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龍嘴大銅壺也叫茶湯壺、蓮子粥銅壺,是純手共製作,全銅。一般龍嘴大銅壺重9-9.5公斤,可盛水40公斤,銅壺上部和下部各有一圈銅飾花紋,壺嘴和壺把的上方鑲飾著一條銅龍,有的銅壺壺嘴飾一大龍頭,壺把就是由一條龍構成,龍鬚、龍爪、龍鱗清晰可辨,龍嘴上伸出的兩根龍鬚尖端有兩個紅絨球。龍嘴大銅壺不僅是用來沖“茶湯”的器皿,更是民俗工藝品。龍嘴大銅壺是天津民俗文化的象徵之一, 1988年,由張仲編著的小說《龍嘴大銅壺》被改編為電視劇,再現了天津民俗文化別樣的風情,宋慶齡的養女、著名表演藝術家、隋永清女士主演,並獲第八屆電視“金鷹”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生產工藝
茶湯之所以色香味醇流傳至今,歸根到底就是“選料考究,做工獨特”。 茶湯系選用精選小米或秫米浸洗,晾乾,碾碎磨粉過細籮,後炒制而成。以傳統配方與現代科學工藝相給合,生產方法更科學健康,更顯其獨特風味特色。吃時溫水調粉,開水沖沏,適量加入薑絲,豆腐絲,花生米,海帶絲等佐料,口味更加多樣。
食用方法
開水沖攪至糊狀。早晚餐溫熱服用,每次食1~2碗。色如淡茶,綿軟細膩,味香甜滑爽。可根據自己的口味在鍋中適量加入薑絲,豆腐絲,花生米,海帶絲等佐料,使茶湯口味多樣化。
保健功效
滋陰潤燥,生津止渴,降脂,降壓。對動脈硬化、冠心病、心肌梗塞及血液循環障礙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年老、病後體虛、營養不良者均宜服食。
茶湯的主料是秫米麵(高粱米麵)、糜子面,調料有紅糖、白糖、青絲、紅絲、芝麻、核桃仁、什錦果脯、葡萄乾、京糕條、松子仁。用滾開水把秫米麵沖成稀糊狀,加上各種調料,就可食用。吃起來又香又甜又滑爽,極為可口。用龍嘴大銅壺燒開水沖的秫米麵由於含有微量銅元素,人們吃後,更能獲得別一種營養。這美食“茶湯”配上美器“龍嘴大銅壺”,一邊吃一邊欣賞,嘴裡美,心裡也美,真是別具一番風味。
文化
在天津南市食品街、古文化街等少數幾個地方的小吃攤中,常能見到用奇特的龍嘴大銅壺沖“茶湯”賣的情景,這是頗具民俗特色、十分引人注目的場面。長竿挑著由兩塊棱形木板帶紅穗組成的幌子,木板上分別寫著“茶湯”二字。幌子旁邊的台子上座著一個特製的龍嘴紫銅大壺。它重9-9.5公斤,可盛水40公斤。當壺心炭火把水燒開到150度時,才能沖熟茶湯。銅壺蓋旁的小汽笛“嗚嗚”響著,沖茶湯的師傅一手端碗,一手掀起銅壺,壺嘴向下傾斜,一股沸水直衝碗內,剎那間水滿茶湯熟。
這龍嘴大銅壺不僅具有上述實用功能,更是一件十分精美的工藝品。銅壺上部和下部各有一圈銅飾花紋。壺嘴和壺把的上方鑲飾著一條銅龍。有的銅壺壺嘴飾一大龍頭,壺把就是由一條龍構成。龍鬚、龍爪、龍鱗清晰可辨。龍嘴上伸出的兩根龍鬚尖端有兩個紅絨球,隨著沖茶湯師傅傾壺沖水的動作而顫動不已。人們還沒有品嘗美食“茶湯”的時候,就已被這奇特的龍嘴大銅壺和沖茶師傅的精彩表演所陶醉了。
在中國,龍以東方神秘主義的特有形式,通過複雜多變的藝術造型,蘊涵著中國人、中國文化中特有的龍的觀念。從中國龍的形象中蘊涵著中國人所重視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觀;是仁者愛人互主體觀的訴求;陰陽交合的發展觀;兼容並包的多元文化觀。《三國演義》:(煮酒論英雄)曹操曰:“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
“大銅壺裡積煤柴,白水清湯滾滾開,一碗衝來能果腹,香甜最好飽嬰孩。”
說龍
龍在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位,對應的地支是辰,所以有辰龍一說。龍與鳳凰、麒麟、龜一起並稱“四瑞獸”,香港渣打銀行在1979年起發行的鈔票都是以這些瑞獸為題材。(也有許多典籍和史書著作中提到“四瑞獸”分別為:猰貐、居、貔、狻猊。)雙龍戲珠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代表作。青龍與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國天文的四象。
龍的雛型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已萌芽。龍的形象古籍記述其形象多不一。在中國商周戰國青銅器上我們可以看到這些不同種類的龍。漢代畫像石中常見馬首鱗身之龍或身生雙翼之龍,龍在漢代具有各種意義,如漢代銅鏡銘文有:左龍右虎辟不祥。
《爾雅翼》雲∶龍者鱗蟲之長。王符言其形有九似∶頭似牛,角似鹿,眼似蝦,耳似象,項似蛇,腹似蛇,鱗似魚,爪似鳳,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鱗,具九九陽數。其聲如戛銅盤。口旁有須髯,頷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鱗。頭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龍無尺木不能升天。呵氣成雲,既能變水,又能變火。
一畫鹿角二蝦目、三畫狗鼻四牛嘴、五畫獅鬃六魚鱗、七畫蛇身八火炎,九畫雞腳畫龍罷”。這種方法未必全面,“考證大慶“掉龍”傳說 撰文/記者魏國棟”談論的1944年松花江陳家圍子村掉黑龍的事件,說者講“頭上沒有杈角,只是在前額上長了一個扁鏟形狀的角,像牛角,短且直,臉形和畫上畫的龍差不多,長著七八根長須子,又粗又硬”,所謂陳家圍子黑龍是獨角龍。《本草綱目》則稱“龍有九似”,為兼備各種動物之所長的異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