理想的聯邦基本利率應從目前的0.2%降至-6.8%,這意味著美聯儲需要購買4萬億美元資產。
但高盛表示,現實中4萬億美元對美聯儲來說政治壓力太大,他們對QE2總規模的預測是2萬億美元。
目前美國失業率居高不下,為9.6%。為提振經濟,美國聯邦基準利率在2008年12月已經下降至接近於零的水平,美聯儲表示將在未來較長時間保持在低水平,這意味著零利率可能會持續很久。
傳統的減息政策到頭後,美聯儲希望通過購買國債降低債券利率,投資者手頭已有債券的價值提高,為了重新達到平衡他們會將一些債券資產調整分配到股票上。這會增加家庭財富,讓消費者感覺變富了,從而增加消費,同時讓公司增加開支。
紐約聯儲主席WilliamDudley上月曾表示,目前美國失業率太高,“不可接受”,而通膨脹低,美國核心通脹率為1%,只有美聯儲政策目標2%的一半。Dudley說,如果美聯儲購買5000億美元美國國債的話,相當於在現有利率水平下減息0.5%-0.75%。
山姆騙局?
美聯儲購買債券的行為引發了各種爭議。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資產配置與戰略研究部主管周元在今年的TCFA年會上說,“這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印錢活動”。他還表示,QE2之後可能還會有QE3。
“債券之王”格羅斯的批評則毫不留情。
在2010年11月份的投資展望中,格羅斯寫道,即便是一些美聯儲官員都同意,目前美國已經陷入流動性陷阱,利率以及數萬億美元QE2資產購買項目可能無法刺激借貸,因為需求根本就不在這裡。“要想逃離流動性陷阱或許是不可能的,就像光線無法逃離黑洞。”
格羅斯指出,“數萬億美元的支票對債券持有人不利;實際上這是通脹,如果說真相的話,這是某種程度的龐氏騙局。公共債務永遠都有龐氏騙局的特性。”
他說,“美聯儲實際上在告訴市場,不用擔心財政赤字,它將是第一個買家,可能也會是最後一個買家。我問你:龐氏騙局有這么厚顏無恥嗎?沒有。這場騙局如此獨特以至於需要給它取個新的名字。我把它稱之為山姆騙局,向山姆大叔和把我們帶到這種境地的政客們致敬。”
儘管措辭嚴厲,但格羅斯還是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表示了同情,他認為伯南克別無選擇,並且伯南克對這場危機的起源並沒有責任。
格羅斯對於美國經濟的前景非常不看好,今年8月他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曾預計,美國經濟未來將向零增長的方向靠近,而不是像以前以2%或3%的速度增長。
而對於市場的影響,格羅斯說,不管美聯儲成功與否,過去30年的債券大牛市很可能會終結,債券經理以及股票經理都需要對新環境做出調整。
美國銀行美林全球經濟研究主管EthanHarris對本報記者說,格羅斯已經預測好幾次債券牛市的終結了,但這一次才是真正的接近終點,“如果美國經濟未來兩年好轉,債券長期牛市就結束了”。
不過Harris說,債券牛市終結其實正是美聯儲所希望看到的結局,美聯儲希望降低債券的利率,是因為他們想把投資者從債券趕到股市上,從而刺激經濟。
但格羅斯認為股票投資者與債券投資者面臨著類似的命運,“QE提升債券價格創造高回報幻覺,但最終進入死胡同價格再也無法走高。市場最終將提供零回報,並通過通脹和負實際利率掠奪債權人財富”。
為此,格羅斯給投資者提出建議,購買收益更高、不以美元計價的新興市場債券、高質量全球公司債券。而這些都意味著大量資金將流入新興市場國家。
中國證監會國際合作部主任童道馳日前在紐約就表達了他對QE2的擔憂,“美國的量化寬鬆可能會導致美元進一步走弱,帶來更多流動性,並再次製造全球泡沫。”
