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形觥

龍形觥

龍形觥,是中國古代青銅器中的酒器,1959年,山西省石樓縣桃花者村出土一件青銅器,這件器形獨特、紋飾奇絕的青銅器,宛如一艘停泊在水波里的龍舟,被學界命名為龍形觥。龍形觥獨特的造型與花紋裝飾,與同時期典型的中原文化風格相區別,龍形觥所屬的山西省石樓縣桃花者村遺址就是商代晚期方國文化系列。

基本信息

簡介

龍形觥龍形觥
這件青銅器高19厘米,長43厘米,寬13.4厘米。長腹弧鼓,後端截平,背部為弧曲形長蓋,內有橫榫與器腹扣合。蓋面中央有一蘑菇形鈕。器身口沿外附有兩對貫耳,用來把龍形觥吊起加熱酒,另一端沒有封口是用來散水蒸氣的.器物底部有長方形矮圈足,放置平穩,整體如一停泊的龍舟,造型獨特,獨具風采。器身遍飾華麗精美的圖案,蓋面為逶迤的龍身,與器物前端的龍頭相銜接,兩側襯以漩渦紋和雲紋。考古學家從未見過此類形制的青銅器,但根據器物的鑄造風格和特有紋飾判斷,這件器物應為商代的一件酒器,並給它定名為——龍形觥。此外,在器身的兩側發現飾有鼉(tuó)紋和夔龍紋。青銅器上飾以鼉的形象,極為罕見。鼉,亦稱揚子鱷,為我國特產動物,分布在長江下游地區,以安徽的青弋江沿岸以及太湖流域沼澤地為主產地。在山西西部的黃河沿岸出土的3000多年前商代的青銅酒器上出現“鱷魚”紋飾,在世界範圍內都極為罕見。這件造型獨特、紋飾奇絕的青銅器叫做“龍形觥”,1959年出土于山西省石樓縣桃花者村,是山西博物院收藏的一件國寶級文物(國寶級文物是由國家文物局權威專家組每10年從一級文物藏品中篩選的出土和傳世數量稀少,形體完整,具有重大歷史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的文物精品。山西共有國寶級文物12件(組),其中10件(組)藏於山西博物院)。
龍形觥前端龍首昂翹,瞪目張角,齜牙咧嘴。背部為弧形長蓋,蓋面上有一個蘑菇形紐,器身兩側各有一對穿耳可以用來懸掛。龍形觥全身飾滿精美的圖案,花紋線條流暢。蓋子上為逶迤的龍身,圖案與頭部的龍首造型連為一體,空隙間輔以漩渦紋。兩側裝飾有鱷魚、夔龍。在栩栩如生的紋飾裝點下,龍形觥整體婉如一艘停泊在水波里的龍舟。
觥,是一種盛酒器,出現於商代晚期,沿用至西周早期。據研究,龍形觥可能是用來罰酒的器具。最為可貴的是,在它的裝飾花紋中驚人的出現了鱷魚的形象,這在國內的青銅器中是獨一無二的。

相關信息

龍形觥龍形觥
龍形觥獨特的造型與花紋裝飾,與同時期典型的中原文化風格相區別,龍形觥所屬的山西省石樓縣桃花者村遺址是商代晚期方國文化系列。當時,商王朝以亳都(今河南省境內)為統治中心,統治著方圓千里的土地。在這些中心區域之外,有許多小的方國與商朝並存,時而臣服,時而干戈相對,它們不斷吸收中原文化,又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內容。根據文獻記載,在今天山西西部的呂梁山、黃河沿線有鬼方甫方等方國,龍形觥有可能是他們遺物。只是,如果沒有龍形觥,我們似乎很難去想像,這裡曾經氣候溫暖濕潤,沼澤遍地,鱷魚徜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