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讀書》雜誌在2001年12月的第301期上,刊登了由該雜誌的專家評出的本年度在法國出版的最佳圖書二十種,現根據《讀書》網路版的介紹,簡要編譯如下。可以明顯看出,在這二十種圖書中,外國文學已經占了相當重要的地位,入選的竟然有十篇。
《鋼琴家》
1.波蘭人符瓦迪斯瓦夫·茨皮爾曼(Wladyslaw Szpilman)的 《鋼琴家》。這本書的副標題是《一個猶太音樂家在華沙猶太居住區的奇特命運》,它極好地說明了作品的主題。1939年9月,當華沙遭受野蠻轟炸時,波蘭電台沒有了播音員的聲音,只有一個年輕鋼琴家彈奏著蕭邦的夜曲。六年之後,廣播恢復,演奏的是同一曲目,表演者是同一位鋼琴家,實在是令人驚嘆。茨皮爾曼是猶太人,全家人被當局監視著,但他卻能在一個經常聚集猶太精英的咖啡館練他的鋼琴。人們驚訝地發現,在戰爭頭兩年,猶太人區中還存在著真正的社會生活。但是很快形勢驟變。1942年8月,他的全家被押送去了集中營,在最後一刻,一個猶太警察強行把他從列車上拉了下來。於是,他開始了流浪。隱姓埋名,饑寒交迫,整整兩年半,最後他遇上了一個好心的德國軍官威爾姆·霍森費爾德上尉,那個正義的基督徒痛恨納粹的暴行,偷偷地給他食物,送他被子蓋。霍森費爾德上尉還救了其他猶太人的命,但他自己於1952年死在蘇聯的戰俘營中。
這本書最驚人的地方是它敘述的結構:其中找不到哀歌,找不到震音,找不到顫抖,這使它更為動人。無論是作者的命運,還是猶太人居住區的暴動,都寫得十分簡明,十分冷靜,沒有抱怨,沒有仇視,也沒有絲毫的報復願望,好像一段始終保持著距離的證詞,甚至有些像是訴訟詞,只是為了給後人提供一份資料。
本書於戰後在波蘭出版,給作者帶來了"華沙的魯濱遜·克魯索"的聲譽,但被當時的政府看做政治上有錯誤,並立即遭禁。作者茨皮爾曼在國際上以作曲家和鋼琴家聞名,已經於2000年7月逝世。目前,羅曼·波朗斯基正在布拉格拍攝一部影片,再現他的故事。
《法蘭西和法蘭西人日誌》
2.集體編著的歷史學著作《法蘭西和法蘭西人日誌》 (Journal de la France et desFrancais.ChronoloSie politique,cuhurelle etreligieuse de Clovis à2000,伽利馬出版社,2407頁)。
這本四開本的大部頭歷史著作記敘了從法蘭克人的國王克勞維時代(5世紀末)到2000年的法國歷史,其形式好像是日常的流水賬,十分繁雜,當然也提供了豐富的信息。在這冊《聖經》一般的史書中,讀者可以來來回回、反反覆覆地見識那些歷史人物、事件、思想、政黨……編撰這部著作花費了七年時間,撰寫者都是法國各朝代歷史的最好的專家,由弗朗索瓦絲·西比艾爾挑選來,組成寫作班子。它的索引尤其有特色。
《死人的日子》
3.荷蘭作家西斯·努特博姆(Cees Nooteboom)的小說《死人的日子》。
荷蘭人亞瑟·戴恩十年前死了妻子和兒子。他是一個記錄片攝影師,長期拍攝並迷戀上了黃昏的景色。他常常在傍晚時分在柏林遊蕩,凝望著種種景象,天空,積雪……他的朋友也一個個非同尋常:哲學家阿爾諾、雕塑家維克托,還有愛喝酒的澤諾比亞和愛使計謀的愛爾娜。一天,亞瑟認識了一個年輕的荷蘭女郎,便愛上了她,跟隨著她……主人公亞瑟的形象十分可愛,他是憂鬱的情郎,對一切感興趣,想入非非。小說既自然流暢,又結構精妙。作者西斯·努特博姆是荷蘭的小說家、隨筆作家、詩人和評論家,在歐洲享有盛名,可與義大利的克勞迪歐·馬格里斯和德國的君特·格拉斯比肩。
《平台》
4.米歇爾·烏艾爾貝克(Michel Houellebecq)的小說《平台》(Plateforme,弗拉瑪里翁出版社,370頁)。
在1998年,烏艾爾貝克的小說《基本粒子》曾掀起了一場激烈的論戰,創造了銷售記錄,但與各大文學獎失之交臂。2001年,《平台》也引起了類似的反響,看來,烏艾爾貝克確實有本事找到刺激人的題材。小說的的主題是當今普遍的享樂主義與傳統的上帝概念的衝突。主人公米歇爾在文化部工作,專門負責各種國際展覽會的組織,父親逝世後,他繼承了大筆遺產,得以同女朋友瓦萊麗一起週遊世界。米歇爾去了泰國,但不是為了去工作,辦展覽,而是去作一次"性旅遊",為滿足快感的瘋狂之旅。小說的描寫,充滿了沉重、緩慢的感官享受,充滿了女人的肉體味道,米歇爾終於投入到了最最妖艷的妓女的懷抱。早在《基本粒子》中,就有大量的色情描寫。而在《平台》中,據評論家評述,作者不太講究文筆,而是一味直露地顯示出"一個動物園一般的世界"。
《阿瑟·蘭波》
5.讓-雅克·勒弗雷爾(Jean-Jacques Lefrère)的傳記《阿瑟·蘭波》 (Arthur Rimbaud,法亞爾出版社,1242頁)。