擔心美元走弱的不僅僅是新興市場國家。目前日元對美元正接近歷史最高水平。日本央行擔心,如果日元對美元突破新高的話,到時候局面可能無法控制,因此其將下一次貨幣政策會議的時間提前了11天,放在美聯儲會議結束後一天,這樣可以對任何市場波動做出反應。
英國央行也表示,對進一步的貨幣政策刺激持開放態度。如果歐元對美元大幅上漲的話,分析人士預計較為重視財政自律的歐洲央行也可能會改變方向。
瑞士信貸固定收益全球策略總監JamesSweeney認為,通過QE2,美國希望將其寬鬆的貨幣政策傳輸到全球,給其他國家造成壓力,也採取類似的寬鬆措施。
美國億萬富翁投資者,“破產重組之王”WilburRoss告訴本報記者,“在美聯儲會議結束之後,你可能會看到各個國家開始進行資本管制,對外國投資者購買債券增稅,限制外國投資者能夠投資的產品,或者要求投資產品出售後一段時間內不允許將本幣兌換成外幣。(各國)會有很多措施,希望限制匯率的波動。”
“這些都會產生非常壞的影響,”Ross說,“因為這些會影響全球貿易,而全球貿易是全球經濟成長的驅動力。”
相關評論
近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宣布,將再次實施6000億美元的“量化寬鬆”計畫(稱之為QE2),美聯儲發貨幣購買財政部發行的長期債券,每個月購買額為750億,直到2011年第二季度。跟QE1不同,QE2遭到廣泛性的抨擊,債券之王格羅斯甚至罵它是“旁氏騙局”。在各方因素的作用下,QE2的規模變得比較溫和,喜歡撒錢的“飛機頭·本”(伯南克)部分收斂,但是他的立場並沒有弱化,他依然暗示QE2並非是“終結”,除非市場有望實行伯南克制定的通脹目標為止。
QE2會達到什麼目標呢?最直接的,它會壓制長期利率,6000億QE2大約會將較長期國債利率壓低20個基點。現在,從各種數據的變動看,美國的國債利率在市場作用下開始上升,伯南克不允許這種情形發生,QE2會打斷這個勢頭,同時,伯南克的暗示會讓市場認識到,美聯儲會經常不斷地打擊這種利率“上升式的自然回歸”過程。
壓低長期利率20個基點對美國經濟有什麼幫助嗎?就目前而言,它對美國房地產市場的止贖和購買影響都不大,它提供的利益太小了。不過,伯南克所信奉的是一種“撬動理論”,美聯儲大幅度購買債券,迫使市場接受低利率,市場投資者會加大購買其他資產——例如股票的強度,從而構造出一個“人為的大牛市”,股票市場的上漲會增加家庭財富和消費需求,而這將刺激經濟成長。
坦率地說,伯南克所面臨的情況是怪異,因為“股票大牛市”和“房地產大熊市”是並存的、證券市場財富增長同經濟部門的“去債務化”是並存的、加速槓桿化和“去槓桿化”是並存的。這其實意味著,在某個市場的財富增長很可能用於另外一個市場的“債務償還”,一邊挖坑一邊填坑,作用被抵消。
但是,伯南克所強調的“QE2為了對付通縮”是站不住腳的。此前,全世界都瀰漫著一股“抗通縮”的味道,配合著“二次探底”的假說。美國要通縮歐洲也要通縮。但實際上,我們如果看CPI的變動,目前還找不到通縮的影子。歐洲的通脹似乎正在興起;美國核心CPI是緩慢上升的,用稍長一點時間看,2%的水平可能是一個下限。這其實意味著,一旦美國經濟進入一個正常軌道,通脹將會突然性放大,變成跳躍性的通脹。QE塞給銀行體系大量現金,它們囤積著,因為信貸需求不足。一旦某個產業或經濟部門成為需求的“領頭羊”,囤積的現金可能會促進相互傳染式的信貸,這無疑是對過去美國泡沫的一種“強行拷貝”,它的風險是驚人的。
