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綽號為“大白鯨”(Beluga)的A300-600ST是基於空中客車獨特的、高度自動化的綜合裝配流程,專門設計用來取代超級虹彩魚(Super Guppy)(一種改裝型波音377 Stratocruiser大型運輸機)的超大型運輸機。A300-600ST 是在空客 A300-600R 基礎上研製,但顯然已經與其前輩完全大相逕庭,巨大而造型奇特的機身背部與怪異的“尖鼻”形駕駛艙將“白鯨”與其他飛機顯著的區分開來,尤其是機體的上半段的內部貨艙容積達 1,400 立方米,完全可以輕鬆“吞下”空中客車 A340 這類廣體客機的主機身結構。
歷史
設計背景
從20世紀70年代創始以來,空中客車公司一直想解決部件運輸帶來的問題。的確,空客本身作為一個多國組合的企業,它的飛機部件製造分散在歐洲許多國家(主要法國、德國、英國與西班牙),並需要以半成品的型態運送到最終總裝廠(法國的土魯斯(Toulouse),德國的漢堡(Hamburg))。創始最初的兩年,空客曾經嘗試用陸運的方式運輸這些飛機部件,卻發現其成本與效率都難以讓人滿意。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空客在1972年購買了4架波音377型Stratocruisers(也被叫做超級彩虹魚運輸機(Super Guppy))。它是一款在20世紀40年代研發的四發渦槳運輸機,在60年代曾被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用來為運輸土星-5的火箭部件。
到了80年代,隨著空客的迅速發展,過高的成本與不穩定的機況,再加上受到外界吐槽“所有的空客都是由波音負責運輸的”的壓力,最終空中客車決定自己研發新的一款運輸機,也就是A300-600ST。
在1991年,空客在A300-600R的基礎上(發動機,機翼...)研發新的一款運輸機(選用A300-600R是因為當時是空客擁有最大機身的飛機)。到了1992年,一號機開始組裝。該機擁有一個大17米可通往貨艙的1400立方米的前門。撇開僅製造了一架的An-225與同屬空中客車集團但還沒實際量產的A380F,A300-600ST大約155噸的最大起飛重量雖然不是世界第一,但它高達1,400立方米的貨艙容積使得它僅次于波音747 LCF的1,840立方米,且能夠輕鬆打敗第三名的安-124(1,160立方米)。這架飛機的駕駛艙與正常的飛機不一樣、機組人員需要從機身下方一個梯子的艙門上去才能進入駕駛艙,而機身右側保留著一個緊急逃生門。雖然最初A300-600ST被定義為-600R的衍生機,但-600ST實際上幾乎可以認為是一架全新設計的飛機。它的機體上半部分,為了能夠容納像空中客車A340這類寬體客機的主機身結構,應當必須重新設計打造。負責研發製造該機的國際特殊飛行器運輸公司(Special Aircraft Transport International Company, SATIC)設計了一個加大的圓筒狀上半機身,而為了配合機身加大之後造成的空氣動力學改變,原本的-600R的垂直尾翼與水平尾翼都被加大了面積,並且在水平尾翼末端增加兩個垂直小翼來提高飛行時的穩定性。
面世
1994年9月,第一架A300-600ST首飛;一年之後,在1995年10月,A300-600ST正式獲得各國航空主管機關的認證,並開始為空客運輸飛機部件。在一號機完成之後,SATIC又陸續生產了四架,使得實際有的A300-600ST增加到了五架(五號機在2000年時服役)。1996年空客成立的子公司,空中客車國際運輸(Airbus Transport International, ATI),負責600ST的使用經營,除了集團內部的新機半成品之運輸外,該公司也接受各國政府或民間機構不定期的包機業務,運輸一些其他飛機裝不下的特殊貨物,例如化學運輸船的儲油槽、NASA的太空飛行器,或國際空間站的補給模組。
自1996年1月大白鯨開始服役以來,產自歐洲各地的所有空客飛機部件都由這種飛機運送到法國土魯斯或德國漢堡的總裝廠。
作用
在其單通道和寬體飛機的生產環節中,空中客車公司將空運作為主要的運輸方式。運輸機隊每周要執行40多次飛行任務,往返於空客在南特(Nantes)、聖納澤爾(Saint Nazaire)、不萊梅(Bremen)、赫塔費(Getafe)、布勞頓(Broughton)、那不勒斯的阿萊尼亞(Alenia)的生產廠,以及土魯斯和漢堡的總裝線之間,也同時在塞維亞,安卡拉和菲爾頓之間運輸A400M軍用運輸機的部件。
