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法寺簡介
龍法寺,現位於重慶渝北區龍溪街道大龍山公園開發區內,據史料記載,謂一座近千年的古寺,始建於明萬曆癸丑年間。毀於戰亂,至今遺址尚存。2004年12月,龍法寺得到重建,並成為了大龍山公園的主要景點。
得到恢復重建的龍法寺,占地約10餘畝,總建築面積1268平方米。寺院設計較為考究,主體為傳統的中軸線建築群體:有牌樓、天王殿、大雄寶殿、雄法寶殿;兩側有廂房,鐘鼓樓、大寮、客堂等數間。龍法寺概況
龍法寺,現位於渝北區龍溪街道大龍山公園開發區內,據史料記載,謂一座近千年的古寺,始建於明萬曆癸丑年間。毀於戰亂,至今遺址尚存。2004年12月,經重慶市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函[2004]146號、重慶市佛教協會[2004]5號、渝北區民宗僑[2004]11號,渝北區計委[2005]34號檔案,正式批准同意恢復重建龍法寺。2005年10月,大龍山公園(龍法寺)項目建築設計方案(調整),經重慶市規劃局[2005]北龍字第0021號審查通過後。為了推動龍法寺恢復重建配合大龍山公園整體建設的步伐,根據區政府常務會議明確提出,龍法寺為大龍山公園的主要景點,要求抓緊建設。並強調指出,一定要在今年公園開放時突出大龍山公園及寺院的整體景觀。
恢復重建龍法寺按傳統叢林格局復建,啟建伊始,百廢待興,耗資巨大,唯非一人之力所能承荷,誠祈各大護法、居士、各界善姓人士,發心隨喜,啟建福慧資糧,成就三寶功德。經云:“祖師道場地久天長,非一地一僧之功力,可成就其規模,需仗十方檀越之信願,共結勝緣,襄此盛舉,其功不可沒,福不唐捐”。望社會各界賢達人士和廣大佛教信眾踴躍出資,廣種善根,增長福慧。對你的慷慨布施,我寺將立碑著述,載入史冊、世世傳頌,永世流芳。龍法寺淵源
重慶渝北區龍山街道大龍山龍法寺,謂一座千年古寺,使人痛心的是這座完整的古寺,毀於戰亂,至今遺址尚存。本區三寶弟子和廣大信仰的佛教信眾很多,其中絕大部分年齡偏高,他們不方便去外地過宗教生活,因此,對這座古寺的遺址都寄於一片深情希望。
從一九九五年以來,在居民楊仕民、楊小青、黃同碧、胡延秀、蹇照群、黃正龍等三寶弟子和廣大信仰的佛教民眾的努力下,出錢、出力為大龍山寺搭起簡易棚,把當地民眾從菜地里挖出來的佛像立起了,重塑金身,好讓廣大信教民眾進香禮拜。隨著歲月的遷移,大龍山寺四周的信眾,日益增多,廣大信教民眾深知自直轄後重慶的飛躍發展,人們在抓好經濟發展的同時,更需要社會的安定、祥和。同時,渝北區沒有象樣的宗教活動場所,信眾不能滿足信仰的需求,使大量的資金流往外地。幾年來,由信眾自籌資金,建立起兩間簡易殿堂,廚房和二層的宿舍樓房等設施,同時,又利用寺院結約下來的資金支援龍溪敬老院,扶貧助殘等社會公益事業,得到了社會的好評。
98年6月1日大龍山龍法寺(原雙龍寺)寺院管理小組正式成立,按法規教義,嚴格的管理制度,組建了以蔣仕碧、曹延會、冉安碧、呂淑君、朱安玉、陳先芝、顏成蘭等7人的寺院管理小組,寺院服務居士楊小青、陳寶玉、劉國友、柳德貴、曹明蓉、冒朝貴、王賢祿、周道智、冉安夢、胡朗秀、蔣仕才、楊祥雲、周永芳、李賢芬、楊昆英、陳傳梅、黃國蓉、任福群、吳素芳、黃光芬、蹇照群、周玉貴、徐代芳、羅正華、吳利萍、羅代珍等33人。為龍法寺的恢復籌建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如今大龍山龍法寺每逢諸佛聖誕節日,眾多的信教民眾來寺朝拜禮佛,他們為了祈求和平;為了家人平安幸福;為了社會安定;都默默地,虔誠地敬獻著自己的一瓣心香。
