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鱗裝

龍鱗裝

龍鱗裝是我國古代書籍的一種裝幀方式,主要是從捲軸向冊頁過度的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方式。

概述

中國的裝訂技術,其歷史之悠久形式之多樣,為其他各國所不能及,它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前1100年的殷商時代,比印刷術的時間大約還早兩千多年;而裝訂形式從殷商時代的龜骨冊裝到現在的平裝有十四種之多。
可以說,翻開一部中國書籍的裝幀史,同樣也是一部中華文化的發展史。裝訂技術的出現是由於文字的出現而形成發展的。最早的龜骨冊裝就是在伴隨著文字逐步完善的基礎上,而形成的最原始的書籍形式之一。此後,書籍的裝訂形制改革橫跨三千餘年,經歷了簡策裝、捲軸裝、龍鱗裝(鏇風裝)、經折裝、蝴蝶裝、和合裝、包背裝、線裝等,一直到今天的平裝、精裝、騎馬釘裝。在這些裝訂技術中,絕大多數今天我們仍然能見到它的運用,除了一種,那就是龍鱗裝。
龍鱗裝是古代書籍從捲軸向冊頁過渡階段出現的一種裝幀形式。龍鱗裝又稱魚鱗裝,也
有人把它叫鏇風裝。由於歷史的原因,它的製作技術已經失傳,實物也僅存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刊謬補缺切韻》一件。
紙質專家鑑定《刊謬補缺切韻》屬於麻紙,白色間灰,較厚,可分層揭開,纖維束少,並經兩面打蠟、砑光,屬於白色蠟箋紙(現因年久呈淺米色)。

鏇風裝叫龍鱗裝的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

因為經摺裝容易摺斷,於是用一張整紙對摺,一半粘在書的最前頁,另一半從書的右邊包到背面,粘在書的末頁,這樣不僅不會散開扯斷,而且可以從頭翻到書尾,或由後面回翻到前面,循環往復,不致張開,故稱‘鏇風裝’。這是經摺裝的變形。

另一種說法

將一張長紙裱成手卷,將截斷的葉子,一張張粘在底紙上,第張右端留有餘尾,即將余尾自右向左逐頁依次後縮,形如鱗次,故稱‘龍鱗裝’。北平故宮博物院藏有一卷《唐寫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卷端題《刊謬補缺切韻》,即前人題為《唐吳彩鸞書唐韻》者也。全卷二十四頁,首頁一面書寫,其餘二十三頁兩面書寫。首頁裱在一張底紙的卷端,其餘二十三張向外對摺,每頁右邊無字處逐次向左鱗次相錯的粘裱在前頁末尾,看去像龍鱗。收藏時從頭到尾捲起,外表完全是捲軸的裝式,與歐陽修《歸田錄》據說脗合。元代王惲《玉台嘉話》卷二說:‘吳彩鸞龍鱗楷韻,……其冊共五十四頁,鱗次相及積,皆留紙縫。’清人錢曾《讀書敏求記》卷三也說:‘吳彩鸞所書《唐韻》,余在泰與季因是家見之,正作鏇風頁卷子,其裝潢皆非今人所曉。’據此,李致氏在其‘古書鏇風裝考辨’一文中,斷定將經摺裝前後用紙粘起來不是鏇風裝,而龍鱗裝才是鏇風裝,並且說:‘鏇風裝不來自經摺裝,而來自卷子裝。’(摘自《中國書籍簡史》第九章 書籍的裝訂與版本名稱 第一節 書籍的裝訂 註:原書內容為繁體,)

龍鱗裝的歷史淵源

據史料介紹,初唐時代書籍裝訂方式以捲軸為主,發展到唐中葉,當時的人們出於節省紙張材料、保護書頁和便於檢閱的目的,對捲軸裝實施了改進:以長紙作底,將書頁按一定比例鱗次錯開貼上於底紙之上,是指捲起時從外表看與捲軸無異,但舒展開後“逐頁翻飛,形若鏇風,鱗次相積”——內部的書頁宛如自然界的鏇風,書頁又如鱗狀般有序錯開排列,故稱其為“龍鱗裝”,又名“鏇風裝”。
由於歷史原因,龍鱗裝的裝訂技術早已失傳,實物也僅存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刊謬補缺切韻》一件。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龍鱗裝《刊謬補缺切韻》,是唐朝王仁昫編撰並於病榻前口述,其夫人吳彩鸞手寫而成。卷首、末鈴宋宣和及清乾隆帝諸璽,卷末有宋濂跋。此書歷來以其裝幀之考究華麗,書法之棉麗細密,孤本傳世而稱稀世之珍,在宋《宣和書譜》、《中興館閣儲藏書畫錄》、清《石渠寶笈·初編》、《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等書中均有著錄。《刊謬補缺切韻》書成之後,寂靜歲月顛沛、朝代更迭,在宮廷與民間輾轉流離,1947年夏為故宮博物院購得並收藏,與各書著錄比照,除宋徽宗泥金題簽已佚、宣和七璽只存其四外,仍然完好無缺。
也正因為龍鱗裝《刊謬補缺切韻》孤本傳世,其製作技術失傳千年,可供參考和研究的資料鳳毛麟角,導致時至今日,眾多愛好和研究龍鱗裝的各界朋友對於“到底什麼是龍鱗裝?”、“其具體制式是什麼?”、“龍鱗裝,鏇風裝,魚鱗裝三者是否為同一事物?”等問題一直疑議紛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