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Fighting Falcon:美國F-16“戰隼”戰鬥機演變過程
F-16是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原通用動力公司)為美國空軍研製的單發輕型多用途戰鬥機,主要用於空戰,也可用於近距空中支援,是美國空軍的主力機種。該機於1972年開始研製,原型機於1974年2月首飛,是美空軍“輕型戰鬥機原型機計畫”的候選機種,1975年1月中選,預生產型於1976年12月首次試飛,1978年開始裝備美國空軍。該機為半硬殼是結構,懸臂式中單翼,單垂尾正常式布局,進氣道位於機身腹部。F-16採用了邊條翼、空戰襟翼、翼身融合體、高過載座艙、電傳操縱系統、放寬靜穩定度等先進技術,再加上性能先進的電子設備和武器,使之具有結構重量輕、外掛量大、機動性好、對空對地作戰能力強等特點,是具代表性的第三代戰鬥機。該機的主要型別有:A型,基本型;B型,由A型演化的雙座教練型;C型,是A型的改進型;D型,由C型演化的雙座教練型;R型,偵察型;XL型,超音速巡航型等。截止1994年12月,該機共接到3964架訂貨,其生產線要持續到2000年之後。該機除裝備美國外,還出口到埃及、比利時、丹麥、挪威、巴基斯坦、以色列、新加坡、印度尼西亞以及中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海灣戰爭期
間,有150多架F-16C/D參戰,主要執行對地攻擊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