2002年9月,在市佛教協會、九龍坡區華岩寺的指導下、應龍法寺廣大三寶弟子的請求,由釋朗澍負責擔任龍法寺的恢復重建,並成立了由釋朗澍、釋德道、蔣仕碧等5人的寺院管委會籌建組,常住僧人3名,服務居士33人的寺院活動管理模式。在區民宗局局長吳雙紅、龍山街道統戰委員沈良英、書記潘民全的親自帶領下、經過二年來的奔波勞累,寺院管委會籌建組終於在2004年12月,由重慶市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函[2004]146號、重慶市佛教協會[2004]5號、渝北區民宗僑[2004]11號,渝北區計委[2005]34號檔案,正式批准同意恢復重建。
2005年元月,在市佛教協會、渝北區民宗局、龍山街道等有關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朗澍法師正式接手龍法寺住持,擔任寺院恢復重建大任。為了更好地貫徹實施我國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根據宗教活動場所登記管理條例,正式登記、備案,開放恢復重建龍法寺為宗教活動場所,使龍法寺正式成為合法的宗教活動場所。
歷史上,龍法寺曾經是一座古老寺院,規模宏大,高僧輩出,法務興隆,香火鼎盛。傳說唐代著名的譯經大師玄奘三藏法師曾游駐於此,因見寺後山峰連綿起伏,如巨龍盤繞,境靈毓秀,翠靄多姿,與天竺國佛陀說法處的靈鷲山相似,遂將其命名為“華蓋寶地”。古大德云:“天下名山僧占多”因此在龍法寺的設計上我寺是以雙龍臥式環抱全寺,在完全尊重歷史和結合現實的情況下進行規劃設計。恢復重建的龍法寺,占地約10餘畝,總建築面積1268平方米。寺院設計考究,主體為傳統的中軸線建築群體:有牌樓、天王殿、大雄寶殿、雄法寶殿;兩側有廂房,鐘鼓樓、大寮、客堂等數間。
寺院的未來將本著積極度世的大乘菩薩情懷,實踐“人間佛教”的理念,廣泛開展弘法利生事業,以嶄新的精神風貌面向四眾弟子,以開闊的胸襟,迎接八方來賓及醉心於中國傳統文化、樂於修身養性等豪傑人士的光臨。
龍法寺寺廟景觀介紹
古大德云:“天下名山僧占多”因此在龍法寺的設計上我寺是以雙龍臥式環抱全寺,在完全尊重歷史和結合現實的情況下進行規劃設計。恢復重建的龍法寺,占地約10餘畝,總建築面積1268平方米。寺院設計考究,主體為傳統的中軸線建築群體:有牌樓、天王殿、大雄寶殿、雄法寶殿;兩側有廂房,鐘鼓樓、大寮、客堂等數間。
龍法寺主持:朗澍法師
朗澍法師,俗姓陳,名建樹,安徽宣城人,生於1974年正月十五。六歲時,慈父去世,與母相依為命。朗澍法師宿具善根,聰慧異常,幼時感念生死無常、人世滄桑,因此萌發出家大願,遂於1995年12月,削髮於華岩寺,禮心月大和尚剃度出家,賜名朗澍,號道彌。從此深入經藏,探索真理,頗得心月大和尚的賞識;在華岩寺擔任衣缽、堂主和督監等職。2001年佛學院畢業,擔任重慶佛教協會常務理事,華岩寺寺管會副主任,重慶佛學院教務主任,管理重慶佛學院。
朗澍法師謹遵上心下月恩師的教誨,以學佛先學做人,畢生奉獻於佛教事業,以報佛恩、國恩、父母恩和大眾恩。特別是近二年來,法師帶領廣大僧眾和廣大居士同邪教展開了堅決的鬥爭,抵禦滲透,維護教界及社會的穩定。為加強寺院管理,純正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