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定出台

系統原理

1995年,哈基寧在澳大利亞站失事高速滑出賽道,雖然頭部並沒有遭受外來的撞擊,但是卻發生了顱骨破裂,生命垂危的傷害,這種情況在1994年摩納哥站也發生過,德國車手卡爾·溫德靈格在摩納哥站比賽中因同樣的原因頭部受傷,休養了近一年之後才漸漸復出。
HANS系統於1980年由美國密西根州大學的生物工程學教授RobertHubbard發明,它通過輕便簡單的結構實現對頭頸部位的保護。人體的頸部不同於胸部和頭部,胸腔由脊椎和肋骨形成保護結構,頭部則有頭蓋骨保護大腦,在F1賽車內,六點式安全帶和頭盔能夠完好地保證身體和頭部的安全,惟獨只有一根脊椎骨支撐的頸部保護最為脆弱。按照科學計算,人類的頭部重量會占到人體總重的7.7%,以一名65公斤的車手為例,他的頭重應為5公斤左右。在比賽時,車手所承受的加速度最高可以達到5G以上,他的頭部會像鐘擺一樣前後左右晃動,也就是說,他的頸部要承受5倍於自己的頭部加頭盔的重量,而且力的方向和轉變速度又是極快的,這就要求F1車手要擁有強壯的頸部。一旦發生事故,頸部受力將急劇上升,很容易有生命危險。
回到附圖中來,HANS系統是附著在座椅上的一個小型裝置,隨安全帶固定在車手的肩部和胸部,頭盔後方是一道小型的隔板,將車手的頭盔和頭部後方的車身隔離開來,隔板上左右各有一條能伸縮的纜帶連線車手的頭盔。在發生劇烈碰撞時,這條看似細細的纜帶便會防止車手的頭部往復劇烈運動,給車手的頭部和頸部特別是頭骨的底部造成傷害。
同樣需要提醒讀者的是,在民用車上的安全帶並不是將駕駛者死死綁在座椅上,在發生碰撞時,安全氣囊彈出,給駕駛者充分的緩衝,保證了前沖情況(車頭撞向靜止物)下的頭部和頸部安全。但同時也不應該忽視頭部後仰(被從後駛至的高速車輛追尾碰撞)的可能性,所以,座椅上的頭枕也是安全設備之一,而且一定要設定得當。即使是像F1這樣追求高性能到極點的運動,也是把車手安全放在第一位考慮的,日常駕駛者的安全意識,更要提高一個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