這已經不是詩人蘭波的第一部傳記了。作者作了無懈可擊的調查,對細節的求實令人驚愕,對資料的收集迄今無人可比。他對種種見證作了反覆的剪裁,他分析了蘭波的母親、姐妹、親友、誹謗者、闡釋者的最細微的矛盾。他重新描繪了蘭波的生命歷程,從夏爾維爾,到火車東站,從布魯塞爾,到倫敦、維也納、爪哇、賽普勒斯、亞丁、哈拉雷、馬賽。可以說,這是可作定論的蘭波傳記。
《繞著脖子的一個夏天》
6.居伊·戈菲特(Guy Goffette)的小說《繞著脖子的一個夏天》 (Un été autour du cou,伽利馬出版社,202頁)。
寫作的愉悅與閱讀的愉悅在這裡合二為一。因為這本令人陶醉的書完整地保留了人們童年的趣味。居伊·戈菲特不動聲色地讓他的主人公跟往昔告別,在火的洗禮中突然成為了成年人,也即有罪的人。故事的形式還是老一套的"從前有一個……"在小說中,十一歲的西蒙有一個當商人的威嚴的父親,一個忍氣吞聲的母親,他昨天還在玩錫兵,童話故事中藍鬍子的妻子甚至可以把他當做護衛,來抵禦好奇心的誘惑。但是,今天,他的性意識卻猛然覺醒了。他發誓要成為"一個真正的男性,要去過他真正的生活",卻被-箇中年女人引誘……。在這本書中,"性"被寫成了神秘的對象,更是玩笑的對象。吃人的"女妖"並不甘心在那裡等待,她們只喜歡新鮮的血肉,喜歡未來的歷險者。
《親愛的,用短句》
7.皮艾蕾特·弗勒西厄(Pierrette Fleutiaux)的小說《親愛的,用短句》 (Des phrases courtes,ma chérie,南方行動出版社,223頁)
作品的敘述者是一個女性作家,皮艾蕾特·弗勒西厄借托敘述者把讀者帶到了流沙中,她年老的母親正在其中掙扎著。就是這位母親當年建議她在學校的作文中"用小小的短句"。在《親愛的,用短句》中,作者第一次放棄了虛構,成功地以一種"字詞的張力",進人到了陌生的世界之中。故事的各章節都以關鍵字作小標題,勾勒出敘述者及其老母親的生存經歷。在平凡的日子中,敘述者對生活沒有感觸,她的第一本書出版後,就覺得沒什麼可寫了,尤其是生下兒子後,連續七年中,她幾乎什麼都寫不了。後來,兩個孩子長大了,她的丈夫也死了,她便把自己的房子賣了,為患病的母親在老年公寓中買了兩間房間養老,在七年中,她常常來看母親,直到她去世,而每一次前來探望,她都要趕五百公里的路。在母親生命的最後一個季節,當女兒的作家又有了寫作的機會,能為母親寫下生命之劇的最後一幕。她懷著憂慮的心情,觀察老母親對生活的感受,還有她那活到最後一口氣的願望。作品細膩動人,充滿智慧。
《上帝,一段歷程》
8.雷吉斯·德布雷(Régis DEBRAY)的論著《上帝,一段歷程》 (Dieu,un itinéraire,奧迪爾-雅各布出版社)
無論表面上看來有多么悖理,上帝的誕生比人類的誕生要晚得多,而且從他誕生以來,就有了一段與人類的技術發展密不可分的歷史。比如說,印刷術的發明就對路德教派的傳播起了重要作用。再比如,靠著電影,基督的形象得到普及,從無形走向有形。希伯來人的懲罰者上帝或基督徒的慰藉者上帝,跟新時代的上帝有很大的不同,而今天的西方人往往期待著上帝改善他們的生活。在這本書中,從頭到尾,雷吉斯·德布雷的展示很有說服力,書非常漂亮,插圖也很精彩。
《我的姓名叫紅色》
9.土耳其作家奧爾汗·帕穆克(Orhan Pamuk)的小說《我的姓名叫紅色》 。"微妙"先生是十六世紀時穆拉德三世蘇丹畫坊中的裝飾畫師,他被人砸破腦袋死了。死前,他不指明地說,他的一個同行是兇手。故事就這樣開始了。作品包含精心安排的偵探情節,包含畫家"黑人"和年輕寡婦謝庫雷之間的愛情情節,還具有文化戰爭的形式,一派是傳統繪畫的擁護者,他們禁止人的面容在畫中出現,另一派則迷戀威尼斯畫派。奧爾汗·帕穆克1952年生於伊斯坦堡,先是想當畫家,後轉向文學。他的文筆靈活、優雅。
《園丁的恆心》
10.英國作家約翰·勒卡雷(Joln Le Carré)的偵探小說《園丁的恆心》
約翰·勒卡雷是間諜小說的大師,專門研究冷戰時期的歷史學家,間諜形象喬治·斯梅雷的創造者。從六十年代起,他的小說就一直得到全世界讀者的喜愛。《園丁的恆心》是他的第十八本書,寫於七十高齡之際,證明了他的革新。這部小說描述了一個學做間諜的人的成長經歷。故事-開始,外交官鞠斯廷的妻子泰莎在荒漠中被人姦淫殺害,她的旅行同伴非洲醫生·布魯姆也失蹤了。鞠斯廷出於對已故妻子的愛和疚悔,開始調查這樁案子。
並由此走上了畢生的間諜之路,為自己安排了今後的命運。作品結構嚴謹,充滿道德寓意。泰莎的形象光彩照人,這個神秘的女人儘管在作品一開頭就因為想揭露一樁醜聞而被人殺死,卻始終支配著整個故事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