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黑桫欏](/img/8/bff/nBnauM3XyAzMycDN1QTN4YzMyMTM5QDNyczMxADMwAzMxAzL0UzLx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產地分布
產台灣(台北、宜蘭、南投、屏東)、福建![海南興隆熱帶雨林園 黑桫欏樹](/img/c/b1c/nBnauM3X2EDMwYDOwEzM2gzMxQTMwETM3IDOyQTNwAzMxAzLxMzLw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生長習性
生於山坡林中、![生長在溪邊灌叢的黑桫欏樹(廣東省新興縣)](/img/8/84f/nBnauM3X3AzN1ADOxIzM2gzMxQTMwETM3IDOyQTNwAzMxAzLyMzL2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保護
黑桫欏是現今僅存木本蕨類植物,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用途
景觀
樹姿優美,耐蔭蔽,
![人工繁殖的桫欏苗](/img/f/6d6/nBnauM3X3UjNyMDO5IzM2gzMxQTMwETM3IDOyQTNwAzMxAzLyMzL2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藥用
削去外皮的髓部可作藥用。味辛,微苦,性平;能祛風濕,強筋骨,清熱止咳。常用來治療跌打損傷,風濕痹痛,肺熱咳嗽,預防流行性感冒,流腦以及腎炎、水腫、腎虛、腰痛、婦女崩漏,中心積腹痛,蛔蟲、蟯蟲和牛瘟等,內莖液汗,外用可治癬症。其莖桿髓部含澱粉約27.44%,可提取澱粉代食品,其根狀莖具清熱解煮等功效。
黑桫欏(Alsophila podophylla )別名:鬼桫欏、結脈黑桫欏,桫欏科,桫欏屬。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黑桫欏是現今僅存木本蕨類植物,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樹姿優美,耐蔭蔽,
削去外皮的髓部可作藥用。味辛,微苦,性平;能祛風濕,強筋骨,清熱止咳。常用來治療跌打損傷,風濕痹痛,肺熱咳嗽,預防流行性感冒,流腦以及腎炎、水腫、腎虛、腰痛、婦女崩漏,中心積腹痛,蛔蟲、蟯蟲和牛瘟等,內莖液汗,外用可治癬症。其莖桿髓部含澱粉約27.44%,可提取澱粉代食品,其根狀莖具清熱解煮等功效。
桫欏科桫欏屬木本蕨類植物,約30種,主產亞洲熱帶、亞熱帶。中國約有8種。雲南現知有6種。中型或大型植物,有時為樹狀。根狀莖粗壯,橫臥,有時在地面具有樹幹...
形態特徵 地理分布 下級分類 生長習性 主要價值大黑桫欏,定名為:大葉黑桫欏(學名:Alsophila gigantea),為真蕨目桫欏屬下的喬木。小羽片通常較短,不超過10厘米,葉脈在裂片上通常6-...
形態特徵 生長環境 分布範圍 繁殖方法 物種現狀貴州赤水桫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簡稱桫保區)以桫欏等國家珍稀瀕危動植物及自然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對象,保護面積13300公頃。
地理位置 氣候 水文 地質 地貌大葉黑桫欏,桫欏科黑桫欏屬蕨類植物。生於海拔350~1520米的山林林下及林緣溝邊。生於熱帶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中。
形態特徵 分布範圍 主要價值 繁殖方法赤水桫欏自然保護區:位於貴州省赤水市區東南43km的葫市鎮金沙鄉。是國家環保局根據國家“六五”環保計畫,於1984年在貴州赤水市建立的一處以物種保護為主...
基本概況 氣候條件 自然環境 植被資源 動物資源多脈黑桫欏,為桫欏科桫欏屬下的一個變種。產於雲南、海南等地的一種蕨類植物,植株高2-5米,有主幹,葉型大呈烏木色,鱗片為光亮的條形,葉片三回羽裂而粗糙,...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產地分布黑桫欏亞屬,屬桫欏科,桫欏屬的一個亞屬,柄、葉軸和羽軸烏木色或紅棕色,通常無刺(除滇南桫鑼),微粗糙。
種群信息 形態特徵 資料來源貴州赤水桫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簡稱桫保區)以桫欏等國家珍稀瀕危動植物及自然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對象,保護面積13300公頃。
簡介 資源情況 主要工作 保護區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