。“大白鯨”是在性能可靠並且盈利頗豐的空客雙發機型——A300-600R的基礎上製造而成,由通用電氣公司的CF6-80C2發動機提供動力。大白鯨的主貨艙容積比洛克希德的“銀河”(Lockheed Galaxy)、AN-124或巨型C-17軍用貨機還要大,其1400立方米的貨艙中最多可以裝載47噸的業載,不經停飛行1660公里/900海里。它還能在搭載31噸沉重業載的情況下飛越大西洋。
空中客車公司通過其子公司——空中客車運輸國際公司(ATI)運營著一支由5架A300-600ST 飛機組成的機隊,並以包機的形式向第三方提 供服務。由於其無可匹敵的巨型體積,大白鯨一直服務於航空航天、軍事和其他超大型貨運市場,運送各種各樣的貨物,範圍包括空間站部件、直升飛機到價值連城的藝術品,其中有一次是將一幅聞名遐邇的巨型油畫由巴黎運往東京,然後再原路返回。其他空運任務還包括2013年9月份將法國軍用衛星太陽神2號(Helios 2)由土魯斯運往法屬蓋亞那,以及將兩架SAR海王(SeaKing) 直升機由歐洲運往東非。
2003年2月,大白鯨完成了有史以來最長的包機飛行——由法國馬賽飛往澳大利亞墨爾本附近的阿瓦隆航空展(Avalon Airshow),歷經25 小時的飛行(加上中途逗留),將歐洲直升機公司(Eurocopter)的三架直升飛機運抵目的地。2004年它又三次飛往俄羅斯歷史上的發射基地Ba?konur,運送三顆Astrium人造衛星。
由來
“大白鯨”超級運輸機是從A300雙發寬體客機衍生而來的,是目前世界上貨艙的空間最大的運輸機,其主要用途是在空中巴士公司的生產流程中運送飛機部件,其寬敞的貨艙可以裝載A340的整個機翼等其他超大型貨物。“大白鯨”的載量可達45.5噸,航程為1660公里。
“大白鯨”是空中巴士公司專門定做的運輸機,主要負責將空中巴士公司在歐洲各地生產的飛機部件運送到土魯斯和漢堡進行總裝。空中巴士公司是世界上唯一將空運納入生產流程的飛機製造商,事實證明這種方法效率非常高,飛機部件可於當天運抵總裝廠,此外,空運還減少了陸路及水陸運輸可能造成的損壞。
1999年,“大白鯨”超級運輸機獲得了ISO9002質量認證,成為第一個榮獲這一資格的超大型貨物運輸機,進一步提高了公司的商業運作能力。
“大白鯨”超級運輸機項目發起於1991年,它採用了A300-600R的機身,並在A300-600R的生產線上完成大部分組裝。1994年,首架飛機成功地進行了四個多小時的首飛,並在經過了四百多個小時的試飛後,於1995年9月獲得了適航認證。1996年1月,首架超級運輸機在接受了嚴格的航線及裝卸訓練之後正式投入運營。運營中的“大白鯨”共有四架,為了滿足生產的需求,空中客車公司訂購的第五架“大白鯨”不久即將交付。
1996年8月成立的空中巴士運輸國際公司專門負責“大白鯨”超級運輸機的運營,除了確保空中巴士公司生產運輸之外,還向社會提供超大型物資運輸服務。迄今為止,已先後運輸過直升機、飛行模擬機、宇宙空間站部件及鋼罐等超大型貨物。1997年6月,A300-600ST運送了一個6.5乘17.6米,重達39噸的鋼罐,創下了空運最大貨物的世界紀錄。
“大白鯨”曾三次訪問北京,1998年先後兩次為國內最先進的華歐航空培訓及支援中心運送A320系列和A330/A340系列飛行模擬機。1998年中國部分地區遭受特大水災時,空中巴士公司又派遣該運輸機無償將一批法國的水淨化處理設備運抵北京,為災區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未來發展
為滿足空客A350XWB寬體飛機以及其他機型生產速率提高而帶來的對大部件空中運輸需求的增加,空中客車公司日前決定,以空客A330飛機為基礎開發和生產五架新的“大白鯨”運輸機,用於將空客位於歐洲各地(包括法國、德國、英國和西班牙)工廠生產的大型飛機部件運送到法國土魯斯和德國漢堡的總裝線。在一段時間內,新的“大白鯨”將和現有的“大白鯨”(A300-600ST超級運輸機)共同承擔空客飛機大部件運輸任務,隨後,現有“大白鯨”將逐步淡出歷史舞台。
新的“大白鯨”將基於空客A330飛機,最大限度地對現有的部件和設備進行重新利用。需要重新設計的部分包括降低駕駛艙位置、貨艙結構、機身尾部和尾翼等。五架新的“大白鯨”計畫於2019年年中投入運營。
目前的“大白鯨”將同時使用,並將在2025年逐漸退役。目前正在使用的“大白鯨”改裝自空客雙發寬體客機A300飛機。“大白鯨”是空客獨特的運送飛機大部件的方法,“大白鯨”在空客位於歐洲的不同廠區之間運送飛機大部件。為了滿足空客各機型提高產量的需求,空客在2011年為大白鯨機隊的運營提出了“飛行小時數過1萬”計畫,目的在於到2017年,將現有大白鯨機隊的年飛行小時數從目前的5000小時提高到1萬小時。但是,這一運送能力依然無法滿足生產需求,新開發的“大白鯨”將填補這一運送能力的不足。通過“大白鯨”運送飛機大部件有運營靈活、交貨時間短的優勢,大部件空中運輸為空客工業運行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