美國的QE計畫無非是用通脹上升換取負利率(現在是零利率政策),讓美元貶值。這相當於讓美國變成一個世界流動性泛濫的出口,投機者從美國市場搞到資金然後進入新興市場國家,新興市場國家第一反應是資本管制。同時,新興市場國家也會用加息等方式來面對國內通脹和需求膨脹問題,儘可能限制資產價格泡沫來阻擋熱錢的套利。這些行為其實對美國的政策具有抵消作用,因為新興市場國家發現,熱錢套利模式主要是“資產泡沫獲益+本幣升值”,如果打擊資產泡沫,將會萎縮國內需求,那么美國從新興市場國家獲得的出口需求將不會大幅度上升。新興市場國家也不太會一直承擔國際貨幣體系跟隨型調整者角色,他們不會一直容忍美元的不斷貶值而不採取跟隨性貶值。也就是說,美國的QE計畫除了擴大了整個世界貨幣體系的無序性之外,撈到的好處是有限的,但它的代價卻是異常嚴峻的。
經濟參考報:美國繼續造孽
治理輸入性通脹沒有太好的辦法。第一是聯合世界所有受害國,壓制美國放鬆貨幣;第二是人民幣跟隨美元一起貶值,為企業鬆綁,防止國內企業大量破產,保證就業;第三是讓勞動者的工資收入與通脹同步增長,幫助它們對抗通脹;第四是嚴厲打擊一切惡意炒作、操縱市場的行為;第五是穩住利率,不要讓企業一面承受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一面承受財務成本的上漲,腹背受敵;第六,要保證企業貸款需求,必須考慮企業購買原材料價格越來越貴,它們為了完成生產計畫,需要更多的貸款。
中華工商時報:中美一旦發生貿易戰必然慘烈
我們不免有些擔憂,美國對華頻繁進行貿易制裁,中國能否扛得住?就算中國扛住了美國的攻勢,勝得也必然慘烈。換個角度看,殺人一萬,自損八千,美國已經極度虛弱的經濟,也根本無法承受中美強硬對抗而爆發貿易戰爭的後果。匯率戰必然伴隨著貿易戰,時間拖得越久,對中國越有利,全球自由貿易被阻隔的結果,美國的損失肯定比中國大,因為與美國相比,中國的內在市場還有許多潛力可挖。
證券日報:成熟新興兩市場貨幣政策取向漸行漸遠
就全球形勢來看,經濟復甦情況並不明朗,美、日等國都曾表示會繼續寬鬆的貨幣政策。此時,中國的巨觀經濟政策的轉變令人意外,不過,不少經濟學家認為,轉變正當其時。因為加息至少可以起到一石四鳥的作用:緩解通脹壓力;遏制資產泡沫抬頭;有利於人民幣升值放緩;有利於還富於民。值得特別注意的是,由於加息對房地產泡沫的打壓,會導致熱錢流入減少,人民幣快速升值壓力得以緩解。
京華時報:狂印美鈔致我控通脹難度增大
可以這樣說,美國採取的“量化寬鬆”大肆印美鈔的政策完全是從本國利益出發,完全忘記了美元是國際貨幣的現狀,完全沒有顧及他國利益和對世界經濟的危害。對世界經濟來說,美國大肆印美鈔已在把世界經濟金融推向新的危機之路。對其他國家來說,美國大肆印鈔,任由美元貶值,將使一些持有美元資產的國家受損,陷入資產資本市場膨脹以及通貨膨脹的境地,將有誘發世界貿易大戰、貨幣大戰和匯率大戰的危險。
人民日報:警惕熱錢大進大出
總體看來,亞洲成為資本流入的熱點,主要受三個方面因素的驅動。第一,全球經濟復甦不平衡。目前,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表現疲軟,其利率水平在一個較長時間內將處於歷史低點。而亞洲新興經濟體由於內需強勁、財政穩健、實際收益率較高,使得國際資本爭相湧入。第二,美元貶值預期。由於美聯儲重啟大規模資產購買計畫,市場普遍預期美元將持續貶值,導致全球流動性泛濫,大量過剩的資本需要尋找出路。第三,監管套利因素。美國、歐盟於7月和10月相繼出台了金融監管改革框架,要求加強對沖基金和衍生品交易管理。亞洲在金融監管標準上的相對寬鬆可能成為國際大型對沖基金和養老基金進行監管套利的場所。美國、英國的對沖基金均加快了在亞洲布局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