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蟲舞
瑤族有一古老習俗:凡老人去世,須先行土葬,待三四年後又掘棺火葬,然後將其骨灰盛入瓦罐內收藏好,以便將來遷徙之時能隨家背走。這是祖先崇拜的遺俗。土葬後半年至一年的時間內,家人要擇吉日舉行“出靈”儀式,請來道公師傅為死者進行超度,跳龍蟲舞,目的是為了接回亡魂。現在土葬後已不再掘棺火葬,但出靈儀式和跳龍蟲舞的習俗卻一直延續下來。
“龍蟲”即手龍,瑤語叫“弄縱”,用稻草或者席草紮成(一般為兩條,一條為青龍,一條為黃龍)。習俗認為,龍有“騰雲駕霧”、“無所不往”之能,依靠它便能將死者飄蕩不定、無所歸依的靈魂尋找回來,接上神位,享受子孫後代的香火。若不為老人舉行出靈儀式,則被視為不孝。
龍蟲舞一般由四名男子(道公的徒弟)進行表演,也有的由兩男兩女表演。舞時,一人拿青龍,一人拿黃龍,另兩人擊鑔而舞。舞蹈有下元、中元、上元三種跳法:下元舞者相向跪地全蹲,俯身擊鑔戲龍。中元跳法同下元,但舞者站前弓步於腹前擊鑔戲龍。上元則是將龍和鑔舉於頭頂擊戲。下元表示水下,中元表示地面,上元表示天上。舞蹈都從下元開始。對形有圓圈、對角穿花及相向擊鑔戲龍等。舞步以“單罡步”(即單吸腿跳步)為主,配以上身左右擰腰晃肩和上下顫動,情緒熱烈。最後將草龍和鑔高舉於頭頂快速擺動敲擊,形成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