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龍門石窟]

龍門[龍門石窟]

龍門石,位於洛陽市區南面12公里處,與大同雲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齊名的我國三大石窟之一。開放時間:8:00—17:00。

基本信息

洛陽探龍門

龍門龍門

龍門石位於洛陽市區南面12公里處,是與大同雲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齊名的我國三大石窟之一。

龍門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這裡有東、西兩座青山對峙,伊水緩緩北流。遠遠望去,猶如一座天然門闕,所以古稱“伊闕”。現“伊闕”,自古以來,已成為游龍門的第一景觀。唐詩人白居易曾說過:“洛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

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南13公里的伊河兩岸,這裡兩山對峙,伊水中流,形若門闕,故稱“伊闕”,隋朝始稱龍門。龍門石窟自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始鑿(公元493 年),歷經400餘年的雕刻,現存窟龕2300多個,雕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30多萬字。兩山窟龕造像以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題材多樣,雕刻精美,蘊涵 豐富而蜚聲中外。以北魏唐代造像達到當時藝術的頂峰及匠心獨具的皇家典範、中原風格而異於早、晚期石窟。以碑刻題記數量為世界石窟之最而被譽為“古碑 林”。以造像內容廣涉佛教信仰的眾多宗派甚至包括道教的題材也是石窟藝術中所罕見。龍門石窟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資料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 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龍門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貴族發願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為的體現,具有典型的皇家風範。其中奉先寺規模最大,是唐代雕刻藝術中最具代表性的作 品。皇后武則天曾助脂粉錢兩萬貫,於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竣工。它是依據《華嚴經》雕鑿的敞開式佛龕,主佛盧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頭高4米, 耳長1.9米,她雍容大度、氣宇非凡、撼人心魄,體現了大唐帝國強大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顯示了唐代雕塑藝術的最高成就。

龍門石窟不僅僅是佛像雕刻技藝精湛,而石窟中造像題記也不乏藝術精品。龍門石窟造像題記遍布許許多多的洞窟,約有3600品,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我國優秀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在國內外學術界、書法界有很廣泛的影響。龍門二十品,十九品集中於古陽洞,另有一品在西山中部偏南老龍洞崖壁的慈香窟里。古陽洞是龍門石窟中開鑿最早的一個窟,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一年。洞內小佛龕琳琅滿目,雕刻精巧。

龍門石窟保留著大量的宗教、美術書法音樂服飾醫藥建築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實物史料。因此,它堪稱為一座大型石刻藝術博物館。它與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並稱為中國三大石刻藝術寶庫。

龍門

龍門

龍門

龍門

龍門

龍門

龍門

龍門


奉先寺

奉先寺位於龍門西山南段,是唐高宗李治所創建,始建年代不詳,皇后武則天曾助施脂粉錢兩萬貫,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竣工。它是龍門石窟中規模最大,唐代雕刻藝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奉先寺造像布局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等九尊大像。藝術家按照佛教的儀軌,雕造了栩栩如生、神采飛動,具有不同性格和氣質的大型群像,而且還體現了這組群像互相間的內在聯繫,突出了共同的主題,顯示了當時藝術家的高度意匠。主像盧舍那大佛,通高17.14 米,面相豐圓,莊嚴典雅,眉若彎月,雙目府視,小口微笑,靈活而又含蓄的眼睛顯得更加秀美,仿佛給人以深深的同情和殷殷的關切之感,應是理想化了的聖賢形象。盧舍那大佛那震撼心靈的無窮魅力將永不泯滅。阿難文靜溫順而又樸實的形象,菩薩端莊華麗而又矜持的表情,天王嚴肅威武而又碩壯有力的神情,力士堅毅雄強而又暴躁的性格,地神那無所畏懼的反抗精神,無一不是形象生動,各具情態,達到了形神兼備的藝術效果。奉先寺那種唐代皇家石窟的恢宏氣派,正體現了大唐帝國強大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顯示了唐代雕塑藝術的最高成就,是唐朝這一偉大時代的象徵,是東方佛教藝術的典範。

龍門蓮花洞

利用天然溶洞開鑿洞窟也是龍門石窟的一種,這種方法省時省力,見效快,蓮花洞即是一例。蓮花洞又名伊闕洞,在洛陽市龍門石窟西山,奉先寺以北。開鑿於北魏晚期,因窟頂浮雕有一朵美麗的大蓮花而得名。

