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年號:宋元祐五年
以下是1090年事跡。
1.宋元祐五年(1090年)為紀念韓愈刺潮的韓山書院(韓山師範學院的前身)創建。
2.懷璉法師去世。懷璉法師(公元1007~1090年)
3.<1090年>(宋)'蘇軾'《行書·送秦少章秀才帖·冊頁》
4.曷利沙跋摩三世 (Harshavarman III) 出生1090年—1107年
5.西安碑林始建。西安碑林是在西安孔廟舊址改擴建成的,始建於北宋哲宗年間(公元1090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
6.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十二月辛卯朔,安康郡王宗隱薨。
7.武松(武二郎)生於1090年.
大事記
宋棄米脂等四寨
熙豐時期,北宋雖有靈州、永樂之敗,但卻獲得了廣闊的疆域和葭蘆、吳堡、米脂、義合、浮圖、塞門等重要的軍事要塞,從而有力地扼制了西夏的南犯,北宋在戰略地位上處於優勢。舊黨上台後,除了在國內極力攻擊新法、新黨外,在對西夏關係上,也一反熙豐所為,欲將所獲得的西夏之地還給西夏。元祐四年(1089),夏天儀治平三年十一月,宋哲宗曾下詔說,只要西夏將永樂城之戰中俘獲的將士交還宋朝,宋朝即可放棄米脂(今陝西米脂)、葭蘆(今陝西佳縣)、安疆(今甘肅華池東)、浮圖四寨之地,將這些地方歸還給西夏。於是西夏不費一兵一卒收回了四寨領土。
蘇轍等彈劾許將
元祐五年(1090)九月,三省樞密院長官聚在一起討論邊境地區缺乏有能力的將帥等問題,同意任命張利一、張守約為邊境將領。於是三省長官將共同討論的結果送給太皇太后處,請她作批示。尚書右丞許將揣摩太皇太后的心思,在任命張利一、張守約的委任決定上不簽字,並秘密上書太皇太后,說張利一是宋神宗大將張誠一的弟弟,張誠一因遼朝入侵問題被貶官,然後被處以刑罰,他建議不能任用張利一,而應該任命王安郁代替張利一的職位。孫升、蘇轍的奏章呈報朝廷後,許將、傅堯俞等人上書要求辭職。太皇太后息事寧人,詔令負責呈遞大臣奏章的官員不接受傅堯俞、許將、韓忠彥等人送來的辭職報告。蘇轍、孫升在這一詔令下傳以後,又聯名上書,要求制裁許將等人,其後蘇轍又與岑象求聯名上書太皇太后,建議對許將等人進行處理。十二月,許將被貶知定州(今河北定州)。
宋夏元祐議疆界
元祐五年(1090)、夏天儀治平四年三月,宋朝鄜延路經略使趙咼上書朝廷說西夏派人送來了官方公文,要求劃定雙方邊界線,宋朝樞密院同意在塞門寨(今陝西安塞縣西北)東、西、北三面各取二十里,蘭州定西城堡寨及河東路和鄜延路也各取二十里為雙方邊界地區。十一月,西夏又提出無理要求,要求再從宋朝領土裡各劃出十里為雙方邊界,而從前所談判的二十裡邊界線歸西夏所有,宋朝熙州(今甘肅臨洮)知州范育不敢貿然答應。西夏軍隊多次向宋朝邊境發動進攻,擄掠了不少宋朝人口。宋朝政府下令禁止雙方和市,中止對履行宋夏和約的活動,宋軍還對西夏的挑釁活動進行有力的反擊,挫敗了西夏軍隊的侵略活動。至紹聖二年(1095),宋哲宗親政後,起用章惇等人為執政大臣。章惇認為對西夏已屈辱了將近十年,再也不能對西夏進行妥協退讓了,因此他採納了謝景溫的意見,中止了同西夏就邊界問題進行談判的一切行動。於是宋夏雙方又進入了互相征戰時期。
出生
宋朝大臣秦檜出生
秦檜(1090年-1155年11月18日),字會之,江寧(今江蘇南京)人,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進士,補密州教授,曾任太學學正。北宋末年任御史中丞。南歸後,任禮部尚書,兩任宰相,前後執政十九年。妻王氏,熙寧年間宰相王圭的孫女,也是童貫的干女兒。秦檜是宋體字的發明人。
宋朝抗金將領王彥出生
王彥(1090年-1139年),北宋末南宋初人,性豪緃,少年投軍,從种師道討西夏有功。金軍入侵汴京時,王彥親自面見南宋高宗,自請出戰。張所頗為器重,任為都統制。建炎元年九月中旬(1127年10月間),張所命王彥任都統制,率岳飛和張翼、白安民等將前去收復衛州等地。隨即張所因從前曾彈劾黃潛善而被貶逐嶺南,河北西路招撫司撤銷,王彥一軍成為孤軍。為了表達自己抗金的決心,王彥和他的部屬們都在臉部刺上“赤心報國,誓殺金賊”八個字,是謂“八字軍”,後來發展到數萬人,收複數百里的地方。金軍屢次進行圍剿都沒有成功[1]。王彥死後,“八字軍”歸於劉錡。紹興十年(1140年)五月,劉錡率“八字軍”在順昌府大敗完顏宗弼的女真主力軍,取得“順昌之戰”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