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我國海鹽生產實現二次技術革命 成第一生產國
我國海鹽生產方式已經發生重大變革:從低效的海水灘曬逐漸轉向高效的滷水灘曬。2004年,我國海鹽產量為2100多萬噸,其中滷水曬鹽占700多萬噸,是世界上第一海鹽生產國。
由於國內燒鹼和純鹼等基礎化工原料產量不斷增加,對海鹽的需求也不斷提升,預計未來幾年內每年的缺口在1000萬噸左右。
海灘曬鹽已不敷今日之需 現代技術套用與發現應運而生。
歷史
自古以來,我國海鹽生產都是以海水為原料,實行海灘曬鹽。但海灘曬鹽這種生產方式占地面積大,生產周期長,產量不高,效益較低。特別是近幾十年來,海岸灘涂養殖風靡南北,海鹽生產受到挑戰。
山東萊州灣鹽區是我國及世界上利用該類地下滷水資源最早的地區,已有千年歷史,但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一直處於自發開採階段。除了1957年在壽光羊口鹽場做過小面積淺層勘探外,只有鹽務部門研究過地下滷水製鹽技術問題,沒有做過地質學研究。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我國沿海經濟大發展,原鹽供不應求。原來利用低濃度海水為原料的海灘曬鹽,總是要依靠擴大鹽田面積才能增加產量,但這必然受到了灘涂面積的制約。而老鹽田技術改造投資大,見效慢,效率低,也不適應發展需要。
因此,鹽業大發展的道路轉向優越性顯著的“井灘曬鹽”。
地下滷水的科學研究應運而生,滷水綜合利用已有堅實基礎。
1979年,山東省首先立項,進行萊州灣沿岸地下滷水綜合利用研究。
從那時起,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韓有松創立了國內外第一個第四紀地下滷水課題組,開始與生產開發相結合開展地下滷水地質學基礎研究。
1987年,韓有松主持完成本區試點區研究後,又在國家基金及省市鹽務部門支持下,一方面完善理論研究,一方面開始轉向開發套用研究。
到1993年,他們基本完成了北方沿海兩種海岸類型區的調查研究,獲得相當可觀的成果:查明地下滷水分布在濱海平面海岸區,形成環海岸的大型礦帶,在港灣海岸區呈斑塊狀富集於海灣沉積盆地中,確認其具有分布普遍性特徵。
海灘曬鹽
滷水賦存於海陸互動相沉積層中,屬濱海相,生存於晚更新世至全新世。
滷水來源於海水,生成於海侵期的海退階段,是經過蒸發濃縮、聚集和海陸變遷埋藏形成。
他們發現:現代海岸潮灘仍在生成滷水,並得到現場模擬試驗證實。他們據此提出“海岸潮灘生鹵”理論。又據陸架淺海第四紀古海洋環境演變,及冰期低海面時期陸架平原古環境特徵,提出“陸架平原冰凍作用生鹵”假說,最終完成《第四紀濱海相地下滷水概論》專著,於1996年出版。
井灘曬鹽
礦化度大於50克/升的地下水稱為滷水,是一種液態沉積礦藏,主要包括:分布於內陸沉積盆地中的深層古滷水(如四川盆地的三迭系自貢滷水)、現代鹽湖滷水,以及分布於沿海區域的淺層第四紀濱海相地下滷水。
海岸帶的地下滷水資源開發利用價值極大,意義重要。它改變了沿用了幾千年以海水為原料的海鹽生產方式,為鹽業大發展開闢了一條新途徑。
因為已知地下滷水濃度比海水高2~6倍,可以節省鹽田制滷麵積60%~80%,縮短工藝流程40%~60%,提高了抗災能力,使原鹽單產成倍增長,達到高產穩產目標。
利用地下滷水的“井灘曬鹽”,被認為是海鹽生產的第二次技術革命(第一次革命是由海水煎煮轉變為灘曬)。目前,我國地下滷水的開發利用已由萊州灣鹽區逐步擴展到山東、河北、天津、遼寧各個鹽區,並已向華東、華南沿海諸省市推進。
韓有松研究員和他的課題組在濱海地區地下滷水資源的分布規律、富集條件和成因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率先提出了“海岸潮灘生鹵”理論和“陸架平原冰凍作用生鹵”假說,並從1988年起運用這些理論成功地指導了生產開發,預測圈定了包括青島在內的全國6個地下滷水遠景分布區,查明了13個礦床。其中在青島沿海區的135平方公里內查明地下滷水遠景儲量約2.2億立方米,折合氯化鈉約1000萬噸。黃島鹽場在1993年以後全部利用地下滷水生產原鹽,產量是以前的兩倍以上。山東即墨大橋鹽場、膠南黃海鹽場改用地下滷水生產原鹽後,產量也成倍增加。