蓮花洞內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主尊釋迦牟尼像,高5.10米,與其它佛像不同的是,佛像為立像,身著袈裟,似為釋迦牟尼佛不遠萬里,一路風塵,從遙遠的印度來到中國弘傳佛教。兩側淺浮雕眾位弟子,迦葉阿難隨侍左右,亦步亦趨,迦葉手執錫杖(惜頭面部已被盜去),阿難致禮肅立。菩薩像清秀華麗,仿佛顯現著佛陀世界的莊嚴和繁榮。在洞窟兩壁刻滿了大大小小的佛龕,布局或層次分明,或錯落有致,龕額構圖精美,既有尖拱、楣拱、屋檐拱,又有瓔珞、帷幕、流蘇,還有雲紋、卷草紋、幾何紋以及蓮花、寶相花等,精雕細刻,變化多端。穹窿頂上,雕有一朵碩大精美的蓮花,高浮雕的手法使3米有餘的蓮花在洞內更顯醒目,圍繞蓮花,還有6個手捧果品、迎風飛翔的大型飛天浮雕,婀娜多姿,生動傳神,而天衣、雲彩隨著天女的舞動,如隨著音樂的鏇律在翻飛,飄揚,使整個藻井一改以前的寧靜幽深,而變得靈動起來

精美的雕像,諸如佛、弟子、菩薩力士、飛天、聖僧、供養人等,林林總總,美不勝收,徜徉其間,倍覺佛國景象。窟頂的蓮花,美央絕倫,生動逼真,精細繁縟的文飾雕刻使整個洞窟充滿典雅、祥和的氣氛。佛教石窟窟頂藻井多是以蓮花為飾,但像這樣精美的蓮花雕刻在石窟中還是罕見的。

龍門賓陽洞

賓陽洞位於洛陽市龍門石窟古山北部,開鑿於始北魏景明元年(500年),有南、中、北三洞。

賓陽中洞開鑿於北魏景明元年至正光四年(500-523年),花費了24年時間,以其富麗堂皇的景象而成為龍門眾多石窟中的魁首。該石窟是宣帝元恪為孝文帝元宏和文昭皇太后做功德所營造的洞窟之一。洞窟平面呈馬蹄形,穹隆頂,深12米,寬10.9米,高9.3米,正壁雕主佛釋迦牟尼坐像,佛像面部修長清秀,面容和藹慈祥,略帶微笑。左右有迦葉、阿難二弟子和文殊、普賢二菩薩。迦葉形象老成持重,阿難形象活潑開朗,望之栩栩如生。佛像的衣飾都由北魏早期的袒露右肩和通肩式,變為褒衣博帶式,是孝文帝實行漢化政策在石刻藝術上的反映。南北壁均一立佛二菩薩。佛、菩薩體態修長,表情溫和,神采飄逸,是北魏晚期風行的“秀骨輕像”的典型代表。地面刻蓮花圖案裝飾,示意蓮花寶池;窟頂中間浮雕一朵盛開的大蓮花;周圍有八身伎樂和兩身供養天,加之流蘇帷幔構成一蓮花寶蓋。洞口內壁兩側為大型浮雕,分為“維摩變”、“佛本生故事”、“帝後禮佛圖”和“十神王像” 四層,其中“帝後禮佛圖”大型浮雕已在1943年被盜往國外。南洞、北洞始刻於北魏,遲至唐初才告完工。

賓陽北洞始鑿於北魏時期,唐朝初年(641-650年)完成。主尊為阿彌陀佛,火焰紋背,光繁雜而生動。洞口兩側“龍頭”柱基與大同北魏司馬金龍墓出土的柱基造型風格相同,屬北魏晚期之作品。

賓陽南洞北魏開鑿,隋代至唐初完成(595-618年)。主佛阿彌陀佛面部豐潤,唇厚,衣紋自然,流暢。該洞造像上續北魏剛健雄偉,下開隋代生動活潑,屬於過渡時期的風格。洞內眾多的造像題記為研究者提供了珍貴的文字資料。

