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施“農業穩鎮”發展戰略,調優農業產業結構
“無農不穩”,農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礎。龍潭河鎮是農業大鎮,有耕地1.2萬餘畝,林地9.5萬餘畝,水面2.3萬畝。我鎮圍繞農民增收,堅持“規模化生產、專業化經營、市場化運作”,著力打造綠色品牌、名優品牌,在“優質、高產、高效”、“一村一品”上大做文章。一是突出“種”。大力引進優質水稻品種,辦好了江星、飛馬等村為主的噸糧豐產區。以飛馬奈李、水坪板栗、長岩核桃、長崗優質蜜桃、文高棚柑、居委會葡萄、冬桃和水坪優質玉米等七大農業示範片,以點帶面,點面結合,推動了我鎮農業發展。二是突出“養”。充分利用黃石水庫水面資源,鼓勵、引導沿庫區大湖、楠木、竹峪、居委會等村(居)民利用網箱、攔網、攔壩養殖青魚、鰱魚、草魚、翹板魚、刁子魚等,以“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在潘坪、田灣等村發展優質瘦肉型牲豬,並向周邊各村輻射;充分利用水草資源,鼓勵、扶持楠木、鄭台、田灣等村農戶養殖山羊;抓住湘西黃牛保種的機遇,利用冷配技術在岩坪、田灣、水坪、銀馬池等村農戶發展湘西黃牛。三是突出“加”。借龍潭河鎮豐富魚類資源,擴大龍潭河鎮新雁、飛燕淡水魚加工廠的規模,開發刁子魚、翹板魚等6種“潭魚”系列,並逐步打入了國內國際市場;鼓勵、引導鄭台、田灣、岩坪等村農戶的手工蔑製品向精細、美觀的工藝品方面發展。
二、實施“工業強鎮”發展戰略,培育壯大龍頭企業
龍潭河鎮具有得天獨厚的各類資源,我們立足這些資源,找準路子,引導扶持,把潛在的資源優勢轉變成了經濟優勢。具體來說,一是大力招商引資。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人才、資源、技術對我鎮碳酸鈣、水資源進行可行性開發。我鎮有大量的外出務工人員,他們中的部分人員在外學到了先進技術、經驗,並積累了相當的資金,要積極鼓勵扶持這批人員返鄉辦廠創業,如鍾玉萍同志在外打工返鄉後,創辦了富陽礦粉有限公司。組織或參加洽談會,引來外商外資來我鎮投資發展,二是積極扶持。樹立全局觀念、服務觀念,通過優惠政策和措施營造投資創業的綜合環境(包括法制、治安、生活環境以及政府部門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等),積極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我鎮多次召開協調會,解決恆亮礦業與周邊各村的山林糾紛、融資困難等問題,在文昌畜牧落戶我鎮時,我鎮在征地、用水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配合。三是爭名創優。按照“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參與”的模式,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發展好富陽礦粉、銀鵬化工;依靠科技投入,使我鎮雙飛粉達千目以上,增加了產品市場競爭力。
三、實施“商貿活鎮”發展戰略,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龍潭河鎮是老三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具有較好的商業基礎。中國移動、聯通通訊網路覆蓋全鎮,各村的程控電話已全部架通。水陸交通便利。零甘線貫穿全境,黃石水庫水位直到街道碼頭。第三產業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另一方面又是改造傳統產業、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進社會發展的主要途徑。而我鎮的第三產業比較薄弱,仍以飲食和百貨為主,因此我們通過了“建、拓、育”三策並舉,使龍潭河鎮成為了慈利東南部商貿中心。一是“建”。強化集鎮建設,為商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硬體環境。重點抓好龍潭大道建設,拆除兩邊障礙物,著手沿道綠化帶的工作,完善了三叉路段防護欄桿等配套設施,改變了城鎮髒、亂、差的局面。二是“拓”。大力拓展商貿和服務場所,提升商業檔次。去年,根據市場供需的要求,籌措資金新建大型農貿市場一個,可提供攤位500個。三是“育”。出台政策,扶持農業企業發展。逐步實現了以種植業為主向種、林、漁、牧多點開花的轉變,積極扶持新雁加工、文昌牲畜等企業發展,做大做強了“龍潭魚”系列品牌。同時,鎮黨委、政府聘請相關專家,組織培訓農業生產能手、農產品行銷員,利用現代物流手段,使我鎮的特色農產品不斷推向各地。
四、實施“旅遊富鎮”發展戰略,著力打造特色生態旅遊
龍潭河鎮是一個文明古鎮,人傑地靈,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有著濃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自然資源。一是借人文優勢,突出“特”。充分挖掘“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潛力,積極發揚傳統的板板燈、趕白虎、過火槽、上刀梯、打腰鼓、趕過年等土家文化及風俗,為生態休閒旅遊注入文化元素,提升旅遊品位和附加值。二是借自然環境優勢,突出“秀”。現在庫區內已是常年青山騰綠浪,碧水泛鱗波,油茶香十里,魚兒戲水歌,數萬隻白鴿常年棲息此地,素有“百島龍潭”之稱。憑藉這一得天獨厚的環境資源優勢,依託“百島龍潭”開發的生態休閒旅遊項目已初具規模。三是借區位優勢,突出“品牌”。利用“張家界”、“萬福溫泉”品牌優勢,將黃石水庫水面綜合開發納入張家界東線旅遊體系,以百島龍潭為依託,開發竹峪、大湖、楠木等村生態旅遊觀光休閒風景區,並以此為基礎,將“寶竹山莊”打造成適宜休閒、娛樂、垂釣、具有民俗文化底蘊的旅遊度假勝地。同時將水面漁業養殖和遊船觀光建成特色旅遊精品,形成一個獨具特色的農家生態旅遊產業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