地下滷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極大地推動了我國海鹽生產的發展。這項研究成果獲得1994年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
產業發展
原鹽產量翻了兩番 缺鹽問題一舉解決
關於實際開發利用,他們也有了相當清晰的中遠期目標:在萊州灣沿岸圈定了1500平方公里遠景區,為三個大型新建及擴建鹽場選址提供了依據;將原來自發開展的30~50米深度擴大到60~80米,即第三個第四紀海侵層底板。由此推動該鹽區迅速擴大開發數量及規模,全區實現“井灘化”。
一系列有效的科研、技術套用、實際開發有條不紊地實施起來,使得山東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依靠地下滷水資源優勢,將原鹽產量翻了兩番———從200萬噸到800萬噸,年產量達到全國海鹽產量的50%,扭轉了我國沿海原鹽供求矛盾,為在萊州灣鹽區建成我國第一個鹽業及鹽化工生產基地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實踐中得來的理論帶來了100%成功的新開發
山東萊州灣鹽區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理論,以及指導開發取得的成功經驗,促使課題組適應科研體制改革,從1988年起走出山東,從理論研究走向預測發現新的滷水分布區,跨入第二個理論與生產相結合的階段。
他們的預測,圈定了渤海灣濱海平原1000平方公里遠景區,預測了青島沿海遠景分布區。
通過勘測調查及與地礦部門的協作勘探,在13個鹽田內均發現了有利用價值的滷水存在,成功率100%。這中間,已獲得25億立方米滷水儲量,折合氯化鈉儲量1.6億噸。
現在,新發現區已有30%面積試開發成功。與此同時,大連鹽業部門也引用萊州灣鹽區的理論成果和開發經驗,在遼東半島也發現了滷水資源並已開發成功。
一個理論分析使原鹽增產2000萬噸 創造效益超過10億元
從萊州灣到渤海是一次飛躍。港灣海岸區的滷水發現更是一次突破性進展。
此前,不少海洋地質學家認為,港灣海岸與濱海平原海岸第四紀古環境差異大。港灣海岸區只有全新世一次海侵,第四系沉積層淺薄,不存在有價值滷水。
然而,新的研究與發現,得出了新的結論與實際成果。
1991年,課題組為解決青島市嚴重缺鹽問題,承擔風險預測了這個遠景區。其根據是港灣海岸雖只有10餘米厚的一個海侵層,形成時間僅有不到一萬年,但下部存在厚10米~20米以上的更新統陸相層,可能是有利儲鹵層。
實踐證明,這一理論分析是正確的。
而正是因為有了這一理論分析,為青島找到了滷水資源,並當年推動開發成功,促進了鹽業發展,解決了經濟建設中的一個大問題。
有了成功的經驗,他們從1993年起又預測了華東、華南沿海幾個滷水遠景分布區。
經初步調查及勘探,已在廣東、福建、廣西發現滷水存在。
從1995年至今這10年來,地下滷水理論成果的套用,指導開發和預測發現新礦藏擴大開發。僅據初步統計,促進原鹽增產近2000萬噸,創效益達10億元以上。
該項成果1994年獲得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199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海鹽生產的第二次技術革命解決了民眾生活用鹽的千年難題也使現代化工有了原料保障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韓有松的一項研究證明,我國沿海廣泛分布著地下滷水資源。滷水礦頻寬度從海岸線進入陸地縱深達10~30公里,埋藏深度為100米以內。
運用這一研究成果,目前已在渤海灣沿岸和膠東、遼東半島海岸發現了13處地下滷水礦藏,獲得滷水儲量25億立方米,折合鹽儲量1.6億噸。
鹽文化的相關知識
我國鹽業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世界鹽業,莫先中國,中國鹽業,發源最古。在昔神農時代 ,夙沙初作,煮海為鹽,號稱鹽宗,此海鹽所由起。煎鹽之法,蓋始於此”(左樹珍:《中國鹽政史》)。進入有文字記載的時代後,最早出現有關鹽業史料是《周禮·天官》:“鹽人掌鹽之政令, 供百事之鹽。” |