龍門萬佛洞

萬佛洞在賓陽洞南邊,位於龍門西山中部的崖壁上,完工於唐高宗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十一月,是專為唐高宗、武則天做“功德”而開鑿的功德窟,因窟內南北兩壁所雕15000尊小坐佛而得名。高5.7米,寬5.8米,深6.7米,窟內造像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二獅子。正壁主尊阿彌陀佛高約4米,頭飾波狀髮髻,面相豐滿圓潤,結跏趺坐於八角形束腰須彌蓮花座上,神情安祥肅穆。後壁刻著五十四枝蓮花,每枝蓮花上各坐一尊菩薩或供養人,構思新穎奇特。南北兩壁壁基雕有多尊伎樂人和舞者。伎樂人手持各種樂器,形象生動傳神,??衣袂飄飄,仿佛正在精心演繹最曼妙的舞蹈。洞外南壁雕有觀世音菩薩像,勻稱適度,右手執麈尾,左手提淨瓶,表現了“萬法皆空歸南海,一塵不染靜禪心”的佛家至高境界。萬佛洞的整體布局與人物形象的刻劃,極富世俗性。宗教的主題與“皇帝即佛”的創作意圖相結合,在極大程度上造成了天國主宰即是人間君主的至高無上的氣概。萬佛洞的營造,是統一規劃雕鑿的。它的整個布局,無不顯示出大唐帝國的雄風。滿壁生輝的萬佛及洞窟群像的雕刻,相互映襯,使整座窟室洋溢著令人敬畏的氛圍。同時也昭示著現實的人們,只要你遵照佛的意願行事,您就一定能成為佛國中萬佛的一員。也許大家還不知道,負責營造這座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洞窟的主持人竟然是兩位女性,一位是朝廷的女官姚神表,另一位是出家尼姑內道場智運。洞外南壁有許州儀鳳寺尼真智所造的觀世音菩薩像,被譽為龍門唐代菩薩像的精美範例。萬佛洞這一大型洞窟,無論是群像的布局還是人物的刻劃,都達到了神形兼備的藝術效果,它是古代匠師把豐富想像同現實生活緊密相結合的產物,使大唐帝國繁榮昌盛與文化藝術的高超造詣展現的淋漓盡致。

摩崖三佛龕

摩崖三佛龕地處西窟,鑿造於武周時期,所造三佛代表過去、現在、將來,系典型的三世佛題材,這一窟因臨山摩崖造像且題材為三佛而稱為摩崖三佛龕。崖壁上為三坐佛,以彌勒佛為主尊居中,左、右二結迦坐佛。以彌勒為主尊的三佛題材為中國石窟所罕見。該窟無題記,結合文獻研究,該窟應為武則天建立武周政權製造佛教神學輿論所開鑿,宣揚武氏為“彌勒”下凡,以利於穩固政權。它開鑿於武周政權時期,即公元690年左右,因武氏晚年發生了張柬之策動的政變,武周政權結束,該窟隨即中輟,因此,窟中造像僅為毛坯,比較粗糙。但是這組造像卻展示了,一塊石頭變成一個頂禮膜拜的神佛的製作過程。

龍門古陽洞

古陽洞位於龍門西山南段中部,是龍門石窟開鑿最早、內容最豐富而規模宏大的一座石窟。它開鑿於公元493年或此之前,考為北魏孝文帝為其祖母馮太后營造的功德窟。支持孝文帝改革和遷都的一批王公貴族、高級官吏和僧侶也多於該洞發願造像。古陽洞內窟頂及其餘部位都布滿了大小不等的各式各樣的佛龕,南北兩壁有計畫的安排成三列大型佛龕,且佛龕大多數都刻有“造像銘”,統計多達800多品,因而古陽洞又是中國石窟保存造像銘最多的一座洞窟。魏碑書體精華“龍門二十品”該洞就占19品。正壁為孝文帝所造的三尊像,佛祖釋迦牟尼居中坐,通高7.82 米,頭作高肉髻,面相長圓,體軀較瘦削,身披褒衣博帶袈裟,雙手疊壓呈禪定印。主尊佛像兩側侍立二菩薩,頭戴寶冠,面容清秀,上身袒露,下著長裙,表情莊重文靜,姿態優美,是龍門北魏時期的代表作品。古陽洞大小龕內的造像,都是北魏後期流行的瘦削形的秀骨清像,是具有時代特徵的造像。各龕的龕楣和龕內佛像的背光及頭光,是極富於變化的優美圖案紋飾,表現了當時的雕刻繪畫技巧的高度水平。

