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記
拜占廷皇帝麥可八世(1224年~1282年)出軍奪取保加利亞海莫斯(巴爾幹山脈)以南領土,回軍途中遭伏擊,被生擒,被迫許諾歸還1261年奪取自保加利亞的兩個港口。
鹹淳元年(1265年)六月,度宗下詔命他赴徑山興聖萬壽禪寺主持法席,虛堂時年八十。
1265年年初,忽必烈派去召他東赴忽里台的急使到達中亞時,他還健在。《木陰歷史選》記載阿魯忽死後葬於阿力麻里,[27] 表明1265年年初伊犁河谷一帶還屬察合台汗國。而據瓦撒夫書,八刺1266年繼任察合台汗的地點卻在訛跡邗(吉爾吉斯斯坦烏茲根),不在原察合台的牙帳所在地阿力麻里附近的忽牙忽,表明此時伊犁河谷也被海都所奪,時間應在1265-1266年木八剌沙在位期間。於是《元史 地理志 西北地附錄》就有了“諸王海都行營於阿力麻里等處,蓋其分地也”的記載。海都並不以此滿足,把戰線不斷向察合台汗國的縱深擴展,奪取了大片領土。波斯史籍中提到海都侵奪的地區包括“從塔剌思、肯切克、訛打刺、可失哈兒和阿母河那邊地區的整個地帶。”這條史料也犯了壓縮時間的錯誤,可失哈和阿母河東岸地是海都從後來的八剌汗及其後繼者手中奪取的。但是,上述錫爾河東岸地區是海都在至元三年(1266)八剌繼承察合台汗位之前一年多的時間裡奪取的,其中也包括訛打剌等阿魯忽搶奪欽察汗國的地區,都被海都據為己有。窩闊台汗國的疆域從阿爾泰山西北麓一直廷伸到了錫爾河東岸。
至元元年阿里不哥投降以後,世祖開始關注西北,希望能恢復以前大汗廷直接管轄中亞農業區的局面,有證據表明,至元初年,元朝軍隊已經開進西域。至元二年(1265),世祖“敕徙鎮海、百八里、謙謙州諸色匠戶於中都”, 百八里即獨山城的音譯(百ber即突厥語一,八里balex即城,新疆木壘),至元三年又設忽丹八里(和田城)局,這說明元朝控制了這些地區。世祖試圖控制中亞的另一項措施就是派遣效力於大汗廷的察合台後王八剌回察合台汗國取代由兀魯忽乃妃子在阿魯忽汗死後擅立的木八剌沙汗。八剌看到木八剌沙汗位已經穩固,先隱藏聖旨,假意事奉,隨後與統兵的異密勾結,於1266年奪取了察合台汗位。
出生
但丁—義大利詩人
但丁·阿利吉耶里(義大利語:Dante Alighieri,1265年-1321年9月14日),義大利詩人,現代義大利語的奠基者,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開拓人物,以長詩《神曲》留名後世。恩格斯評價說:“封建的中世紀的終結和現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是以一位大人物為標誌的,這位人物就是義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
但丁出生在義大利的佛羅倫斯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生於1265年,出生日期不清,按他自己在詩中的說法“生在雙子座下”,應該是5月下旬或6月上旬。5歲時生母去世,父親續弦,後母為他生了兩個弟弟、一個妹妹。
逝世
旭烈兀,蒙古征服者,伊兒汗國的
建立者
旭烈兀(Hulagu或者Hulegu,1217年-1265年2月8日),蒙古人,伊兒汗國的建立者,西南亞的征服者。成吉思汗之孫、拖雷之子、蒙哥及忽必烈之弟、阿里不哥之兄。旭烈兀的軍隊大大拓展了蒙古帝國的西南疆界。在他的領導下,蒙古人摧毀了伊斯蘭文明的兩大中心:巴格達和大馬士革,使伊斯蘭世界的中心轉移到了開羅的馬木留克王朝。
昭慈皇后,脫列哥那(-1265年)一譯朵列格捏,乃馬真氏,是元太宗窩闊台的第六皇后,元定宗貴由的母親。
乃馬真後想讓自己的長子貴由成為繼承人。但元太宗更喜歡三子闊出。闊出於1236年戰死後,元太宗有意讓闊出的長子失烈門繼承。元太宗在1241年底去世後,失烈門年幼,有聲望的拔都又因與貴由有舊怨而拒絕出席推舉大汗的忽里台大會。因此乃馬真後從1242春開始臨朝稱制。
脫古思可敦是蒙古克烈族公主,生於13世紀,本嫁予拖雷,後因拖雷在成婚前死去,就按照蒙古習俗嫁旭烈兀為妻。
脫古思可敦以隨旭烈兀軍隊出征聞名。在1258年的巴格達之戰,蒙古軍屠殺了數以萬計的當地人民,但由於她信奉景教的關係,基督徒才能免難,脫古思可敦死於1265年,與旭烈兀同年。他們的兒子阿八哈於旭烈兀死後繼承其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