四川南充龍門

地理位置

龍門平面地圖龍門平面地圖
龍門鎮位於四川省南充市北郊15公里的龍門山與龍門壩之間的接合部,距南充城區15公里,距南充火車東站1.5公里。嘉陵江東岸,屬亞熱帶,溫暖濕潤低山丘陵地帶。宋時建鎮。據北宋《元豐九域志》載:“果州之北30里有龍門”,可知宋之前已有龍門地形和地名。
從南充市到龍門鎮很方便,棉紡廠公車、9路公車,30分鐘左右到南充,現票價均為2元。還有直達高坪的車。另外,南充到三壩和南充到利溪的客車均要從龍門過。

歷史淵源

龍門宋代建鎮,宋元豐年間(1078年到1088年)為南充縣18鎮之一。據北宋《元豐九域志》載:“果州之北30里有龍門”,可知宋之前已有龍門地形和地名。
龍門鎮是一座歷史文化古鎮,歷史上以殿宇名勝著稱,早在公元1077年就躋身於四川五大集鎮之列。北宋初年建場興市以來,集鎮建設為一色青瓦房,青石街面。其間,建有“九宮十八廟”。
千餘年來,其稱謂及轄區範圍屢變。1950年3月,南充縣人民政府遷往龍門鎮,龍門成為嘉陵江畔繼閬中之後的縣治古鎮。1955年,龍門城關區更名為新民區。1956年撤縣,改為龍門鎮。1966年改名為紅衛鎮,1971年恢復原名。因其城鎮規模相當於一座小縣城,場鎮常住人口近10萬人,被稱為“南充第一鎮”。
龍門鎮依山傍水,風景宜人,歷來是交通要道、“充國雄關”。船隻溯嘉陵江而上經廣元可至陝西略陽,溯白水可至甘肅碧口,溯東河可至旺蒼,南下可至合川、重慶,且飛舟如箭,暢通無阻。這裡曾經商賈雲集,市場繁榮,令歷代文人墨客魂牽夢繞,並留下近百首吟頌龍門的千古佳句。
古代傳說鯉魚跳過龍門,就會變化成龍。《埤雅·釋魚》:“俗說魚躍龍門,過而為龍,唯鯉或然。”清李元《蠕范·物體》:“鯉……黃者每歲季春逆流登龍門山,天火自後燒其尾,則化為龍。”後以“鯉魚跳龍門”比喻中舉、升官等飛黃騰達之事。後來又用作比喻逆流前進;奮發向上。千百年來,龍門鎮一直流傳著一個古老而又神奇的傳說,據當地年已過百的老人講,鯉魚跳龍門的地方就是今天的南充市高坪區龍門鎮龍王廟。

古老街道

一、油坊街(照片:http://www.lmshw.com/item-5-1.html)
龍門油坊街舊照龍門油坊街舊照
油坊街以前叫忠義街,史料記載,早在1402年即明惠帝建文四年,當時的龍門鎮忠義街就有了用木榨加工菜油的油坊,歷經數百年風雨,忠義街成了油坊街。民國初年,又有譙姓在大賢街外修建油坊,隨後形成了小油坊街。據考證,當時的龍門場,僅常年性榨油的專業戶就有84家。
解放前幾年是油坊街最興盛的時候,它是當時整個龍門場最好的街道。從現在的老年茶社起,依次有周家油坊、向家油坊、田家(田仲鈞)油坊,李家油坊、華家油坊、胡家(胡雨田)油坊、明家油坊、賴家(賴篤親)油坊、強光漢油坊等十來家。當時油坊工商業很繁榮,茶油、桐油、芝麻油等油坊都出產,從蒼溪、東河等地方運來的菜籽、桐籽等原料,榨出的油除了自家鋪子銷售外,很大一部分是運到南充甚至重慶去賣。
解放後,糧食行業各種加工主要為國家加工,統購統銷後糧食由國家經營。私人油坊被取消,成立了合作社,古老的木榨也換成了機器。加工效率空前提高,再加上嘉陵江水運的日見式微,龍門油坊街上飄香600年的菜籽油氣味,漸漸彌散。但作為古老的記憶,龍門場至今保留著油坊街、小油坊街的街道名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